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四史学习)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以史为镜,擦拭初心、砥砺担当,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下推荐的图书,可助力您得“四史”学习教育。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

作者介绍:李忠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内容介绍: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综合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将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贯通,全方位多角度叙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史,系统回答了中共党史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详细阐述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作品叙述权威,立场鲜明,视角独特,生动再现了百年党史,并以此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2)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

作者介绍:罗平汉,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党史专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

内容介绍:本书系统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文化大革命”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走过的光辉历程。全书语言简洁,内容精炼,准确地把握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主要过程及其主题、主线和本质,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重大决策,以及取得的成就、得到的经验、遇到的挑战等融入叙述内容,要而不烦,同时以明白畅达的文字,在勾勒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升华。本书框架、内容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是广大读者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四史”的参考读物。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3)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识课》

作者:李忠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内容介绍:本书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遵循党的历史决议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本质和主流,把握好史实、评价、表述、口径的规范性进行编写,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介绍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等,采用大量的党史资料和文献研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有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情节,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立意新颖,是一部严肃而又活泼的党史简明读本,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有益参考。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4)

《常青之道: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

主编:甄占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 委员会委员,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

内容介绍:本书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自满、守正出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立党为公、严以修身,制度治党、常抓不懈,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七个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经验及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汇集了党的自我革命史上具有典型性的100个故事,以案传道,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揭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保鲜秘方和不竭动力,展现党的实践创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共产党人精神,启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树立正确党史观,是一本生动活泼又不失严谨的“四史”学习读物。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5)

《大道: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作者:程冠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领导科学》杂志总编助理、中国领导网执行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理论工作者,资深媒体人、知名文化学者。

内容介绍:本书对话王蒙、黄奇帆、靳诺、郑新立、杨春贵、李君如、石仲泉、陈晋、高尚全、周文彰、毕京京、庄聪生、卓泽渊、冯秋婷、宋志平等 15 位思想者,他们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回望来路,展望未来,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分析中国道路的成功之处,讲述复兴之路的奋进历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献策。中华民族何以实现和迎来三个伟大飞跃、中国为什么能、中国道路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一系列问题,都能在他们的精彩对话中找到答案。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6)

《大历史观背景下三个中国故事》

作者:张荣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成会,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师。

内容介绍:本书以史为鉴,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阐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旨在引导新时代党员干部不忘历史、不忘初心使命,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7)

《历史的轨迹》

作者介绍:崔友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内容介绍:本书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经历探索、改革和发展,正在昂首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究竟走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轨迹,本书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运用可靠详实的历史资料再现历史。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8)

《理性的选择》

作者简介:徐斌,男,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以苏为鉴、思想解放、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动力、体制改革、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十个方面,旨在分析中国道路的逻辑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面对“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将向何处去?这是中国面临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世人瞩目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条道路为什么行,这条道路究竟有什么样的普遍性和世界意义,这是本书进行深入挖掘的重要内容。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9)

《伟大的梦想》

作者简介:顾保国,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伟大梦想这一主题,从天下为公、大道之行、时代号角、梦想本质、信仰人民、天下情怀、梦在脚下、大同世界、逐梦之旅、再扬风帆等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好蓝图,这一伟大梦想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我们如何实现着伟大梦想,这是本书要系统回答的问题。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0)

《不懈的奋斗》

作者简介:董振华,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央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内容简介:本书围绕不懈奋斗这一主题,从理论品格、历史运动、艰苦奋斗、文化传统、革命文化、实践向度、改革开放、伟大梦想、奋斗目标、看家本领、良好环境、党的领导等十二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阐明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彰显奋斗的意义,明确奋斗的要求,以彻底的理论和铁一般的事实深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砥砺奋进,不懈奋斗。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1)

《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

作者:杨震林,河南省林州市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法学博士,长期专注于中国农村问题和政治 社会学、制度经济学、传播学等方面研究,先后在《人民日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软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学海》《天津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州学刊》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现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

内容介绍:本书从红旗渠建设者后人的视角,以“红旗渠三问”即“为什么要”“为什么敢”“为什么能”三个问题为主线,详细梳理了红旗渠从酝酿到决策,从上马到建成的波澜壮阔、战天斗地的过程,努力还原描摹那个 火红年代的时代背景、社会画面、建设场景、人物细节、心路历程,深刻揭示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得以建成的原因,大力讴歌红旗渠建设者的奋斗精神,集中论述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倡导每个人要认真秉持践行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新时代里建功立业、奋发有为,筑就一条属于自己的“红旗 渠”。本书既可以作为学习红旗渠精神的通俗读本,也可以为开展红旗渠研学提供有益导读和理论辅导。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2)

