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主场馆设计(开创面向世界的体育建筑样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的大型体育用地,紧邻北中轴(即北辰路)的东侧,与亚运会主会场东郊工人体育场相距约8km,与天安门广场距离约9km。
为满足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比赛需要,为将来举办奥运会创造条件。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提上了国家体育项目建设的议程。
1986年7月,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式竣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马国馨院士带领团队完成第十一届亚运会场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规划及设计工作。中心用地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顷,主要体育设施有体育场、英东游泳馆、体育馆、综合训练馆、训练馆、曲网球场、训练场和运动员公寓等建筑。
1990年亚运会期间,仅利用北半部的66平方公顷,此为第一期建设用地。除设立供亚运会比赛用的游泳馆(6000座)、体育馆(5748座)、田径场(20000座)、曲棍球场(2000座)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练习场馆和医务测试中心等设施,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2016年,国家奥林匹克中心被列入“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鸟瞰图 (图片来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品集)
打破禁锢的群体设计根据我国财力及战略安排,“中心”必须在一个完整的总体规划指导下,考虑远、近期结合,分期分批加以实现。尽管第一期建设只是“中心”全部建设的一部分,设施的规模和数量也很有限,但由于是亚运会成组建设的少数大型设施之一,所以必须在整体形象上表现出自身的秩序和特色。
体育中心东侧的安立路是为亚运会开发的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基本建成,结合人流的分析,把东入口作为主要入口,将田径场置于东西轴线上,其余的游泳馆、体育馆和练习馆成扇形围绕水面布置,力求打破封闭、对称的布局模式,形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有机整体。
按规划内容,第一期建设用地内还要扩建两个练习馆、游泳练习馆、室外游泳场、田径馆、运动员楼等,这些也要按要求进行规划、布局,保证将来扩建时的总体效果。本期建设的2万观众的田径场,在将来主体育场建成后改建成为4万观众的专用足球比赛场,高架平台下的空间,将来可以扩建为各类服务设施。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中心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配置模式。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同类型建筑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力图创造一种新型的配置关系。不过分强调各栋建筑物自身的独立和完整,不单纯地研究各栋建筑物孤立的形态美,而更多地注意建筑群体的组合关系,希望通过建筑彼此之间的联系、围合和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群体,用各自并不十分完整的个体,组成比较完整的群体。
建筑物的尺度和轮廓线的处理,是群体设计的重要内容。沿弧形布置的游泳馆和综合体育馆是组群中的关键建筑,为打破大跨建筑的厚重体量感,塔筒的高度分别为70m和60m,增加了建筑物的局部高度,形成了高耸并有明显起伏的轮廓线,形象比较活泼,充分展示了作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凹曲线屋顶的风采。
当从主要入口进入时,人们可以看到呈扇形排列的游泳馆、综合体育馆、球类练习馆,它们本身的平面形状都比较简单,但通过弧形布置,围合成了互相关联的群体。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图片来源:《北京十大建筑设计》)
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根据北京市有关高度控制的规定,北辰路东红线以东200m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30m以下,由此控制线到原北中东街红线以东200m范围内控制在45m以下,由此以东控制在60m以下。由于场区三面都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规定“中心”在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机动车出入口要和周围城市道路的交叉口相对。
体育竞赛的规划和体育工艺设计对“中心”的规划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要求,必须充分满足。此外,还必须处理好与城市及相关设施的关系,要解决包括运动员、观众、贵宾的不同使用要求及合理的功能分区。
