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本市场不看好蔚来(从蔚来NIO说说逆向投资的正确姿势)

原创: 山哥V散 山哥V散 1周前

最近两周的思考,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考量蔚来的投资价值。

远见和行动: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看蔚来汽车NIO

从产业发展史看蔚来的投资机会

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得到了蔚来还有美好前程的判断。

从蔚来想到的是伊利股份

曾记得,上一个经典逆向投资的案列是2008年的伊利股份。

为什么资本市场不看好蔚来(从蔚来NIO说说逆向投资的正确姿势)(1)

2008年对伊利股份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悲剧。

市场方面,整个2008年就是一个载入史书的大熊市, 出现了莱曼兄弟破产等标志性事件。

行业方面,2008年出现了影响到整个行业生存的三聚氰胺事件。当时大众对于乳制品行业的妖魔化,几近于行业消失的边缘。没有一位有闲钱投资股市的父母,不想给孩子吃上进口奶粉。

企业自身,也由于计提了股权激励,戴上了St的帽子。 伊利股份成了ST伊利。

每一次的风险暴露,都带来了投资者的恐慌和不计成本的抛售,同时也砸出了伊利股份的历史性的大底。

后来,在全方面的风险暴露之后,中国的奶粉行业出清,中小厂家出局,整个行业度过危机。而伊利作为市场的领跑者,通过并购和扩展强化了市场领导地位。最终又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一路上涨了35倍。

历史会不断重演,尽管可能有不同的韵脚。因为人性不变。

同样的历史是不是会在蔚来身上重演?

困境反转的要义

彼得林奇是投资界的大师,曾经分享过他对困境反转的理解。

为什么资本市场不看好蔚来(从蔚来NIO说说逆向投资的正确姿势)(2)

困境反转型公司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下面是彼得林奇自己总结的困境反转公司的类型,彼得林奇说:我曾在不同的时间持有过各种各样困境反转型公司的股票。

  1. 其中一种是“出资挽救我们否则后果自负”类型,比如像克莱斯勒或者洛克希德公司,它们能否转危为安完全依赖政府能否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我把这种叫做政府必救型,之前投资的经典案例是在南方航空巨亏的时候有人港股投资了南方航空,据说3年赚了6倍多。
  2. 还有一种是“谁会想到”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例如肯•爱迪生公司。当时谁会想到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在1974年股价从10美元跌到3美元竟然会让投资者损失了那么多钱呢?谁又能想到这家公司的股价还会从3美元反弹到1987年的52美元让投资者赚了那么多钱呢?
  3. 还有一种“问题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严重”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例如三哩岛核电厂。这家电厂发生的核事故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得那么严重,而当公司遇到的灾难比最初预料的小得多时往往会蕴藏着重大的投资机会。我从三哩岛核电厂的控股公司通用公共事业公司的股票上赚了很多钱。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你只需要有耐心,跟踪事态发展并且能够冷静地进行分析就足够了。
  4. 还有一种“破产母公司中含有经营良好的子公司”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例如世界最大的玩具连锁企业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从其母公司州际百货公司分拆出来之后独立经营,结果它的股价上涨了57倍。
  5. 还有一种叫做“进行重整使股东价值最大化”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例如佩恩中央铁路公司。这段时间,华尔街似乎更喜欢公司重组,任何一位提议公司重组的董事或者CEO都会受到股东们的热烈欢迎。重组是公司剥离掉那些没有盈利的子公司的一种手段,其实公司最初本来就不应该收购这些子公司。当初购买这些注定要赔钱的子公司的做法也受到了股东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称之为“多元化”,而我却称之为“多元恶化”。对于“多元恶化”,其中大多数的论述都是不太好听的。如果非得要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的话,唯一的好处就是那些由于“多元恶化”而陷入困境的公司有可能成为困境反转型公司的候选者。

这些类型当中,在中国市场机会最多,也比较容易通过认知把握的是第三种机会。 - “问题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严重”类型的困境反转型公司

远的来说除了有先前说过的伊利,还有12-14年的茅台,因为反三公消费和塑化剂的叠加造成了市场的抛售。 而近的来说有老王出事之后的新城股份,股价担心高杠杆行业的现金流及品牌受损而连续跌停。

从认知上来说,这些是比较好把握的。 主要在于区分长逻辑和短逻辑。

人们往往容易受到短逻辑的影响而买进卖出,而能够战胜市场(和人性)的投资者往往更重视长期逻辑。

比如蔚来来说,短期内受到召回的影响,出现业绩不达预期,甚至引起了现金流的质疑。

但是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长逻辑没有改变,对标企业特斯拉的进化已经体现出了这种特征。

