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精神疾病(如何识别精神疾病)

在中国,超过1.8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精神心理疾病,其中重度患者超过1800万人如此庞大的数量,我们却感觉很少接触,这是什么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精神疾病一般具有隐蔽性,不似咳嗽发烧等易于察觉,一般人不能识别,患者本人很多时候也不自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发现周围的一些人精神上较前有了变化,但又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大吵大闹、有的话少发呆、有的自语自笑、有的行为怪异、有的凭空闻声等周围人虽觉异常,但会认为可能受到刺激、或被撞邪,过一阵就会自动好了,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而这些症状恰可能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前兆或临床典型症状,如果周围人或家人能早期有效识别,及时就诊,对病人的预后、康复都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我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来教大家如何识别精神疾病(1)懒 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懒比如工作上,原来一个正常工作的员工,渐渐变得马马虎虎,经常迟到早退或旷工,领导劝说不听,显得无所谓;学习上,平时学习成绩尚可的学生渐出现旷课逃学,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受到老师批评满不在乎;生活上,原本爱干净的人变得数月甚至一年不愿理发、不洗澡、不换衣,离群索居;人际上,平时和别人能和睦相处的人渐渐对同事疏远冷淡,对亲友视若路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精神疾病?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精神疾病(如何识别精神疾病)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精神疾病

在中国,超过1.8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精神心理疾病,其中重度患者超过1800万人。如此庞大的数量,我们却感觉很少接触,这是什么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精神疾病一般具有隐蔽性,不似咳嗽发烧等易于察觉,一般人不能识别,患者本人很多时候也不自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发现周围的一些人精神上较前有了变化,但又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大吵大闹、有的话少发呆、有的自语自笑、有的行为怪异、有的凭空闻声等。周围人虽觉异常,但会认为可能受到刺激、或被撞邪,过一阵就会自动好了,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而这些症状恰可能是一些精神疾病的前兆或临床典型症状,如果周围人或家人能早期有效识别,及时就诊,对病人的预后、康复都有极大的帮助,下面我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来教大家如何识别精神疾病。(1)懒 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懒。比如工作上,原来一个正常工作的员工,渐渐变得马马虎虎,经常迟到早退或旷工,领导劝说不听,显得无所谓;学习上,平时学习成绩尚可的学生渐出现旷课逃学,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受到老师批评满不在乎;生活上,原本爱干净的人变得数月甚至一年不愿理发、不洗澡、不换衣,离群索居;人际上,平时和别人能和睦相处的人渐渐对同事疏远冷淡,对亲友视若路人。

(2)乱 主要指思维、行为上的紊乱。比如语言上表现为胡言乱语,写出的文章、书信杂乱无章,令人费解,还语词新作,独创“字”、“词”,若非本人解释,别人看不懂;情感上表现为无故哭笑、暴怒,也能片刻即逝,若无其事;行为上表现为做事零乱而无头绪、动作怪异、服饰离奇、伤人毁物等。

(3)疑 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具有这种病态的多疑,感到周围人的言行都是针对自己的,或者周围环境有某种特殊意义,甚至感觉有人要害他,这类病态医学上称之为“妄想”,比如上述所说的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关系妄想、被害妄想。这类妄想常受幻觉而加强,特别是听幻觉,尤其是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称没有人时听见有人议论、辱骂自己,或者把自己的思想大声讲出来,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行为动作逐一加以评论;有时为了防范“敌人”的阴谋,不肯在家吃饭,认为家里的饭菜有味道。因为担心自己出门会有人对其不利,患者多不出门,有的长期将自己困在房间里面,或将门窗紧闭。

(4)呆 不少精神病人常常出现这种病态的呆板,表现为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或者说话吞吞吐吐,数问才有一答。往往还长时间地坐、站、躺,不改变姿势,严重的不说不动,不吃不喝,有了唾液不咽下,膀胱积满尿液不排,有时突然转为兴奋、行为冲动,在短暂的兴奋后然后再次陷入木僵状态。上面所说的就是精神疾病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社会功能受损,本人却不认为自己有病,请家人陪同患者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进行正规有效的治疗,争取积极地康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