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中的真实人物(无双中这个行当从古延续至今)

国庆期间哪个电影最火,相信很多人都会安利《无双》,看过《无双》的人都有种感觉,那就是熟悉的港片又回来了,看到周润发出场的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无双》讲述的是以代号“画家”为首的犯罪团伙,掌握了制造伪钞技术,难辨真伪,并在全球进行交易获取利益,引起警方高度重视。故事就此展开,情节火爆,案情扑朔迷离,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小伙伴们可以借着国庆假期去电影院看看哦。

无双中的真实人物(无双中这个行当从古延续至今)(1)

剧中的造假币在很多00后的朋友看来,这有点不能理解,现在出行几乎可以不用钞票了,电子支付越来越发达,就连手表都有电子支付功能,而我们日常中用到钞票的时候也越来越少,只有在偏僻的地方才会用到钞票,但是在电子支付出来之前,很多人都遭遇过假币,不管是自己收到假币,还是看到别人的假币,收到假币那种心情简直无法描述,想花出去又担心被识别出来,而放在自己手里又是损失,反正鲁速收到过两次假币,都不敢花出去,就砸在自己手里了。

实际上造假币这个行当,从货币诞生之日起就出现了,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最初以物易物,发展为以贝壳作为货币,后来才慢慢有了天然存在的金属如金银等,后来发展为铸币,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无双中的真实人物(无双中这个行当从古延续至今)(2)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货币为秦半两,秦朝有了统一的货币,但是当时的铸造技术相对落后,铸造出来以后还要锉要磨,再加上民间也掌握了很多青铜冶炼技术,造假几乎是非常简单的事情,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汇编而成的《治狱程式》记载:“丙盗铸此钱,丁佐铸。”这应该是最早的制造假币的记载了。

无双中的真实人物(无双中这个行当从古延续至今)(3)

古代中国造假币只有两种,一种就是造假铜钱,另外一种是造假纸币,造铜钱无论哪个朝代都存在,因为古代还是以铜钱为主,铜钱是法定货币,在汉朝的时候由于分封的存在,很多诸侯国都可以自己铸造钱币,参差不齐,最终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而民间造假大体有三种,根据《通典》记载,一是将官币剪去一部分,这种还算不上造假,只能说是毁坏,二是用铁铸钱冒充铜钱使用;第三个就是上规模有技术才能完成的了,那就是将官币重新熔铸,掺入廉价的铅锡,以次充好。

这些问题是在在中央把铸币权收回后,并且严格的制度和合金比例,铸造的官钱精美统一,造假的事件才有所收敛,学过经济都知道,货币也是有价值的,当你铸造它花的成本比它本身面值还要贵的时候,造假币就失去了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你要造一元假币,当造这个假一元的成本是一块以上的时候,那是得不偿失的,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而铜钱越精美,假冒它的成本就越高。

而造假纸币则发生在宋朝,并不是说其他朝代没有发生过,只是说宋朝纸币用的更多,所以造假纸币在宋朝最严重,宋朝的纸币叫做交子,交子在四川一出现,就有造假,告到官府的也很多,政府介入交子发行以后,这种现象并为减少,反而越演愈烈。

据史料所载,当时纸币作伪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即:“伪造新会、揩改旧会、盗卖会底”。所谓“伪造新会”,大致就是造假者按会子的版式重新描摹雕刻印刷,然后把伪造的会子投入使用。这个在《无双》中有精彩的演绎,不可错过哦,“揩改旧会”大概是将旧币涂改界数或面额,而再投入流通的作伪方法。“盗卖会底”则是印刷纸币的官吏利用职权,将会底(尚未加盖官印正式发行的会子)卖给他人,买得会底者自行雕刻官印加盖其上,然后投入流通。

无双中的真实人物(无双中这个行当从古延续至今)(4)

这三种第一种最有技术含量,第三种防不胜防,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宋朝政府也有相应的策略应对,根据《楮币谱》的记载,总结了四点:第一,“交子”采用了特殊纸张,它别名“楮皮”,楮皮在当时是一种高档纸张,文人墨客都爱用它,在《无双》中也提到了造美元用的纸是无酸纸,使用楮皮既提高了造假门槛,也增加了造假成本;第二,采用名家书法,统一字迹,不易临摹;第三,图案设计复杂,难以仿造;第四,制定严厉的法律,让相当一部分造假者不敢以身犯险,宋朝规定:“制造伪钞者,一律处斩”。

货币是一个朝代的命门,为了遏制造假币这一现象,防止经济崩溃,历朝历代都对造假币进行了严格立法:

秦朝对于私铸钱币好不留情,如过发现就是死罪。

宋朝也是如此,除了死罪,还有其他的方法,如宋仁宗时期,知益州薛田、转运使张若谷上奏欲官办四川交子时,就定下针对伪造的奖惩条文:“若民间伪造,许人陈告,支小钱五百贯,犯人决讫,配铜钱界。”神宗熙宁初年规定,伪造交子的处罚等同于伪写官文书印者,处以流放2000里的惩罚。

清朝法律严禁私铸钱币,为首者和工匠均斩首,没收财产;同伙者、知情者、使用者,甲长和知情的地方官,分别处刑;举报者,赏银50两。其知情而分利的同居父兄、伯叔与弟,减罪一等,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无双中的真实人物(无双中这个行当从古延续至今)(5)

历朝历代都有严苛的法律禁止造假币,但是由于是一本万利,所以造假者还是趋之若鹜,汉武帝时期,由于造假铜钱获利多,所以进入这个行当的相当多,而死于造假币的人也非常多,因为造假被斩首者多达几十万。可见造假的人有多少。

假币每朝每代都存在,无论货币有多少防伪方式,假币依然存在,无非就是造假币的成本低,获利高,但是随着电子支付的出现,假币越来越无用武之地,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了纸币,只剩下了数字,没有了实物假币,就会出现电子假币,比如盗卖账户其实是新型的“造假”,面对这些造假,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便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