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论中利润来源的观点(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与影响一)

《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与影响》一

一.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

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在人类实行商品交换的初期,那时的商品还比较简单,劳动者一般都可以自己生产,如果商品的销售价格太贵还不如自己生产划算那么劳动者就会选择自己去生产,这时资本如果想要获得利润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就在于有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后生产同样的商品就可以节约一定数量的劳动工时,就可以把这些节约下来的劳动者的工资变成资本的利润即资本利得。

比如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初期,那时人类只能够生产石制、木制或骨制工具,生产陶器等简单的商品。人类刚刚生产陶器时是用手捏的,假如这个时候有一个作坊采用转轮来制作陶器,那么他的产量和质量肯定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如果他还按照原来的产量和价格来生产并且销售陶器就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工匠了,这些节约下来的工匠的薪酬就成为他的利润,也就是省钱得钱节约归己的意思,所以资本不是当代才有只不过古代没有工业也就没有工业资本,只能够算是作坊资本。

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的原因就在于当今社会商品生产的高投入性、复杂性、高科技性,已经没有办法计算和劳动者自己手工生产相比较提高了多少劳动生产率,甚至是绝大多数的商品劳动者已经没有能力和条件自己去生产了,比如手机、汽车、飞机等,甚至还有可能上下游企业都不知道对方是怎样生产的,因此对于劳动者来说付给资本一定的利润让资本帮忙一起生产比自己单独干划算更具有可行性,这就是当代资本获利基本的原因、原理,对于资本来说也就是帮别人忙需要好处费的意思,这就象请人帮忙接孩子放学一样偶尔一次可以,假如是长期的恐怕就要说经济利益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从经济的角度看就是如果有比较与参考物的话效率是商机,如果没有比较与参考物的话别人不会只有自己会同样的也是商机,故资本获利的原理从古至今经历了这样两个发展阶段。产生这种情况正是因为人类将科技进步引进到生产当中,科技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懂。

货币的功能有许多,可以用于教育、医疗,也可以用于储藏财富与消费等,当把货币用于投资作为产生利润的手段与方法时就成为了货币资本,当然技术、资源、声望、规模等也可以作为产生利润的资本。

从本质上说劳动者之间之所以是劳动交换劳动而并不能够为相互带来额外的利益就在于一般说来普通劳动者拥有的条件或技能大家都有都会,当然不会平白无故的多给钱,只能够等价交换劳动与商品,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拥有的本事或条件越多越独特就能够为自己带来越多的利益,因此许多企业热衷于搞高科技,因为会高科技的企业或个人更少,能够为当事人带来更快更多的利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企业总是希望尽量从事高附加值商品的生产,这能够为企业带来高于平均利润率的利润,高科技因而就是价值投资当中的一种,即价值投资就是比普通投资具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

除了利用提高效率、能力获利以外资本获利的途径还有许多,如利用供需规律;利用预期或各种策略;利用规模;利用共享等,不过这些方法要不是持续的时间短,要不就是作用有限,或者是风险很大,或者是机会难以把握等,只有前述的两种获利原理相对来说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与可靠性。

可以说资本获得利益的原理与途径存在于企业的供产销、管理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属于全覆盖。其实不单单是企业,就是国家、个人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都会利用这些原理来获得各种利益,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就好。根据个人的推测最迟不过春秋战国时期这些资本获利的方法、原理以及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模式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当中就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二.资本的平均利润率是怎样产生的?

资本获利的原理有了那么商品获利的水平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下面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今时代是一个资本过剩的时代,瓜分利润的资本越多每一份资本获得的利益就越小,那么是不是每一份资本最后只能够分一点面包渣甚至是无利可图?当然不是,其一资本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一般说来也是一项繁重的体力与脑力劳动,当然应该获得一定的收益。其二资本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一定的风险,可能盈利也有可能赔本,有风险当然就需要获取一定的收益。其三资本赚的就是一个本钱,有这个本就能够赚这个钱,没有这个本就赚不了这个钱。

那么资本获利水平是怎样产生的?古董拍卖是出价最高的买家获得所有权,而工程招标则是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出价最低的获得施工权。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消费者也不知道购买的商品生产成本是多少,生产者赚没赚钱,赚了多少钱。消费者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市场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就是将商品的生产权、销售权交给了最价廉物美的生产企业,也就是相当于在工程招标了,所以整个社会资本对于前面三项付出然后获得收益的期望值决定了资本的最低平均获利水平。

不过整个社会大多数的生产资本如果都是采用自有资本要比整个社会的大多数生产资本都是采用借贷资本的平均获利水平要高,毕竟借鸡生蛋减少了投资的风险,因此贷款加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极大的刺激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容易造成生产过剩。长期来看如果经济平稳运行这个资本最低平均获利水平应该是比较稳定的。

