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

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1)

上期为您讲述了杨业归宋前的事迹。归宋后的杨业在对辽战争中的表现如何?杨业真的死在金沙滩了吗?害死杨业的究竟是不是潘仁美?本期将为您继续讲述。

雁门大捷

归降大宋后,杨业被改回了杨姓。

此前没有提到的是,杨业在北汉时因为作战英勇被刘钧赐以刘姓,并按照自己儿子们的姓名为他取名“刘继业”,以示重视。

赵光义不仅改回了他的姓,还将他名字中的“继”字也一并移除。直到这时,他才成了名副其实的杨业。

攻灭北汉后,赵光义留下杨业镇守,旋即领兵进攻辽国,结果在高梁河惨败,狼狈逃回汴京。

战败后的赵光义也知道辽国一定会趁机南下,于是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其中命潘美和杨业驻守在两国的西部边境上防备辽军。

其后辽景宗耶律贤果然发兵南侵,辽国大军十万气势汹汹地朝雁门关杀来。

此时杨业与潘美驻守雁门,兵力与辽军相比呈现劣势。但雁门关自古就是险关,它位于雁门山中,道路狭窄,易守难攻,宋军得以凭借天险与辽军相持。

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2)

雁门关

在北汉长期以弱敌强的杨业此时发挥了自己的奇袭特长,他与潘美进行了成功的配合:潘美带领大部队正面拒敌,杨业则与上次夜袭宋营一样,带领数百人走小路绕到辽军身后,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

辽军正在集中精力攻关,却完全想不到身后会有军队袭击,一时间乱作一团,关内宋军此时也一齐杀出,在两面夹击之下,辽军全面崩溃。

此战中辽军的节度使,耶律贤的驸马萧咄李被杀,马步军都指挥使李崇诲被生擒。

因为杨业和潘美在此战中的优异表现,二人均受到嘉奖和提拔。此战更是让契丹人见识到了杨业的骁勇,从此以后契丹士兵只要看到杨业部队的旗帜便会掉头逃走。

杨业身为降将立下如此战功,又受到皇帝嘉奖,这引得一些将领十分嫉妒,于是他们纷纷向赵广义写举报信诬告杨业。

这其中有没有潘美不得而知,但即便有,潘美也是众将领其中之一。如果潘美在其中的话,这应该是他第一次陷害杨业。

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3)

潘美影视形象

但这些诬告信没有动摇赵光义对杨业的信任,他反倒将这些信件都交给了杨业本人。

但杨业的降将身份和他所受到的嫉妒,却仍旧成为造成日后悲剧的重要因素。


雍熙之误

都只为宋王爷五台山还愿,潘仁美诓圣驾来到北番。你的父强宋王双龙赴宴,某弟兄全上阵赴会在沙滩。某大哥替宋王席前殉难;某二哥短箭下死得惨然;某三哥被马踏尸如泥烂;某五弟弃红尘削发深山;某六弟掌帅印三关征战;某七弟被潘洪射死高竿;……某本是杨四郎把姓名改换,得攀你贤公主前世有缘,也事出偶然!

这是京剧《四郎探母》当中的选段,讲述的是杨老令公与七个儿子在金沙滩的遭遇。

故事中,潘仁美暗中与辽国天庆王勾结,诓骗宋太宗赵光义来到金沙滩上参加“双龙宴”,杨家将们察觉了阴谋暗中保护宋王,结果兄弟四人战死,老令公也在遭到包围后怒撞李陵碑殉国。

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4)

京剧《李陵碑》

这几乎是一个完全杜撰的故事。封建王朝禁止将现任皇帝之外的其他人呼作皇上,因此戏曲中只能将故事中的皇帝降格为王。而天庆王这个人是不存在的,非要找原型的话,可能应该是对应辽景宗耶律贤,但他和赵光义从来没有见过面。

历史上导致杨业殉国的这场战争,发起人其实是赵光义。

耶律贤在雁门之战不久便病故了,他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史称辽圣宗,由他的母亲太后萧绰临朝听政。

