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1)

巴赫在阅读《圣经》时有这样的批注:“在虔诚的音乐中,主的仁慈随处可见。”音乐、宗教、妻儿支撑着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创作。生活清贫,变故亦诸多,“一树石榴全着雨,谁怜粒粒泪珠红”的人世艰难,以为迈过了这个山头便是海,却依旧是望不尽的层峦叠嶂。然而生活得继续,孩子们的哭摸滚爬吵闹变奏声中,他的家庭温暖如春,生活的小溪流哗啦啦地欢歌向前。

安德拉什·席夫(András Schiff 1953- )匈牙利钢琴家。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2)

在遥望幸福的跋涉中,巴洛克时期的舞曲日久相随,挚爱不已,虽然这些古朴的舞曲没有“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已已”,然而复调赋格情深堪比“生死相随”,往往以一个庄重的主题为中心,两个或多个声部围绕着这个固定的中心繁衍蔓延,形成一个个复杂的立体图案,缠绕相生,互相辉映出理性与秩序的浪漫。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往往在限定的音乐体裁中创作,有一定的组曲结构,通常是:阿勒曼德(中慢速庄重)——库朗特(小快板欢快)——萨拉班德(深沉慢板)——吉格(快板)。就当是浪漫歌曲中反复吟诵的植物“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那样去记住最基本的四种舞曲吧,在《英国组曲》里,还有更多发出珍珠光泽的舞曲穿插其中:最正宗最美的加沃特;采采金莲花,盈盈碎步展的小步舞曲;天真烂漫地互相追逐嘻戏的布列,不常见的帕斯比叶 (Passepied),聆听,必然心生青春快乐之感。

古典舞曲流派蔓衍,绵绵不绝,巴赫把意大利的欢愉,法兰西的浪漫,西班牙的缠绵,德意志的理性与逻辑神奇融合在一起。他的《英国组曲》是阳光倾城下的景物,一幅幅跳跃的舞蹈画面。倚栏眺望,这些组曲如山草一样遍布在假山石丛中,随风摇曳,舞姿翩跹,流云霁月。

《英国组曲》的标题并非巴赫自己所取,目前就其标题来源有四种说法,都无法还原巴赫的意图以及真正的音乐风格。比如,说是J.C.Bach在其父创作的《第一组曲》(BWV 806)的封面有附注:“为英国人而作”,于是 18世纪后半叶起这首作品就被称“英国组曲”了;《A大调第一组曲》与亨德尔1702年在英国所作《A大调组曲》有统一的调性,类型也相似;《第一前奏曲》中使用的主题和英国作曲家普赛尔的托卡塔的基格舞曲主题雷同;巴赫参考迪尤帕的《六首拨弦键琴组曲》抄稿的记谱误差以及《英国组曲》原始资料使用英式抄谱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标题有“张冠李戴”误导之嫌疑,作品实际上是戴着英国帽子的舞者跳着法国风格的舞蹈,对《英国组曲》而言,真正的风格是法国风格,它的乐章安排、布局与乐章的标题都属于法国式组曲的传统。

《英国组曲》由一些前奏曲与舞曲组成,发音短促,以更多的颤音、波音等装饰音代替长音是它的特点。这部18世纪初期键盘名作,考证应是写于巴赫服务于魏玛宫廷时期(1708-1717),魏玛是巴赫键盘作品发展的关键点,他吸收了威尼斯协奏曲风格,与后来创作的《法国组曲》、《Partita》(德国组曲)一样,均是巴赫从康塔塔等声乐作品过渡到器乐作品的初期键盘组曲作品。《法国组曲》是巴赫献给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的,野史认为他取悦安娜,充满温情;《Partita》(德国组曲)里,巴赫则运用了很多创新,这部“德国人用法文拼写的意大利词汇”在他生前就发表了;而质朴且充满快乐的《英国组曲》是阳光下的各种细琐辛劳,如蜜蜂酿采花蜜的歌唱,如采茶扑蝶的舞蹈,像是月亮写给太阳的信,夜晚挂在草上,太阳早晨收走……透过美丽的巴洛克窗花远眺那曾经斑斓的景色,永远的音乐高峰,迷蒙而温馨得让人陶醉。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3)

巴赫A大调第一号英国组曲 BWV806(古尔德)