为了使大量的集中人流、车流在短时间内安全、有秩序地汇聚和疏散,使运动员、观众、贵宾和工作人员的动线明确区分,采取了人、车分流的原则。设置了车行路和步行路两个系统,场区的外环路是主要的车行系统,贵宾、记者、运动员和有组织的观众的车辆,沿主要车行路进入各自专用的停车场,并在这里下车,将车流转换为步行人流。在建筑物围合起来的空间及人工水面的周围,则为完全的步行区。在人、车流交叉,或不同的人流需要进一步加以区分的地段,则在剖面上利用不同标高的出入口、地道或高架桥,甚至采用专门的通行路线加以解决。为了使残疾人能方便地使用体育设施参加比赛和观看,在必要的地段创造无障碍的通行环境及增加有关的附属设施来满足这一需要。
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建筑体育建筑和体育一样,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国际交流最频繁、最为活跃的场所。体育中心是为1990年的亚运会服务,它还将长期存在并为奥运会服务,因此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应具有中国建筑的特有魅力。
几个馆的个体处理上,在多方案反复比较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领导和专家、技术人员的推敲和审定,采用了凹曲形坡屋顶,它本身具有强烈的东方特色,但在形式上又结合各馆的特点有所创新,而不是传统屋顶形式的简单重复。在类似悬山的屋顶上,又突出了一片类似庑殿的附加部分,使尺度巨大的屋顶轮廓更有起伏、变化,使两个主馆在手法上一致但又有区别。球类练习馆的单坡屋顶交错布置,但因本期工程只建一个馆,面目未全显现。屋面采用银灰色复合钢板,希望给人以明快、清新的感觉。
在建筑物的细部处理,则更多地将传统构件通过变形、隐喻加以使用,使人联想到中国建筑的常见特征。如各馆檐口下露明的网架节点上杆件形成的三角形外轮廓,让人联想起斗拱;高耸的塔筒外侧向内收分以及它与斜拉索、与屋脊形成的起伏轮廓,酷似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侧角与屋脊的起翘 檐口和屋脊的森红色金属构件让人联想到传统建筑的某些色彩,建筑的平台和多层台基,使人想到传统建筑的常用做法等。总之,通过城市、总体、个体直到细部的各种处理方法,希望能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上做出一些探索。
- 体育馆
体育馆位于奥体中心北侧,是奥体中心场馆群重要的体育建筑,体育馆建筑总面积达324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300人。建筑立面造型与结构设计紧密配合进行,屋盖部分结合建筑造型,采用了斜拉双曲面组合网壳,体育馆的下部立面的处理手法简洁明快,用浅色的喷涂墙面和深色门窗框、蓝灰色反射玻璃形成大面积的虚实对比。
体育馆的南入口休息厅轻巧的网架与蓝灰色的反射玻璃,在后部庞大的建筑实体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而入口处的红色网架及上部的银灰色雨水管又在蓝灰色玻璃的衬托下十分鲜明,两侧山墙用圆形窗和人字形檐口窗改善了实墙的比例,使立面与众不同,独具个性。
体育馆(图片来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品集)
- 游泳馆
位于奥体中心北侧,总建筑面积达39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000余人。设有标准游泳比赛用池,承担各种水上项目比赛和文艺演出。整体造型与体育馆相似,改变了其屋檐下建筑的体量,建筑向前延伸出玻璃盒子样式的主入口。
游泳馆(图片来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品集)
注重绿色发展的理念绿化设计是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在“中心”的环境设计中,力求使这个地区成为开放的体育公园,以满足除比赛以外的其它训练、群众体育活动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众活动的需要。“中心”的绿化及水面约占总用地的38.8%,如果再加上比赛、练习场地的草坪和停车场上的绿化,将接近50%左右。
在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院的合作下,结合城市的绿化规划,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区别对待,紧紧抓住时代感和体育公园的特点,通过大色块、大面积的简洁处理,规整式与自由式布局相结合,创造场区绿化的特色,形成绿化环抱的花园式体育中心。
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召开,一座气势恢弘的现代化体育城,耸立在北京的北郊,奥体中心一夜之间名扬四海,成为体育、运动、时尚和前卫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就是从亚运会开始,一步步地走进了2008年奥运会。
参考资料
[1]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十大建筑设计[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http://www.sport.gov.cn/atzx/n5461/c658608/content.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