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甜白为什么这么厉害(永乐甜白)

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白瓷在永乐一朝,达到了白里透白、与众不同。这种白,去除掉了一切可以呈色的杂质,从根本上摆脱了「闪青」的影响,成为后世白釉的楷模。

永乐甜白为什么这么厉害(永乐甜白)(1)

永乐时期的白釉瓷器胎质细白,釉质温润,釉光柔和,尤其以其纯净洁白的釉色著名于世,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近代学者考证日常食用之白砂糖约于永乐白釉差不多时间问世,故自明代《事物绀珠》以来,鉴赏、收藏家们无不以当时的时尚用语「甜白」一词来形容永乐白釉器,此一用法亦沿用至今永乐白釉,声名远播,关键在一字上「甜」。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永乐甜白釉是明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前人古籍屡屡赞颂,永乐之前的白釉,多少也会闪青,原因是色釉中只有白釉没有呈色剂,换言之,任何颜色的瓷器都需要添加金属呈色剂,才能达到追求的效果。而白釉的追求是减法,减去一切可能影响呈色的杂质,在景德镇洁白如玉的高岭土上,施以透明釉,让白是白里透白,从根本上白,永乐一朝做到了,所以永乐白釉成为后世白釉的楷模。

永乐甜白釉是古代白瓷之顶峰,与宜德炉齐名,后世一直试图超越未果而视为榜样。清雍正时期模仿过,但仿永乐甜白还差一段距离。永乐之白由体内传递到体外,仿品则是在体外循环了。清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烧造过白瓷,除月坛祭器外,艺术瓷器比比皆是。天地日月,蓝黄红白;皇天后土,日升月恒。而艺术白瓷较之白瓷之楷模,康熙失之于硬;雍正失之于腻;乾隆失之于薄;而水乐甜白,不硬而酥,不膩而甜,不薄而淳,展现一代白釉之王的风采。

永乐甜白为什么这么厉害(永乐甜白)(2)

永乐甜白釉梅瓶

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永乐甜白为什么这么厉害(永乐甜白)(3)

灯光下的玲珑划花甜白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