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他似乎就是为《史记》而生。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他“少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汉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筰、昆明,还报命。”扎实的家学,丰富的经历,为他继承父命,写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1)

司马迁塑像

他父亲逝世三年后,司马迁如愿以偿,当了太史令,这为他博览石室金匮之书,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于是他便整百家之不齐,开始了《史记》的写作。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2)

话剧《司马迁》剧照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西汉天汉二年(前99),汉将李陵出征匈奴,兵败而降。司马迁为其辩护,汉武帝拟以犯上罪将其下狱处死。按汉代当时刑法,用钱赎或处以腐刑可免一死。此时司马迁一无钱,二无亲友相助,为了完成著《史记》之大业,他自请腐刑,忍辱含垢,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以本纪、表、书、列传、世家五种体例相结合的形式,以大约十八年的时间,以五十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记述了中国上自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司马迁的伟大之处,第一,他创造性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通史,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开山人物。他写的《史记》也成为以后各代史书仿效的楷模。第二,他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态度为后人树立了典范。第三,他创造了纪传体历史学,同时也创造了纪传文学,并把散文的写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后人尊其为“史圣”;鲁迅先生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郭沫若先生赞司马迁“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3)

史记

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史记》才由其外孙杨恽公诸于世。

西晋永嘉四年(310),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在古夏阳县城(即今之芝川故城)南的高岗上为司马迁修建石室,立碑树桓,这便是司马迁祠墓的滥觞。后经宋、金、元、明、清修葺扩建,遂成目前规模。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4)

司马迁祠

应当指出的是,历代司马迁墓的修建,均由原芝川城人出资出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修,是在清康熙七年到十三年(1668—1674),他们以七年时间,跨沟建桥运土,填沟壑,扩展并砖裹殿前高台,砌九十九级台阶,建牌坊,修殿宇,为保护史公祠墓作出了卓越贡献。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5)

司马迁墓

1956年司马迁祠墓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县(市)有关部门接管了其保护工作。1979年至1984年迁建了三座元代庙宇和宋代的河渎碑,1987年至1988年对其北护坡进行了加固。2010年至2014年,在祠下新建了祭祀广场,树起了十二本纪大型石雕像,铸塑了司马迁大型青铜像。目前,司马迁祠墓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赏析(秦汉流光司马迁著史记)(6)

祭祀广场

©=作者:郭德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