悲观者还质疑蔚来必倒,因为财务状况两个季度内就会资不抵债。不开玩笑的说,每个孩子出生时,就已经是一个成本中心,根本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再伟大的人物,也总要经过20年的父母培养才能够独立生活,回报家庭和社会。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蔚来(NIO)$ 不是一个标准的投资对象。

甚至可以这么说,投$蔚来(NIO)$ 的投资者,不是标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者。

很简单,因为蔚来虽然含着金汤匙出生,但还是个没有完全断奶,蹒跚学步的baby。对于学步期的孩子,价值投资者如何测算今后带来的现金流折现?

然而,对于有更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来说,就很容易做出判断。

因为对于我来说,投资的关键点在于有良好的预期收益。

就好比让我现在就花1.5美刀(或者100亿人民币)买下一个孩子的未来收益权,虽然我不知道他将来能赚多少钱,但是我知道现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整车企业(正常的成年人)都远远不止这个价就行了。

只要这个有活力的孩子健健康康活到18岁,摔个跟头,甚至生点儿小毛小病都不是事儿。

逆向投资不是逆势投资。

从内在价值的角度,获胜的砝码已经在你这一边。

然而,股价仍往往未必如你所料,大众心理往往才是决定短期股价的因素。

大众心理往往在人性的弱点,比如恐惧,贪婪,盲从下做出不理性的行为,造成了股价大幅低于内在价值。

但是,作为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趋势一旦形成,往往会自我强化。也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理论。股价在跌破价值线后,造成价值投资者止损,增加了市场上的筹码供应;不断增加的止损筹码,又造成了更低的市场价格。

就像华尔街俗语所说的那样:“不要接下落的飞刀!”

逆向投资不是逆势投资,需要注意保护好自身,不要倒在黎明前。

如果看好蔚来,不妨可以关注蔚来,观察股价企稳,也许错过最低点,但是可以有更加可靠的盈利点。

不是所有的投资,只有满仓一个选项。

一个完整的投资决策,除了要能够判断内在价值,还需要有一些其它的决策点, 比如“仓位”。

按通俗的话说,除了知道什么时候买,还得知道买多少。

在雪球上,经常有人在我的分析后面留言。

比如这位?:

为什么资本市场不看好蔚来(从蔚来NIO说说逆向投资的正确姿势)(3)

这哥们一看就是成天在磋磨有什么一本万利,可以一票翻身,所以动不动热血沸腾,卖房抄底。

他不知道的是,职业投资者管理的是风险,度量的是预期回报。

作为逆向投资,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何方?

我的看法:大众心理。

构建投资组合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构建投资组合”。

蔚来当然是一只值得关注的股票,从赔率上已经足以带来比较好的期望收益。

拿商业模式相近的特斯拉对比。

从财务上看,特斯拉的收入大约领先蔚来7年, 蔚来差不多是2012年的特斯拉。

从市值上看,特斯拉目前是580亿美金市值,2.4倍的市销率。蔚来是不到16年美金市值,1.34倍的市销率。

价格上,一个特斯拉大约值37个蔚来。时间上,大约是不到7年的时间。

如果用7年的时间耐心等待一个30倍的品种,你会愿意守候吗?

为什么资本市场不看好蔚来(从蔚来NIO说说逆向投资的正确姿势)(4)

但是动不动说all in,如同赌徒一般押上全部身家,这不是投资者的日常。

投资者的日常也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只需要依靠简单的常识进行日积月累,就可以达成财务自由的小目标。

打个比方,中国的市场上,有很多无脑赚钱的机会, 比如打新,比如买上证50,还比如买可转债。但是知易行难,又有几个人能看得上,多少人可以做的到呢?

拿逆向投资的蔚来来说:

乐观情况下,如果是和伊利一样的35倍空间, 只要在整个资产组合中配置3%就可以达到105%的收益。

悲观情况下,如果是全部清零,如果是3%的仓位,即便是这部分仓位完全损失掉,也不会对整体资产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就意味着,通过适当的资产组合,就可以在完全对冲掉下行风险的情况下,获取高额的上行收益。

如果能够找上30个这样的品种,只要有一个成功,也就可以偿还本金,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认知能力的投资者能够驾驭风险投资的魅力。

放眼市场,在二级市场上还有不少这样的品种,甚至比一级市场的股权价格更低得多,通过搜集一些这样的品种进行组合,就可以完成取得卓越的业绩。

刚刚开始码字,请让我后续一一道来吧。

下一回准备聊聊百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