此时的耶律隆绪十二岁,萧绰三十岁。

孤儿寡母执掌朝政,像极了陈桥兵变前的后周。

赵光义心动了,他决定像他哥哥那样,再从一对母子手中夺过一个政权。

或许他也没打算攻破辽国,但至少要抢回燕云十六州。

于是不久后,赵光义再度集结大军,分三路北上攻辽。

但赵光义打错了如意算盘,这个寡妇确实很年轻也很漂亮,却并不是一个好欺负的未亡人。

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5)

唐嫣饰演的萧太后

临朝不久,他就压制住了一切反对势力,牢牢掌控了朝政。

而她重用的耶律休哥,正是当年打得赵光义不得不坐上驴车跑路,导致他被后世网友讥讽为“高梁河车神”的那个人。

而休哥同样精于政治,他在辽国边境上治军严谨,宽以待民,使饱受战争创伤的幽州一带迅速安定,也提高了辽国在边境汉民心中的声望。

可以说此时无论是辽国的朝堂还是边境都十分稳定,甚至要好于耶律贤在位时期。

选在这时候发动战争,本就是一个错误。


殒命陈家谷

战争一开始,宋军连战连捷。三路军队都有所斩获,而潘美和杨业所在的西路军更是连克四州。

萧太后迅速反应,她调集几支早已布置在边境的几支军队快速集结,自己则带着儿子亲率大军赶赴前线应援。

几战之后,宋军便开始溃败,接着中路和东路军全线溃退,只剩下了潘美和杨业率领的西路军。

辽军全面反扑,十多万敌军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此时西路军却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将已攻下的四洲百姓全部迁往中原。

无论在北汉或者北宋,杨业经常要面对这种以少敌多的状况,关键时刻总是需要他力挽狂澜。

面对士气正盛的辽军,杨业仍想采取奇袭打法,先佯装撤退,将敌军引诱至埋伏地点后以强弩击之。

但此时他不是主帅,而身为主帅的潘美也无法决定。

因为这时候军队中还有另一个可以发号施令的人:监军王侁。

按照制度,监军要高于主帅,违背监军的命令,最高可以判死刑。

潘美不敢得罪王侁,选择保持沉默。而军中那些妒忌杨业已久的人则附和王侁的意见。

王侁应该同样嫉妒杨业,他不仅否定了杨业的提案,还说了一句非常难听的话:

“你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大敌当前却不肯前往阻敌,难道是有异心不成?”

身为一个降将,这句话是致命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杨业只能请命与敌人正面血战。

出发前,杨业找到潘美对他说:“此一战凶多吉少,希望将军能在这陈家谷谷口布置强弩,等我退回来的进行掩护,如若不然,我们就要全军覆了!”

杨业没有设伏,他的对手却设了伏兵。

辽军与宋军接战后便开始后撤,将杨业引入包围圈,宋军大败。杨业带领部队奋战脱身,一路后撤到陈家谷口,那里却空空如也。

原来王侁等人见到辽军诈败以为取得胜机,为抢军功争先恐后率军前往,而见到杨业败退后又开始疯狂逃命,乱作一团。

此时身为主帅的潘美完全控制不住局面,只能跟着大军一路仓皇逃离了陈家谷。

失去后援的杨业让部下逃命,无人肯走,于是众人拿起武器,果断朝着追兵杀去……

此战中除了杨业之外,其余的人几乎全部战死,包括他的儿子杨延玉。杨业受伤几十处,仍然手刃了数百名辽军,终于因为战马重伤无法行进,被辽军俘虏。

杨家将是被潘仁美害死的么(害死杨家将父子的)(6)

耶律斜珍影视形象

面对辽军主帅耶律斜轸的质问,杨业但求一死。三天后,一代骁将绝食而亡。


后续

杨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有勇有谋,行军操练都与士兵同甘共苦。西北之地气候寒冷,人们平时都要盖着毛毯,可他却只是披着一件棉衣就前去参加会议,甚至不在身边生火。他为政去繁从简,深得下属和百姓的爱戴,因此陈家谷口那些残兵才甘愿和他一同赴死。

他的死,其实是因为优秀的业绩而遭到同僚的排挤。

赵光义听闻杨业的死讯悲痛不已,他将潘美连降三级,将王侁和另一名讥讽杨业的将军开除公职。但几年后,三人都接连复任。

杨业虽死,其志尚存。

继承他遗志的,是他的儿子,杨家的二代名将杨延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