一、先看看前奏曲,通过对遗存下来的抄本判断,巴赫本人原先称这些作品为“前奏曲和它们的组曲”,随后又改称为“组曲和前奏曲”。总而言之,其中的前奏曲相当重要,而且篇幅较大。与《法国组曲》相比,《英国组曲》每组增加了前奏曲(Prelude),巴赫进一步探索了前奏曲体裁与风格的多样性,丰富了前奏曲的情感内涵。他运用意大利协奏曲式的多声部赋格写法,赋予旋律歌唱性,运动的、流畅的音乐形象与色彩,更多地体现了意大利明朗华丽的音乐风格。维瓦尔第《和谐的灵感》(Op.3)里的十二首协奏曲,在巴洛克时代备受欢迎、传播广泛,很多人长途跋涉翻越阿尔卑斯山麓,就是为了去威尼斯听他的音乐。他的协奏曲启发巴赫《英国组曲》里部分前奏曲的创作,巴赫在装饰音,即兴演奏技法,力度与音色,速度与节奏的创作特点在维瓦尔第的作品中有迹可寻。

从第二英国组曲里的前奏曲,我们一窥巴赫前奏曲的丰富。由大跳构成的主题具有结实而弹跳的活力,像攀登,又像跳一跳就能摘到令人垂涎欲滴的蟠桃,清晰的旋律线如海平面,上面或下面汹涌着暗流,酝酿着一些情绪。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两个纳粹士兵在门口听到长官弹奏钢琴,他们争论是谁的音乐,台词是:“Bach?No,no,Mozart.”德国军官多是有音乐素养的人,此军官神态自若地弹奏的正是这首巴赫《第二英国组曲》中的“前奏曲”。纳粹德军以精确严谨和认真态度搜捕,他们有的是耐心,有的是高度严密的组织才能,他们守着螺旋式的楼梯向上张望,以鹰一样的嗅觉准备穷凶极恶的扑杀。镜头外,想起《安妮的日记》里脆弱的生命以幽暗的文字描写无奈与恐惧,渴望阳光,渴望自由,渴望生命;镜头里,这首前奏曲伴随着枪声一直在画面中延续,奔跑声、尖叫声和冲锋枪的扫射声......欢快积极的前奏曲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露出瓦格纳的亢奋、黑格尔的国家主义、尼采的强力意志理论,恍惚间竟然感觉到这“神圣三位一体”从宗教艺术到统治哲学领域,被纳粹利用做了意识形态铺垫后,曾一度把德意志民族推向深渊,带给世界苦难。这首前奏曲,喜欢之处在于一种攀爬式的螺旋上升旋律,一层一层往上,有着巴赫音乐的秩序与理性,包含无尽的希望与光明。实在不想那么美的音乐用在残酷的屠杀场景,音乐被蒙上阴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意图在于营造一种强烈反差,驱动这个民族进行集体的自我救赎么?

二、古典组曲,是巴洛克时期古典音乐艺术中的一块瑰宝,作曲家把不同风格的舞曲穿插搭配组合起来演奏,既突出了每首舞曲的个性,又实现了艺术形式上的对比性和整体感。它们似翩然而至的音乐碎片,串起一条条优美可爱的流动旋律线,串起一片片闪光的温暖生活片段。《英国组曲》里的舞曲多是来自于法国舞蹈原型,但巴赫却加入了一些对位,非常新颖,丰富了巴赫音乐丛林里多维的层次、线条及画面。

1、组曲中的六首库朗特(Courante)舞曲是巴赫舍弃意大利库朗特,以凡尔赛法式风格,模仿大库普兰来创作的,充斥着繁缛又精致的装饰音。在“太阳王”路易十四不遗余力的推崇下,华丽的库朗特从意式变种到法式,成为宫廷舞会上的宠儿,往往由喜爱跳舞的国王亲自跳起整晚第一支库朗特。效力于路易十四宫廷的“国王的管风琴师”大库普兰更是将法国宫廷库朗特发挥至极致,使音乐充满生机勃勃。巴赫勤奋好学,他极尽所能吸收优秀的音乐养分,男儿开疆拓土的雄心不限于霸王与雄主,对宗教的虔诚与音乐家族赋予的责任使得他视野超越终生所在的方圆几百公里,潜心修炼德奥传统音乐,往南注视意大利维瓦尔第协奏曲,往西伸手法国大库普兰古钢琴精髓,同时尊崇在英国的同胞亨德尔,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借鉴。回到《英国组曲》的库朗特,快速奔跑的特点加上绚烂的装饰音,聆听时给了浮想翩翩之感,真有泰戈尔“看我头戴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诗句的动感色彩。库朗特比前面的阿勒曼德速度激烈,第一组曲中的二首库朗舞曲与复奏,那些装饰音的撩拨非常诱人。看上去巴赫有时候喜欢一种舞曲时,他会接连写两个变体复奏,比如第一组曲中,他不仅写了两首库朗特,而且在第Ⅱ库朗特,写完之后言犹未尽,连接写了两个变体复奏。

