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壶的生活日记(食货志藤壶的世界)

□徐荣木

藤壶,舟山人又俗称为“触”。它是一种不起眼的海洋生物,名字叫起来陌生。圆锥形身体,脊呈灰白状,壳硬,看上去像座微型“火山”,肉质鲜美。它们大多生长在海边岩礁潮间带附近,喜聚集生活,大小不一。在千岛舟山,无论住人岛或无人岛,到处都有藤壶的身影。

我眼中的藤壶,可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平凡、坚强、奉献。

藤壶的生活日记(食货志藤壶的世界)(1)

它平凡。藤壶长相粗砺,身体底部紧紧地粘牢在岩礁或坚固物体上,顶端有掩盖天窗闭合,潮涨时,打开窗门,伸出小小的爪手,过滤海水,捕食被海水推送而来的微小生物,一旦捕获,即刻缩进壳里进餐享用,知足常乐。当藤壶听到身边的海水落潮,哗啦,哗啦之声传来,它会及时合上盖板,防范外来入侵者,静待着潮汐的归来。周而复始。

藤壶的生存几乎不受人关注,也不怎么讨人喜欢。小时候,我们去海边赶海,拣螺拾贝,都不把藤壶放在眼里。它锥状的外表,易弄伤裸脚的赶海人。你手中若没有锐利的铁铲等专用工具,根本无法把它们完好地弄下来。

许多人甚至叫不出藤壶的名字。前几年,舟山制订有关海洋保护条例,多次求证保护物种,藤壶一直被人遗忘,直到条例定稿前,征求渔民意见,有人提出漏了一个生物,就是藤壶。

临门一脚,藤壶才被踢进保护行列。

它坚强。藤壶的卵在成体壳内发育,一只藤壶孵化出来的幼虫数以万计,幼虫离巢后,在海岸边游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上会长出吸盘和一对壳来,沉入海底,期待找个理想的地方筑舍寄身。

渐渐,幼小的藤壶随着潮流涌动四处流浪,有的会遇到一处坚固的立足点,它会认真考察有关地形地貌、光照、温度、盐度、食物源等,跟人类选地段买房子一样讲究,毕竟是要住一辈子的地方。藤壶觉得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吃喝不愁,它就启用触须顶端的黏液,牢牢地将自己固定在岩礁上,筑巢安家。若地儿不理想,它会继续漂泊,游荡海洋,直到遇上心仪的栖息地。有一次,我在东海洋面上,见过一块漂浮的木板,藤壶居然也能在板上安家落户,坚强地存活下来,真是个奇迹。

藤壶的生活日记(食货志藤壶的世界)(2)

藤壶在这个硬壳宅身,自立门户,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不断地蜕变成熟,华丽转身。从此,牢牢地守着自己周边的“一亩三分地”,用一双小手辛勤地劳作,为生存而奋斗,在潮涨潮落中度过自己3至5年的短暂一生。但有的藤壶幼虫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或被其它生物吃掉,或被大浪拍死岸边,壮志未酬身先死。

大海是个动荡的世界,在众多海洋生物中,藤壶是最不畏惧海洋动荡的,海浪的冲击是它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在舟山浪岗山列岛,遇见过狂风肆虐,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来自太平洋的大浪撞击岸边后,轰隆隆,轰隆隆的巨雷声,像炮弹在身边爆炸,掀起的浪沫能窜上80多米高的山地,势不可挡。在许多生物或逃离或被巨浪击毙时,藤壶却死死地盯在岩礁上,自在从容,也许是它的生命脉动已适应海浪的节律,再大的浪头都构不成对它的威胁。

藤壶的生命力是异常顽强的,它还能用羽毛般的附肢,镶嵌在船体水线以下的底部,轻松滤食,随船漂流走四方。它甚至能依附在某些鲸鱼皮肤表层,伴着鲸鱼漂洋过海,来来往往,悠哉游哉。

潮水每天有规律地涨涨落落,涨潮时,藤壶就被海水淹没。落潮后,即闭关休息,枕着远处的潮声,美美地睡个好觉。遇上烈日高悬,海岸暑气弥漫,藤壶都不用开窗透气,心静自然凉。到了严寒季节,海岸被雪染白,朔风凛冽,寒意撩人。有鸥鸟觅食,低空巡回盘旋,一无所获,欧,欧地喊叫几声,怏怏而归,藤壶在巢中窃笑。卑微的藤壶,面对种种生存的艰难,骨子里都是倔强与从容。也许,是大海的生态环境,磨炼了它一个不屈的灵魂。

它奉献。藤壶虽因易粘附船体,影响航速,腐蚀海洋设备等原因而讨人厌,但有长处亦有不足,本是常态。

藤壶味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人称其为“来自地狱的佳肴”,并非浪得虚名。

通常,挖来的藤壶最好不进冰柜直接烹饪,敲掉壳后可爆炒、蒸蛋、汆汤,除撤点盐外,无需任何作料,保持本味,为佐餐佳肴。当然,也可以腌制、晒干,能久藏,味蕾各有千秋。

藤壶的生活日记(食货志藤壶的世界)(3)

自藤壶列入舟山海洋保护生物后,岩礁上的藤壶就有了喘息的机会,噌噌地长,岛人静待其发育成熟、个大饱满时,有序采挖加工,奉献人类。这也是海洋对人类保护它的回馈。

在海岸边,藤壶也会遇上天敌,这个天敌就是犬蛾螺。犬蛾螺身带齿舌,可钻透藤壶的硬壳,让爪子深入藤壶肉体,吃掉软体部分。藤壶身遭摧残,却无还手之力。世事无常又无奈,这让藤壶哀伤不已。

当藤壶的生命结束时,其外壳依然固定在岩礁上,这些废弃的空巢,在潮汐来临时,或成为其它微小海洋生物的庇护所,甚至被藤壶的子孙作为临时藏身处,免受强敌骚扰。

藤壶在海礁筑巢的能力之强,是惊人的。这能力来源于它体内能分泌一种黏剂液体。这种黏液,超越目前世上任何人工黏剂的强度,且耐热、快速、高效。有人告诉我,目前科研人员已仿制出这种黏合剂,被广泛运用到电子器件等精密零件黏接上,甚至被外科医生用来黏合患病者开刀的伤口,黏合皮肤,让疤痕迅速愈合,造福人类。

藤壶还是一味中药,壳可用来抑酸止痛,肉有解毒疗疮之功效。

小小藤壶,实在是了不起呀。

以物喻人,我以为藤壶身上的某些特质,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