具体到每个行业获利水平还是有差别的,如果需要的资本数量小,周转慢,付出的体力、脑力劳动更多则利润率就会比平均利润率高,如餐饮业。

资本总是逐利的,如果通过虚拟经济,通过商品价格的涨幅,通过银行利率、通过投机等获利的水平高于这个平均资本利得就有可能造成产业资本“脱实向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运行。

从前述当中可以看到保持整个社会资本过剩和反垄断是将资本利得压至最低水平的基本条件。

资本如果失去利得或者是利得太少就会失去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于是商品产量减少形成通货膨胀,商品价格变贵或者是商品的品质下降,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也跟着下降。现代社会无论是工业化生产,教育、文化艺术、商业、医疗还是提供能源、科研、通信、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光靠普通劳动者自己是无法完成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这并不利于强国富民,因此为了保障经济系统的高效正常运行政府和社会需要保障劳动者和资本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利益。

从资本产生利益的基本原理来看并不是劳动者越穷越好,对于资本来说消费者用得多赚得多,用得越快赚得越快,如果消费者永远存在资本则永远赚钱。

既保证商品按劳动价值进行交换,又保证资本有最低的合情、合法、合理的收益这是当今社会商品交换遵循的原则,这是和没有资本之前商品仅仅按照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相等进行交换不一样的地方,因而商品的价格就应当包括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与资本的投资价值,这是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构成的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

实际上无论是社会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需要利润,比如大家把资金存到银行里面得到一定的利息,银行再把钱投资到企业获得一定的经营收益,这就是间接的资本利得,因而资本利得会长期的存在下去,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三.商业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

商品的生产不但是存在着一个生产的环节同时还存在着一个商品交换与销售的环节。生产性资本获利的原因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商业资本获利的原理是因为提高了商品买卖的效率,就是说商品生产者自己去销售商品不如委托专业的销售机构去销售商品更节约销售成本更具有销售的效率,商业资本就是从帮助别人节约销售费用当中获得利益的,这和产业资本获利的原理是一样的。同时商业资本的介入也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了便利节约了购入成本,因而从古至今就存在着商业资本,从古至今富商巨贾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今的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更是极大的帮助企业解决了销售难销售贵的问题,极大的便利了消费者的商品购买需求,所以效率更低的主要是以铺面、集市销售商品方式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四.资本利得实现的过程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当中企业的利润是如何产生并且传导到资本手上是下面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问题。

在经济系统当中资本通过前述原理赚了钱以后立刻直接就会在经济系统当中产生三个重大的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不完美解决那么人类通过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努力将难以实现:

1.由于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劳动者会造成企业部分员工失业。

2.经济系统当中的流通交易货币会因为资本利得不断收集货币而逐步减少,最终造成经济系统交易货币逐渐枯竭。

3.由于企业减少员工造成部分劳动者失业,失业员工因为没有工作就会丧失购买力故减少了生活用品的购买,这又会造成经济系统当中另外一部分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失去了销售的对象,形成连锁反应连锁失业,从下面的探讨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经济系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货币是怎样产生与注入经济系统并且变成利润传递到资本手上的?下面是一个经济系统的基本模型:

在资本论中利润来源的观点(资本产生利润的原理与影响一)(1)

在当代只有政府有生产货币的权利,政府用这些新生产的货币向公共安全、文化艺术、教育、宣传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或国防、退休职工支付工资即向社会提供政府服务,这些政府部门的劳动者通过购买生活用品就等于是向经济系统注入了货币,否则经济系统就会因为资本不断地收集资本利得而造成经济系统货币枯竭。注入货币的数量为单位时间内居民的货币储蓄增加数量与资本利得数量。

政府提供政府服务不仅仅是整个经济系统当中货币平衡的需要也是商品平衡的需要,因为资本在整个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当中多留下了货币(即资本利得)少消费了商品,那么其他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会多余出来一部分,这部分多余的商品就需要找到消费者,生产与消费才会平衡,在经济系统当中政府“消费”就是这个购买者,原因在于企业只会生产生活用品而不会消费生活用品,这样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和普通劳动者通过购买生活用品共同完成了经济系统货币的注入与资本产生利润的过程。

在古代推动等值货币注入经济系统这一过程的动力在于资本收集资本利得以后经济系统中的货币将会变得越来越少,成为“稀有商品”,这时供需规律将会产生作用,货币升值让生产货币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引导生产要素向货币生产流动从而增加货币的供应量,而货币生产的特点就是只消费生活用品而不会生产生活用品,因而在当代就需要政府适时、适量的向经济系统注入货币。

政府向经济系统注入货币的渠道还有政府投资一些大型的基本建设,如公路、铁路、通信、能源、市政工程等,不过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关键在于不能够收费不能够盈利,必须是净支出,否则就与一般的社会企业没有什么不同了,就会造成社会部分产能过剩和失业。假如政府从银行贷款向经济系统注入货币将来就会面临还款的问题,就会减少政府支出,也会造成社会购买力部分不足。

在这个模型中没有包含税收、汇率、进出口、银行利率、规模、政策、法律、制度等变量,因为这些变量不会影响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