《可爱的中国》

作者:方志敏(1899 — 1935),江西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2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 1 月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文章。1935 年 8 月 6 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内容介绍:本书收录了方志敏同志在狱中所作的《可爱的中国》《死!》《清贫》《狱中纪实》等隽永篇章,字里行间充斥着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气概。重现了一位革命先烈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更为今日的青少年留下了一份历久弥坚的人生信念——一个大写的人,心里装着民族和国家,有追求真理的渴望和 勇气。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3)

《共和国之路》

作者:李忠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内容介绍:《共和国之路》是《共和国识别码》的姊妹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识别码”是一整套国家标识,包括共和国特定的历史、制度、道路、战略、政策以及国际地位等。本书从共和国的起步发展、改革奋进、领航轨迹、经济建设、科技之路、文化教育、社会进步、卫生事业、应急救灾、走向世界等方面精选了140多个关键词,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和界定共和国的内涵、特征、事件和成就,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70年来发展的主要成就,详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共和国 70 年来的沧桑巨变、伟大历程,使读者重温家国记忆,加深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4)

《共和国识别码》

作者:李忠杰,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内容介绍:《共和国识别码》精选了160多个关键词,涵括共和国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地标、历程、制度、法律、战略、思想等,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识别码”。通过这些“识别码”,从“标识”“界定”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回顾共和国的历程、展示共和国的形象、总结共和国的经验,从整体上描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来的基本面貌,准确地界定共和国的身份和地位。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5)

《新中国70年向世界贡献了什么”系列丛书》

《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主编:董振华,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央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本套丛书包括《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分别从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道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三个角度,全面展示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跨越到今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本套丛书对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所创造的伟大成就进行了理性分析和经验总结,深度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之要。中国道路回应了世界发展单一模式论,鼓舞了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智慧为世界提供了价值追求、发展动力和前进思路。中国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40年改变中国:经济学大家谈改革开放》

作者介绍:作者:新望,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

内容介绍:该书共分回顾与展望、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等部分,许善达等40余位经济学大家在书中紧扣“40年改变中国”这一主题,结合各位研究者、亲历者对改革开放的片段回忆或宏大叙事,从经济运行方式、发展阶段转换、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剖析了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动力等作了系统阐释。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6)

《大局:知名学者共论中国新发展》

作者:北京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内容介绍:本书汇集的是北京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举办的“新时代学习大家谈”系列学术讲座第一阶段的成果。参加“新时代学习大家谈”系列讲座的林毅夫、于鸿君、韩毓海、路风、王绍光、温铁军、强世功、潘维、陈平、尹俊等学者和专家,聚焦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方略,着眼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立足中国发展实践,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发表了他们从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力图从中提炼出有学理的新理论,努力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同时畅谈了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意义重大,为中国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7)

《强国逻辑:走向强国之路》

作者:韩庆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 11 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内容介绍: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力求从强国的总体逻辑、具体逻辑、实现逻辑、路径逻辑、政治逻辑以及强国理论和强国智慧等方面入手,系统总结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准确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从学理上进一步深入阐释新时代中国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内在历史逻辑,即强国逻辑。从学理上研究大国成为强国的强国逻辑,不仅能够为强国时代提供新的理论引领,而且有助于阐释中国道路,建构我们中国自己的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强国理论,建构中国由大国成为强国的话语体系,进而掌握国际话语权。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8)

《强国时代》

作者:韩庆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 11 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内容介绍:本书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切入,紧紧围绕“强国时代”,从历史方位论、民族复兴论、人民中心论、发展理念论、两大布局论等方面全方位探讨我国进入强国时代的依据、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强起来的根本之道,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国理论的形成逻辑与理论精髓。这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强国责任,并自觉自愿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19)

《直面时代之问》

作者:张峰,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内容介绍: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直面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用30个问答集中回答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认识问题,阐释深入浅出,内容通俗易懂,旨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向学习如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深入领会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读物。

四史学习(四史学习)(20)

《幸福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顾保国,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

内容介绍:本书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中心主题展开,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风雨历程中,同人民群众一道,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在这一壮阔历史图景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缔造者与维护者所承担的历史重任与使命担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