2、加沃特(Gavotte):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贵族喜欢在宫廷中以扮演牧人和村姑为嬉戏,这种原先淳朴风趣的民俗舞曲因此变得略带做作意味的优雅和潇洒。在前面速度最慢的一首萨拉班德的映衬下,迷人的《g小调第三英国组曲》(BWV808)加沃特走来了。我想不少人是被这首精致快乐的“加沃特”迷住而开始《英国组曲》的聆听吧?我一直认为这首舞曲是世界上最令人快乐与幸福的曲子,始终迷醉,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有一年或两年,每天抽空弹它,白天起床要弹一遍,晚上也要抽空弹弹,枕着这种简单的幸福,且怀梦想去眠。曲中有多次上升的攀爬,长长的左右手装饰音让你着迷,颤动多少次,如何纤细,如何歌唱……它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生命质感,充满宗教与世俗的幸福希望与理想,一种透过泪光看到幸福之感。往往是,最美的音乐最难用语言描述。对于此曲,我不想如蜜蜂酿采花蜜,不想终有一日抽身离去。此外第六组曲加沃特中有一首充满田园情趣与贵族雅趣的风笛舞曲,与第三组曲加沃特都被选在《小巴赫》里作为教材,让千万学钢琴的人反复歌唱。

3、六首组曲都以壮丽的基格(Gigue)结束,基格舞是一种活泼的舞蹈,欢蹦乱跳的快速宣泄,和作为舞蹈伴奏的曲调一样,它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与爱尔兰舞曲和苏格兰乡村舞曲有关。基格舞曲综合了前面库朗特、布列等欢快舞曲的特点,采用了二声部或三声部赋格写法,让我们继续如痴如醉。其中第四组曲的基格,让人想到赋格的前身——猎歌,贵族狩猎,奏起雄壮奔腾的狩猎号角声。巴赫作品中的基格篇幅长而复杂,对位最为丰富。

分组简介

《A大调第一英国组曲》(BWV806):明朗快乐又清澄的第一号组曲。

《a小调第二英国组曲》(BWV807):非常华美的第二组曲,每曲都动人心魄,也是被演奏家们弹得最多的。

《g小调第三英国组曲》(BWV808):每段都优美如歌,其中加沃特舞曲被赞美得最多,可以说是史上最动人的加沃特。

《F大调第四英国组曲》(BWV809):风格华丽,流露出牧歌般抒情的美好气氛。小步舞曲(Minuet)尽显舞池不盈咫,洞澈足清浅的秀美。巴赫一共创作有28首小步舞曲,分散在键盘作品中,如歌的活泼与抒情,言不尽的美感。

《e小调第五英国组曲》(BWV810):庄严肃穆之威严感,不需任何雕琢浑然天成。巴赫仅有7首帕斯比叶(Passepied)传世,但都是杰作,这里有整部组曲里惟一的帕斯比叶,非常美的一首舞曲,不可错过。

《d小调第六英国组曲》(BWV811):由七首舞曲组成,是最堂皇与庄严的一部,情蕴内敛,不寻常的规模,意味着什么,意犹未尽吗?后面,他又创作了《法国组曲》与《Partita》。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音乐听音乐是学习意会的好途径。每首舞曲都有自己的秘密与魅力,它的前面都站着殷殷期待的舞者。巴赫是上帝的仆人,终生为宫廷教会服务,在一般的人看来,宗教总是神秘的,静穆的,沉缓的,但是正如我们在石窟艺术造像的宗教乐舞世界里看到的却往往是热烈欢洽的,自由翱翔的,动态万象的舞蹈画面,巴赫的《英国组曲》不也是这样吗?组曲里的舞曲如飞天,上下嬉戏,相互追逐,翻转九霄,展示了大有自由的境界,可以气象万千而博大宏阔,但是也有着新鲜事物在萌动之初时所特有的稚气和朝气,充满了精神上的愉悦与美的享受。弹着巴赫有宗教色彩的复调音乐,优美、典雅、纯净、快乐,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着对美好的希冀,悟此道!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4)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5)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6)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7)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8)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9)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10)

巴赫《英国组曲》 全集(默里·佩拉西亚)

巴赫的英国组曲几级(巴赫英国组曲)(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