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航天英雄名单:逐梦苍穹踏星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杜守雨 李晓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历年航天英雄名单:逐梦苍穹踏星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历年航天英雄名单:逐梦苍穹踏星海

历年航天英雄名单:逐梦苍穹踏星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杜守雨 李晓军

太空,人类梦想的沃土。

载人航天,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14名中国航天员“为国出征叩苍穹”。

这些飞天之路的攀登者中,有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航天员。

他3次入选飞行任务乘组,3次入选备份航天员。2021年,57岁的他第三次飞天,成为我国首位太空驻留突破100天的航天员。

他是聂海胜,一位从湖北枣阳农家走出的“飞天英雄”。

7月27日,聂海胜被授予“八一勋章”。

在苦难中成长

童年的艰苦经历和在艰苦环境里养成的性格,是我终身的财富,这笔财富是无价之宝。——聂海胜

自古英雄多磨难。

1964年,聂海胜出生在枣阳市杨垱镇凡庄村。

聂海胜出生时,父母已经生了5个女儿。

父亲聂云华是村里的生产队长,性格耿直、能吃苦。小时候,聂海胜帮家里放牛、插秧、捡麦子,样样都做、有模有样。

聂海胜8岁才上小学。在同学眼中,他学习刻苦、聪明随和。同村的肖居成至今还记得,“海胜和大家相处融洽,总是笑呵呵的。”

在老师和校领导的帮助下,聂海胜咬牙读到了初中。

初二的一天,母亲捎来口信,说父亲胃疼得厉害,聂海胜撒腿就往家里跑。

等他到家时,父亲已撒手人寰,这让本就艰难的家境雪上加霜。

初三那年,聂海胜接连一个星期没上学,在家干农活。这可急坏了班主任赵心安和校长杜本武。一天晚上,他们冒雨来到聂海胜家中劝说。第二天,聂海胜回到了课堂。

1981年,聂海胜以孙寨中学第一名被选拔到杨垱镇中学,并顺利考上枣阳一中。

放牛娃“冲上云霄”

你定多高的目标,就可能会实现多高的目标。只要你的目标定得现实,目标的背后是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拼搏,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你的目标靠近。

——聂海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枣阳一中的宿舍还是“大通铺”。

“上下两层,人和人之间隔得近,呼吸声都听得到。”杨垱镇徐寨中学教师王志向,是聂海胜的高中同学。他回忆,一天半夜,上铺的木板“轰”的一声塌了下来,下铺一片狼藉。

“哎呀,下铺好像是海胜,赶紧看看!”一位同学喊道。

王志向爬起来一看,发现床铺是空的。原来,聂海胜还在教室学习。

肖居成说,学习之余,聂海胜还喜欢跑步打球,身体素质特别好。

从小,聂海胜就有个“飞行员梦”。上高中时,他还向同学透露过想考军校、参军。

1982年秋,空军某部到枣阳一中招飞行员。聂海胜成功入选,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学习。

去报到的火车上,部队给每人发了半斤糖果。聂海胜说:“我带着甜蜜走向部队,是部队让我这个苦孩子,有了光明的前途。”

在飞行学院,聂海胜成为同批第一个放单飞行的学员。

34岁,从零起步

如果你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你就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直在身后推动着自己。——聂海胜

宝剑锋从磨砺出。

“我在这已飞了几个小时,全部是特技动作,荷载很大,相当于四五个人压在身上,若不穿抗荷服,就会出现黑视……”

7月22日,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采访,王志向从文件袋里拿出珍藏已久的一封信。

参军第二年,聂海胜给高中好友王志向写来这封信。让王志向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海胜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1996年,我国在全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聂海胜第一时间报名,并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体重超了,妻子为他制订饮食计划;英语不好,女儿给爸爸当“辅导员”。

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经过层层选拔,34岁的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如果说飞行员是“千里挑一”,那么航天员无疑是“万里挑一”。

航天员的每一项训练,都是挑战自我极限。

为啃下40多万字的飞船飞行操作手册,他几乎没有出门逛过街,没在夜里12点前睡过觉;在模拟舱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反复读仪表、按旋钮、操作仪器;开着灯练熟了,他就把灯关了摸黑练,直到所有动作成为肌肉记忆。在常规训练之外,他总要加练两三个小时。

练跳伞,他8天完成了一个月的训练任务;

练失重,连国外的助理教练都难以耐受,他镇定自若……

常人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训练,聂海胜全部挺过来了。

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

那一次,他拥抱着太空归来的杨利伟,激动得眼泛泪光。

他明白,自己的航天梦也不远了。

三驭神舟征太空

只要祖国需要、任务需要,我们随时会以最佳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履行使命。

——聂海胜

100米、50米、10米……2021年9月17日13时20分左右,返回舱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下降。

在湖北枣阳,看到哥哥聂海胜出舱后表情轻松、挥手致意,电视机前的聂新胜长出一口气。

“看到哥哥安全着陆,心才能放到肚子里。”7月22日,聂新胜对来访的记者说。

聂新胜比聂海胜小13岁。走进聂新胜家,客厅显眼处挂着“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

聂新胜说:“最紧张的,还是哥哥第一次飞天。”

在“神六”航天员选拔的关键阶段,母亲突发疾病,聂海胜心急如焚,组织特批他回老家探望。

聂新胜拉着哥哥的手说:“哥,你放心地回吧,家里有我在。你尽忠,我尽孝!”

那次选拔,聂海胜在单项考核中拿下难得一见的满分。最终,他以优异成绩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乘组。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20小时,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近10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聂海胜终于圆梦太空。

2013年4月,聂海胜和张晓光、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乘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带领两位战友出征太空。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聂海胜三度飞天。

“成为航天员的20多年间,如何保持最佳状态?”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

聂海胜的回答坚定而执着:“时刻准备接受祖国挑选,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条。只要祖国需要、任务需要,我们随时会以最佳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履行使命。”

“一心只为飞行,一生只为飞行。”聂海胜说,“我有幸执行了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和成绩,每一次执行完任务,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能让沉甸甸的成绩和荣誉停止自己的步伐,更不能因年龄的增长而放松了标准、放弃了追求,要把这些变成更大的动力和奋斗激情。”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