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可以一笑而过(一笑而过不必当真)

谁都渴望被人夸,谁都喜欢被人夸,谁都享受被人夸“夸夸群”正是迎合了青年人的精神需求,满足了释放压力,娱人娱己,应运而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夸夸群”,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年轻人找到了一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还能锻炼各自的思辩能力和文字表述水平“夸夸群”一经建立,颇受同学们欢迎,踊跃加入者不乏其人,在高校内异常火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切都可以一笑而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切都可以一笑而过(一笑而过不必当真)

一切都可以一笑而过

谁都渴望被人夸,谁都喜欢被人夸,谁都享受被人夸。“夸夸群”正是迎合了青年人的精神需求,满足了释放压力,娱人娱己,应运而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夸夸群”,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年轻人找到了一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还能锻炼各自的思辩能力和文字表述水平。“夸夸群”一经建立,颇受同学们欢迎,踊跃加入者不乏其人,在高校内异常火爆。

适时恰当的夸赞可以让你感受刺激和快乐;优美动听的赞美会带来温暖和力量。年轻人渴求情感上的互动,希望被认可被尊重,期待夸人求人夸,加入“夸夸群”这一切都可满足。这未尝不是一个缓解压力的,自我搞笑式的好方法。

通过网络表达喜怒哀乐,的确是信息社会带来的一种进步。其实大家都清楚,这种群而起之的夸赞,大都在陌生环境中进行,彼此都不熟悉了解。网友的各种点赞并非出自真情实意,更多的是一种相互间的热捧,是一次不需负任何责任的调侃。正因为如此,夸起人来不须讲究,无需担责,不用考虑后果,尽管随意用尽美丽动听的词,夸张肉麻的话,令你高兴的恭维,人为造成一种浮夸不实的评价,滋生一种迷惑人、糊弄人的假象。某些大学生在一片夸赞声中飘飘然不知所以,虚荣心得到一时满足,但时间长了,“夸夸”作用消逝后,其人依然如故,又回到原点,产生失落的心理更为严重,更难承受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压力。因此,笔者以为对“夸夸群”中所有赞美动听之词,一听了之,短暂的快乐舒畅后,千万不能当真,更不能迷信,坠入其中。过度迷恋虚拟虚幻的夸赞,可能会变得更加虚荣和浮躁,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迷失自我。相当年,那些声名鹊起的少年科技大学生,曾被誉为超级”神童”,每天都被赞扬和鲜花簇拥着。然而,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夸赞和鲜花不见了,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中个别人便承受不起。这都是为过度吹拍听累,为肆意捧杀所害。

现在“夸夸群”仅限在大学生中流行,估计很快也会在社会上风行,或许今后不论你在群里说什么,都会被人围起来夸奖一番。但笔者以为,感受一番温暖,享受一下快乐未尝不可,但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过于追捧,也不用过于排斥,带着娱乐的心理去体验就好,尽可“一笑而过,不必当真”。

湛江日报 李湘东(霞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