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骑兵团真实资料(父辈真实比电影更震撼)

长假前的最后一天,爹妈提前给自个儿放假回家了,接娃放学的艰巨任务于是又落在了我这个疲惫的中年老父亲头上。在小学门口望眼欲穿了一会儿,看见闺女活蹦乱跳地撒丫子冲我跑过来,喜悦之余开始犯琢磨——怎么把今儿晚上的亲子时光给糊弄过去?

瞅着精力旺盛的闺女我这脑袋里灵光一闪,今儿《我和我的父辈》上映,干脆给你来一顿社会主义亲情再教育,给我看电影儿去吧您!

冀中骑兵团真实资料(父辈真实比电影更震撼)(1)

作为国庆档重头戏,“国庆三部曲”系列最终章,这部影片的确没有让人失望——四个篇章的时间线从抗日战争到中国航天的起步阶段,再到中国商业社会蓬勃发展,最终落到科技强国的当下和未来,地域跨越华北平原、西北荒漠、繁华的上海和深圳,影片中的几代中国人,以他们各自的动人故事,汇聚成了一个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中国肖像。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京导演的第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冀中平原上的,用鲜血书写下新中国故事发端的骑兵团的故事。

吴京饰演的骑兵团团长马仁兴和吴磊饰演的马乘风是一对不太和睦的父子,严厉的父亲和倔强的儿子如果在和平年代,不过是一段叛逆的青春故事,而在保家卫国的战争年代,留给他们相互谅解的机会少之又少,他们的关系只能在战火和炮弹中弥合。

枪炮中开出最灿烂的野花,俊朗的少年消逝在骏马如风的飞驰之中。

吴京为“两代人”的命题找到了一个令人无法吝啬泪水的切口。

冀中骑兵团真实资料(父辈真实比电影更震撼)(2)

这个篇章的背后,是一段残酷而真实的历史。

1942年冈村宁次发动冀中大扫荡,这场长达一个多月的残酷浩劫令我军在冀中平原的多年经营损失殆尽,五万无辜群众死在日军的刺刀之下,冀中军区的战士们减员16800余人。

这是一场铜墙铁壁的“灭绝式”扫荡,一面是日军惨无人道的张狂兽性,一面是我军战士用生命掩护群众撤退的光辉人性。

当时,马仁兴率领着冀中骑兵团已经冲突了包围圈,却又在不久后重返包围圈牵制敌人,掩护群众和其他部队撤退。1200人的骑兵团,在数十天的时间里,在数万敌人围成的铜墙铁壁中反复冲杀,硬是用传统的骑兵冲击战术在先进武器装备的日军封锁线上撕开一道沁满鲜血的缺口。

最终,1200人的骑兵团在扫荡结束后只剩下不足400人,成为久久回荡在冀中平原上空的悲歌。

影片中马仁兴为了吸引日军大部队,让儿子马乘风用发报台暴露了位置,从而掩护群众撤退。群众最终获得安全的同时,马乘风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从我的爷爷那里。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总喜欢给我讲一些他听到的、看书看来的革命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曾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华北平原上。

感谢吴京在大银幕上重现了这个故事,当马仁兴、马乘风父子和冀中骑兵团的战士们站在马背上,侧耳捕捉远处日军飞机的方向时,草原上阳光耀眼,洒落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我童年心目中的英雄有了具体的形象。

冀中骑兵团真实资料(父辈真实比电影更震撼)(3)

马仁兴在最后的冲锋中脖颈被刺刀割伤,留下了一个和他儿子马乘风一模一样的伤口,同样的创伤在父子两代人的身上留下痕迹,我愿意称之为,烙印。

这大概就是《我和我的父辈》这部影片的意义——父母一辈为之奋斗终生,甚至付出生命的理想,在一个又一个篇章中,由他们的儿女完成夙愿,一个民族在这样传承的烙印中迈向明天。

影片结束之后我问我闺女最喜欢哪个段落,她说喜欢《鸭先知》,因为“里面的景色都很漂亮”。我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像镜头里一尘不染的街头。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