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改名字的故事真假(王阳明名字的玄机)

据《王阳明年谱》的说法,王阳明出生时“天有异象”。

在他出生的当夜,其祖母梦里听闻鼓乐之声,有绯衣神人自云中将一婴儿交托给她。梦中惊觉时,王阳明就出生了。

王阳明改名字的故事真假(王阳明名字的玄机)(1)

王阳明画像

正因为这一“异象”,爷爷王天叙给他起名时,就叫王云——乘云而来之意,据说他这一脉是琅琊王氏后裔,也就是王羲之、王献之一族的遗脉。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原名叫王云。

只是他的名字虽然意为“乘云而来”,但是从一岁到五岁他却从不开口说话——正常人一般是一岁以后,就会开始慢慢地学会说话。

所以,王云五岁前不开口讲话,在当时也是一种“异象”。

直到有一天,一个和尚从他旁边经过,说了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爷爷王天叙深知其意,才将“王云”改名为王守仁。

那么,“王守仁”这个名字,到底有何玄机呢?

王阳明改名字的故事真假(王阳明名字的玄机)(2)

王阳明故居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即:

一、名字的出处

“守仁”二字,其实出自《论语》,即: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所谓“仁”,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推广“仁”——“仁”具有仁爱、相亲之意,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王阳明改名字的故事真假(王阳明名字的玄机)(3)

古人起名

如《礼记·中庸》中讲“仁者人也,亲亲为人”,《论语》中也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经说下》中也有“仁,仁爱也”这样的说法。

所以,王天叙将“王云”改成“王守仁”,其意很明显,就是让他传承儒家文脉之意,进一步的说,不但在传承,而且要守住,否则,就会知而不得,或者“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而这正是“王守仁”这个名字的玄机之一。

二、“云”字的玄机

所谓“云”,就是讲话或说话的意思。

王阳明改名字的故事真假(王阳明名字的玄机)(4)

王阳明画像

但是,那个见过少年“王云”的和尚却说,这么好的孩子,这个名字却把人家的来历给道破了,那怎么行呢——于是爷爷王天叙终于找到“王云”五岁仍不开口讲话的原因,于是才将他改名为“王守仁”。

据《王阳明年谱》的说法,王家三代人——王天叙、王华、王阳明都喜欢研读《周易》。

因此,爷爷王天叙才很快领会到那个和尚所说的话外之玄机——“云”字的玄机。

三、“阳明”二字由来

“阳明”其实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号——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据说这个号,缘于他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而得,并自号阳明子,后来学者们才将他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改名字的故事真假(王阳明名字的玄机)(5)

王阳明故居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称“王守仁”为王阳明由来。

所以,综上所述,其实正是王阳明“名字”中所蕴含的玄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故事止于秋天V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菜根谭》《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左传》《曾国藩全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