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目标 班主任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前提,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班主任何为?以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借助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环境布置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本期刊发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叶蓓蓓的第二篇文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目标 班主任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目标 班主任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目标 班主任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前提,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班主任何为?以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借助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环境布置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本期刊发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叶蓓蓓的第二篇文章——

——————————————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前提,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借助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环境布置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渗透和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通过班本课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广西是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学校在语文、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科目中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另一方面,班主任以班本课程的方式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心上。如桂林市卓然小学贾老师开发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的非遗研学课程,学生走进侗寨,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动手搭建风雨桥模型。在操作中,学生了解了侗族风雨桥的结构和相关力学知识,侗族的建筑文化、侗族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这个学习过程也促进了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认同、共生发展。

围绕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学校在班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班级文化、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等。

班主任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桂林市龙胜民族学校小学部五年级班主任李老师,依托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活动,组织本班学生设计同主题的手抄报,让学生在思考主题、设计版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志愿与决心。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少先队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方式,以班级为阵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桂林市高田镇民族学校小学部四年级班主任彭老师在召开班会时,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主题交流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彭老师适时播放视频,丰富学生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认知,增强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

学校围绕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开展了系列文体活动,如“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小小刘三姐”歌唱比赛、“三月三”民族体育运动会等,将本土节日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三月三”这天,同玩一个游戏、同唱一首歌、同场进行体育竞技,各民族学生充分体会了民族团结的深刻意义。高田镇民族学校的覃主任表示:“我们学校是民族小学且地处壮乡,壮族学生占学生比例的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下,我们以跳竹竿舞、板鞋比赛、抛绣球、碰彩蛋等民族活动,共同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感情。”

以班级为阵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班主任要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在其思想与意识上有所提升。因此,当好班主任,尤其是当好多民族地区学校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职业精神,还必须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学习,自觉组织引导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能力。例如,李老师到柳州市三江县任教并担任班主任,李老师虽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较为陌生,但她深刻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训并认真学习,以便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相比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更聚焦于本班学生特征与需求,作为多民族地区的班主任,应用好教室这个载体,以环境布置、座位编排、手抄报、墙壁文化等凸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蕴。一名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告诉我:“教室是我的好朋友,不同的时间教室里有爱家、爱班、爱校、爱国等不同的主题展示,教室的每个区域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的,每一处都是老师和我们一起布置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我们都很开心。”可以看出,常态化展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与喜爱。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引导者与协调者,依据民族地区节日活动特色,可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题,通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如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中心学校卢老师所说:“每逢‘三月三’,学校都组织学生到擅长糯米染色的乡民家里学习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技艺,因为再好的老师和教学方式都不如直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得真实。”学生也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充满乐趣。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更能有效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学校的班主任,应以班级为阵地,在主题、内容、形式上深度激发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叶蓓蓓,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兼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入选首批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专家,曾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中国教师报》2021年10月27日第11版

作者:叶蓓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