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底滤滤材一般放在哪里 普通的底滤鱼缸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对于鱼缸内生化滤材占比的问题,很多鱼友一直心中没有个准数,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早就说过了,我们不必茫然,随便找一个比较标准的底滤鱼缸,算算它的滤材占比,不就知道了吗,这个不会有错吧?

而且,最好是已经养了观赏鱼,并且运行一段时间的底滤鱼缸,鱼缸的水质良好,观赏鱼的状态也很好,我们在看这个滤材占比,基本上就差不多。

鱼缸底滤滤材一般放在哪里 普通的底滤鱼缸(1)

一、鱼缸的底柜总共就那么大,底滤鱼缸的滤材不可能放到鱼缸外的,我们来看第一个鱼缸

我的第一个底滤缸,是一米的长度,宽度不到四十厘米,高度不到七十厘米,我们就按整数去算吧,那么这个鱼缸的水体就是,把长宽高以分米为单位直接相乘,得出来直接就是升数。

也就是10乘以4再乘以7,一共是280升水,同理可算,底滤槽的蓄水量,大约为50升,总共是330升水。

然后我们再回头看看,它的底滤槽的水位高和能够放置生化滤材的,那两个仓位的宽度和长度,三个数值分别为:55、30、20厘米,都是大约数值,因为最后一个是水泵仓,是不可能放置滤材的,长度不算在内,我们把它们相乘以后,得出的滤材数值正好是33升。

也就是说,按照底滤槽里的生化仓,全部装满算的,滤材满水位放置,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如果算上底滤的水体,标准底滤鱼缸的生化滤材占比,也就是个十分之一左右吧。

鱼缸底滤滤材一般放在哪里 普通的底滤鱼缸(2)

不管怎么说,它不可能再高了,因为底柜给限制住了,根本无处安放。

二、我们再看第二个底滤鱼缸,一米二的

我们再看第二个底滤鱼缸,是一米二的长度、宽度四十、高度七十厘米,以分米为单位,把12、4、7相乘,最后得出来是336升水,加上底滤槽里的蓄水量,大约是84升,总共是420升水。

而底滤槽的可以放满滤材的空间水体,长、宽、水位高分别为:80、30、20厘米,三者相乘后,得出的升数为48升,基本上和上述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这些比较标准的底滤鱼缸,无论是鱼缸还是滤槽,都是一个格式做下来的,基本上大同小异,再加上水泵和上下水、溢流管的限制,滤槽水位,大致上也就是那么高了。

也就是说,其实底滤鱼缸的滤材放置数量,已经定死了,不可能再多,除非是特殊定制,或者其他尺寸。

鱼缸底滤滤材一般放在哪里 普通的底滤鱼缸(3)

滤槽里即使把生化滤材全部加满,也就是能够占到整个水体的十分之一多一点。

传说中的五、六分之一,是根本不可能的,按理说也完全用不上。

虽然我也观察到这些鱼缸的底滤槽还有部分空间,即使都占满,最多滤材占比能够达到个七八分之一,就是相当不错了。

除非是我们饲养的观赏鱼个体太大、密度太多,否则的话,据我观察,也应该够用了。

三、滤材商不考虑鱼缸,拼命往鱼缸里加滤材就是对的,鱼缸生产商从美观、对称等角度出发,不可能把滤槽做得太大,鱼友们只关心鱼缸里能不能多放鱼

目前就是这种结局,如果我是一位滤材商,我也会告诉各位,鱼缸里的滤材多放一升是一升,越高档越好,对于鱼缸的硝化系统和水质,那可是绝对有好处的,如果我们能放到鱼缸外,下滤再加个上滤,那就更好了,这是人之常情。

鱼缸底滤滤材一般放在哪里 普通的底滤鱼缸(4)

如果我是做鱼缸的,我也得考虑到整个鱼缸做出来以后,非常的漂亮美观,底柜看起来比较对称和谐,不可能把滤槽做得比鱼缸还大,再说了,有些买鱼缸的老客户,滤材还得免费赠送,我倒是希望把滤槽做小点,客户买鱼缸花了那么多钱,如果不送点滤材,好像也说不过去。

正如昨天我的老房子窗户玻璃缺了一小块,到玻璃店割玻璃,他那里是不会准备玻璃钉的,你来割玻璃要点、我再来要点,大家能把他给要穷了……

而作为鱼友来讲,我们只关心鱼缸里能不能再多放上几条鱼,鱼缸的可用面积越大越好,滤槽也越大越好,其实呢?

这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去考虑问题所导致的结果。

所以才会出现,很多鱼友开始自制鱼缸或者自制过滤,使用到了强大的滴流盒或者底滤槽,因为我们养的观赏鱼,实在是太多了。

按理说,我感觉,在饲养密度合理的情况下,滤材占比在这个数值,根本不算低

正如昨天我在视频中所说,只要我们控制住观赏鱼的饲养密度,我的这几个鱼缸的水质,也不能说是不好,无论从水色和观赏鱼的状态去看,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鱼缸底滤滤材一般放在哪里 普通的底滤鱼缸(5)

况且,我的底滤仓,滤材根本没有加满,也不去在乎什么过滤系统,看着运转去,只要水质好了、观赏鱼的状态好了,才是我们养鱼的根本,如果感觉水质不好,滤材不够用,自己又无法改善,那么,只能减密和看住换水频率、投喂量。

否则的话,只能想办法更改过滤,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去更改,总会有水体或者滤材负担过重的那一天,因为鱼友们大多都是非常贪婪的。

只要更改了过滤以后,感觉水质在某段时间内已经很好了,我们就会再去往鱼缸里不断塞鱼,如此循环往复,我看,倒不如一开始就把饲养密度先给它定死了、摆平了,啥也不必再去更改为佳。

并不是说,鱼缸的过滤系统不够用,而是因为我们自己,使得本来足够的鱼缸的过滤系统,越来越不够用了。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