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

作者:404,虹摄库尔斯克

自古以来,步兵就是战争中的最基础的单位,抛开战术策略因素之外,加强军队战斗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强单兵武器的性能了。

随着前装火枪击破了步兵方阵和骑兵,后装枪械又击败了前装枪,随后出现的加特林转管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则彻底把步兵集体冲锋的人海战术变成了历史。

“火力即正义”的戏言也不是没有其道理,增强单位火力,在战场上确实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当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还在使用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栓动步枪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一支部队开始批量列装在当时还非常先进的半自动步枪,这就是少帅张学良手中的东北军。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

图片:装备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的中国东北军士兵。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2)

图片:中国人最熟悉的半自动步枪就是解放军的56式半自动步枪,想想手握“56半”的解放军战士是多么地让敌人胆寒。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东北军就已经批量装备半自动步枪。

19世纪末,尽管此时步枪比起它诞生的时候已经有天壤之别,旋转后拉枪机、杠杆枪机和弹匣使单兵火力变成几个世纪的老前辈根本无法企及的。

但此时步枪仍是手动操作的,需要射手纯手动完成“装弹-闭锁-射击-解锁-抛壳-复填”一整套流程,费时费力。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3)

图片:小鬼子的“三八大盖”是典型的开一枪拉一下枪栓的步枪。

此时也诞生了早期的全自动的机枪,就有人提出以机枪的自动原理用于步枪的设计上,设计出一支介于机枪和手动步枪之间的枪械,增强步兵单兵火力。

由于对于还算轻便的步枪来说,全自动射击会变得很难控制,并且射手在惊慌之中很可能一下把扳机扣到底不放,造成无必要的弹药浪费,就诞生了半自动的概念:扣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自动机构完成抛壳和装填,射手需要抬起手之后再扣下才能发射下一发子弹,因此早年也被称作“自动装填步枪”。

现在广泛认可的最早的真正的半自动步枪是德国枪匠斐迪南-曼里契发明的M1885型,随后也演变成了91型、93型和95型。但是这些设计并不成功,完全没有曼里契本人制造的手动步枪出名。

曼里契先生于1904年逝世,他的半自动步枪也没得到任何人的赏识。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4)

图片:曼里契M1885型半自动步枪:目前公认最早的半自动步枪。

随后也有很多人设计出了半自动步枪,比如意大利人在1900年推出的塞尔-瑞哥提半自动步枪和1908年墨西哥将军孟觉更发明步枪。前者设计缺陷严重没有被军队相中,后者作为第一支被军队使用的半自动步枪,但由于设计不成熟仍有各种问题,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试验装备的部队叫苦连连,最后无奈只能收回。

一战中德军航空侦察员发现,半自动步枪作为机组人员随身武装效果还算不错,直到真正的航空机枪诞生之前,这支不成熟的半自动步枪成为了当时德国空军的主要空中火力。这些早期的半自动步枪均饱受设计缺陷和可靠性问题所困扰,并且价格高昂,都没有推广开始用,更别谈大量列装军队了。

但是说到第一种成功的半自动步枪大量列装军队,我相信很多人认为这是二战开始之后的事情了,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会是美军的M1伽兰德步枪或者德军的G43半自动步枪。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5)

图片:美国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二战中的明星武器,这是该枪的半自动机构运动示意图。

其实不然,早在1930年,中国大地还在军阀混战期间,就有势力开始引进列装当时最先进的半自动步枪: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

ZH-29这把枪是何方神圣呢?

它的设计师是捷克布鲁诺兵工厂的伊曼纽尔·哈力克,这位仁兄也是大名鼎鼎的“捷克式轻机枪”ZB-26的设计师。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6)

图片:在中国名声大噪的ZB-26“捷克式”轻机枪。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东北的张作霖军阀的部队需要一种可以进行半自动射击,轻便,射击精度高的半自动步枪,于是东北军委托伊曼纽尔·哈力克负责在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市的布尔诺国营兵工厂研制ZH-29半自动步枪。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7)

图片:草莽出身的大帅张作霖对部队火力的要求还是很看重的,也是他提出要换装新型的半自动步枪。

所以说,该枪的研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帅张作霖的需求,因此也可以看成是一把中国订制版枪械。尽管该枪也被送到南美洲、非洲、亚洲等地进行测试和推广,并装备了埃塞俄比亚和泰国等国家军队。但主要的启动用户还是中国的东北军。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8)

图片:一张老照片中的ZH-29半自动步枪,可能拍摄于埃塞俄比亚。

ZH-29半自动步枪口径7.92毫米,使用7.92x57 毫米毛瑟弹,长1150毫米,枪管长545毫米,重4.5千克,有多种弹匣可供使用,分别是5发、10发、25发弹匣,亦可用20发的ZB-26“捷克式”轻机枪弹匣和30发的ZB-33机枪弹匣,所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火力压制武器。

该枪还能够装刺刀,可以装捷克的vz.24刺刀或德国的“屠夫”式刺刀。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9)

图片:ZH-29半自动步枪,外形在当年非常先进。

该枪在1929到1938年间低速生产,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就停产。

该枪制作精良,但是生产成本高且在恶劣环境下不可靠,并且应用了一些在当时看来是较为新潮的设计(比如双动扳机),要求使用者有较高的素质,因此在当时的欧洲并不受欢迎,德军获得后也并没有重视。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0)

