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

今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的山塘村,是个目前居住人口有近四百人的自然村。本族是合资兴建羊城庐江书院的何门家族之一,据《羊城庐江书院》全谱记载为高要桃溪宝槎房。

本村自桃溪何氏始祖何珃之次子靖约于宋理宗年间由桃溪来居高要宝槎天岭冈开基立族,传自五世祖何从善,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壬子科举人,分迁山塘村开村,至今何氏族人在此生活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地方上,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何氏先辈们,数百年来何氏族人在此地繁衍生息,耕读传家、重文兴教、人才辈出。历经、明、清、民国、村中族人考取功名、为官者甚众,而一代名宦何家聪就出自这条有着丰富人文历史的村庄。

何家聪简介

何家聪:名献、字秩九、高要县下围乡宝槎都(今鼎湖区永安镇)山塘村人,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甲午科、第四十九名举人,考选觉罗学教习,诰授奉正大夫,入祀六安州名宦祠,历官安徽英山知县、六安州知州、安庆、徽州知府。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2)

人物经历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在京充职觉罗学教习,咸丰年间因功擢升安徽英山知县,同治年间得到了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湘军重要将领之一唐训方(湖南常宁人)的赏认,向朝庭举荐贤臣能人,后来唐训方的确没有看错人,称其有循吏风范、才力强明、颇有担当、谦和而不贪财物,官至知府竟然家无物业,调署六安州知州时,太平天国捻军时有袭击,家聪与驻守防营管带曾广翼、筹划守战、严密组织保甲、一夜义军攻城、城墙坍塌义军乘势攻城、家聪指挥兵勇协力堵墙、并以大木为桩、实以砖石将坍塌城墙修复,又命勇士出城驰调乡团救援、内外夹击、焚烧太平军火药库、太平军攻城不克而退,六安州遭逢战乱,白骨累累、家聪立万人冢以葬之,又建昭忠及节孝祠祀殉难州民,以安民心,其时战后、州民四散、田野荒废、家聪招抚流亡之民,劝其垦地安居创业,秋熟后、由州民安丰歉不同、自报丁粮缴纳,名为底征、实以兵充响,一时民得耕、兵得食对战事善后处理得井井有条,又聘请训导主讲书院,召集州内学子恢复日课,并捐资修葺考棚、恢复科试、一时民心安定、学风复振。

又有其州民兄弟二人因争家产而诉讼,兄弟俩各自送白银给家聪、力求疏通胜诉,家聪悉数收下、三年后结案審理、三年来兄弟互送白银贿赂,直到家财耗尽、才开庭结案、家聪问兄弟俩还否诉讼,其时争讼兄弟俩家财耗尽,生活潦倒、败诉固不欲、胜诉亦无益,于是都要求撤诉、此时家聪才叫人把他们贿送的白银抬出,并劝兄弟俩要和睦相处、不要煮豆燃萁,兄弟俩惟有感激流涕,自此发愤读书、后都出仕为官,这一事在州内传为美谈。同治八年间(公元1869年)安庆知府任内,经办轰动一时的安庆教案,在英、法列强的舰炮威胁下两江总督马新贻,安徽巡抚英翰卑躬屈膝、处罚一些办事不力的官员,而家聪得独善其身使教案得到了成功的冷处理。同治十二年间(公元1872年)迁徽州知府,并为祁门县志作序言。家聪任内、以病辞归故里、州民闻其归、有馈赠者、金银财物、一概悉数归还、只接受文书工籍。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3)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4)

评价

归家后、家无田产物业、屋宇三间,在乡内家聪为人温厚祥和,和睦梓里、崇尚儒学、清茶淡饭、课本度日,他有子五人,长子辅清、十三岁入国子监、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辛酉科、朝考拔贡第一,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科、顺天乡试中式举人,诰授奉直大夫,官至京官七品工部主事。为人耿直敢言、家聪虑其会得罪权贵、劝之辞官归里,后同治帝感念,许其建鳳林牌坊一座在何氏家庙内。五子辅屏(又名树屏)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癸已恩科第七十一名举人,末出仕。三子辅宗、宣统元年(公元1910年)庚戌科拔贡,以教授学业度日。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5)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6)

牌坊

家聪官至知府,后有举人二人、贡生一人,家无田产物业,徽州学子怀念家聪一生清廉,遂将其事迹上表朝庭请旌表其人,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庭下圣旨建崇祀名宦牌坊一座于何氏家庙大门前,赐直头石狮子一对各立两侧,(据传当时全高要县只有三对)下旨入祀六安州名宦祠,以志不忘。

崇祀名宦牌坊都为石砌,四柱三门、高有六米、下设台阶三级而上,正面上刻圣旨二字、下刻崇祀名宦,再下刻家聪生平官职和事迹,远看牌坊建筑殊为壮观,现今何氏家庙和牌坊都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场历史变革中毁去,至今值得幸运的是家聪自建的家庙和中举时的旗杆甲都得以幸存,目前直头石狮子也尚存。牌坊揭幕之日,府、县、官员前来庆祝、上摆香案祭器、中奉圣旨、由官员率领家聪子孙及一众族中耆老排班朝拜圣旨、行礼如仪、鸣炮揭幕,此乃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出现在何氏家庙大门前、崇祀名宦牌坊揭幕时之盛事。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7)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8)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9)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0)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1)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2)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3)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4)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5)

安庆知府何家聪 崇祀名宦何家聪(16)

来源:广东省文化学会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专委会

作者:何坤勇(庐江书院高要桃溪宝槎房二十五世孙撰文)

发布:何媒矩阵 何媒工作室

责编:何金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