图片:德军士兵试射ZH-29半自动步枪,可见安装有25发弹匣,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压制火力。习惯于精度射击的德军对此并不感冒,但喜欢倾泻火力的美军却在战争中使用了类似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获得了更好的火力保障。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1)

图片:捷克军队士兵使用ZH-29半自动步枪,此时使用5发弹匣。

我们把目光从欧洲转向中国。

当时的中国东北军是一支装备现代化军队,坦克、飞机、大炮一样不缺,当然步枪也是最新型的。

ZH-29半自动步枪研制成功后,捷克很快就交付了了第一批约150支使用7.92x57毫米毛瑟短步枪弹的ZH-29步枪给东北军。可惜张大师已经在1928年的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这些先进的步枪统统被少帅张学良的警卫部队——张学良卫队旅(现代有人称其为少帅亲卫队)接收。捷克人后来陆陆续续交付给东北军510支ZH-29半自动步枪。张少帅本来想继承父亲遗志,仿制并批量生产这种先进步枪,但很快“9.18事变”爆发了,仿制的事情也就是少帅说说了事,没有了下文。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2)

图片:张学良亲卫队士兵使用装填10发弹匣的ZH-29半自动步枪。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3)

图片:东北军是当时装备非常精良的一支部队,装备有英国MK.A惠比特 犬式中型坦克和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

不过,东北军的使用给ZH-29半自动步枪打响了广告。中国的各个势力先后向捷克订货,共有上万支该型枪械陆陆续续来到中国,列装到各个军阀的部队。

尽管该型枪械仍然存在结构复杂、重量大的问题,但故障率和可靠性比以往的产品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可接受的范围,再加上捷克造军火一贯的高品质,这种制作精良且昂贵的半自动步枪赢得了中国广大官兵的青睐。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4)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5)

图片:被称作“少帅亲卫队”的张学良卫队旅官兵肩背先进的ZH-29半自动步枪,注意其独特的筒型军帽,据说这种帽子后来被在东北活动的朝鲜抗日武装所吸收,最后成为现代经典的朝军军帽。

当然,这些亲卫队的战绩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些先进的枪械并没有在战场上打过一枪,就随着“918事变”和不抵抗的命令一起,和少帅一起撤回了关内。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6)

图片:少帅带着他的卫队回到了关内,而将当年张大帅所重视的大量武器装备留给了日本人。

好在这些枪还掌握在少帅身边的亲卫队手中,能够一起撤离,而东北军大量的枪支弹药、飞机坦克却统统留在库房中等待着日本人的接收。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7)

图片:这些东北军的战机连帆布都没有掀开就在机库中等着日本人缴获。

随着抗战的深入,ZH-29半自动步枪终于能够上战场了。

除了东北军外,此时其他军队,比如36、87、88师等德械师主力部队也装备有这种步枪,并作为步兵班长的制式装备。

在战斗中,日本人也缴获了一些ZH-29步枪。在日本人对这些捷克造产品的精细程度感到惊讶的同时,日本东京电气工业公司把这些枪加以改装,使其可以使用日本的6.5毫米三八式步枪弹,并加以仿制。

可惜由于日本的军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程度上,仿制出来的产品在精度和可靠性上并不达标,遂作罢。至今,北美民间枪械交易中出现的ZH-29半自动步枪,都是日本缴获后又被美军缴获的,该枪至今在北美都有一定数量的流通。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8)

图片:抗战中的中国士兵,右图就是一名肩抗ZH-29半自动步枪的中国士兵。

战后,这种ZH-29半自动步枪成为了枪械收藏界的宠儿。

美国民间市场上的一把比较少见的日本版6.5mm口径ZH-29步枪,拍卖成交价高达3.8万美元,普通版ZH-29也能卖出1万美元以上的价格,这个数字在半自动步枪里可不是个小数字。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19)

图片:ZH-29半自动步枪结构。

笔者本人也接触过ZH-29这把枪,确实被这80年前的做工吓坏了。

该枪的枪械机构运作流畅,内部零件竟然被抛光处理到一点加工的车痕都没有。要知道,至今国内外很多枪械的内部零件上仍会留下加工的痕迹,这把枪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啊!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20)

图片: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收藏的ZH-29半自动步枪(下),与我国现役的03式步枪做对比(图片由八号坦克同学提供)

最后,想再说一个题外话,回到刚才说到的中国人最熟悉的“56半”半自动步枪。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士兵普遍使用“56半”,而印度士兵则使用二战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就是那种手动单发步枪,虽然射速也比较快,但在面对中国“56半”以及“56冲”(中国版AK-47)倾斜出来的火力下,印度人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形成了枪械代差式的碾压。

所以说,装备ZH-29半自动步枪的东北军没有能够发挥好手中先进枪械的威力,而手握“56半”半自动步枪的解放军战士,却让侵略者胆战心惊,这种半自动步枪也成为了中国战士在国际上独特的形象!

少帅张学良手枪(少帅张学良卫队列装最新半自动步枪)(21)

图片:手持“56半”半自动步枪的中国边防军队与印度人对峙。与印度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打一发拉一下枪栓相比,“56半”做到了“不服就给你一梭子”,近距离更具火力优势,更不要说中国人还有“56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