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为什么那么可怕(看不懂的是悲剧)

2006年,那时我还在上大学,在一个初夏的早晨,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

接通电话后,那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原来是我儿时的玩伴大海打来的电话。

通过了解,我才得知,他刚到北京,在东直门一家中餐馆打工。

于是,我们便约好中午在他所工作的那家中餐馆见面。

虽然多年未见,但是见面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我们畅聊了一个下午。

大海告诉我,他来北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后在这里有自己的餐馆,可以挣很多钱。

时间一晃四年过去了,有一天下午,大海打电话告诉我,他要回农村了,现在都快二十八了,还没结婚,父母催得紧。

于是,我便前去送他,他的行李并不多,但有一样东西却很特别,那是一盏台灯。

我问他:“为什么要携带一盏台灯?‘

大海告诉我,他回到农村后,就知道再也出不来了,他会像他的父母一样,一辈子过着平凡的生活。

但是,他如果有了这盏台灯,就可以打开它,一个人在灯光下读书,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就不会完全将自己固定在农村这块土地上。

大海突然问我:”你看过司汤达的《红与黑》吗?“

我说:“看过。”

他说:“我没看过,但我听别人讲过,就像北京是我永远够不着的外面的世界。”

他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我们很多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有时候我们拼尽力全力也只是过上了一个普通的生活。

我也不例外,但是,有一点我可能不太一样,那就是无论生活遭遇了什么,我都不会忘记诗和远方,它就是我的“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所作,它被公认为是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今天我将与你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和人性的真相。

01

出生贫穷,却不甘于平庸

主人公于连是一个乡下木匠的儿子,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没文化的粗人,靠着帮别人做木工活为生。

于连虽然长相俊美,但是他从小身体就比较羸弱,干不了重活。

于连作为底层劳动者家庭中的一员,干不了重活就会被家人嫌弃,认为他是家庭的负担。

生活在夹缝中的于连,不想重复着父亲和哥哥的命运,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上流社会,像贵族一样被别人尊重。

于是,他开始奋发读书,常常坐在轰鸣的机器旁埋头苦读。

于连常常会因为读书过于投入,听不到父亲的喊叫,而遭到了父亲的打骂。

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爱,于连变得脆弱、自卑、胆小、内向和畏畏缩缩。

面对家人苛刻的态度,于连不甘心成为弱者,他坚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出人头地,成为别人眼中的佼佼者。

于连顶着父亲的咒骂,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教会,跟着神父学习拉丁文。

为了讨得老师的欢心,于连开始巴结有权势的同学,巴结领导,巴结一切对他提拔有用的人。

于连的记忆力超乎常人,他可以把《圣经》和《新约》倒背如流。

在一次公开场合,于连当众背诵了《圣经》全文,这也让他的人生实现了逆袭,成为了市长家里的家庭教师。

于连从一个的人人都看不起的乡巴佬,一下子成为了市长家里的座上宾,人人羡慕的对象。

人就是这样,脆弱的时候一个小的挫折都会让自己泪流满面,坚强的时候又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有时候一个人的弱点也会激发你,让你产生强大的动力,成为你的优势。

红与黑为什么那么可怕(看不懂的是悲剧)(1)

02

不满现状,膨胀的野心反噬了自己的人生

于连进入市长家里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市长用来装点门面的工具,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上流社会。

每当宾朋满座的时候,他只是作为一个奢侈品出来和大家亮相,然后将他的座位安排到最后。

于连显然不满足自己眼下的社会地位,他想要和上流社会的人平起平坐。

内心强烈的欲望和膨胀的野心让于连萌生了走捷径逆袭的途径,于是,他开始接近市长的妻子瑞那夫人。

于连靠着自己英俊的外表和广博的学识最后征得了瑞那夫人的芳心,在瑞那夫人的安排下,于连进入了迎接皇帝的仪仗队,还参加了宗教典礼。

这让于连一下子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于连也如愿以偿地正式进入了上流社会。

然而,过了不久,市长就收到了一封告密信,于连与瑞那夫人的关系被曝光。

事情败露后,于连被市长赶出来家门,为了名誉,于连丢下瑞那夫人,去了巴黎,前往神学院深造。

在巴黎,于连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华,赢得了主教和其他学员的尊重,毕业后,在主教的引荐下,于连成为了当地一位侯爵的秘书。

在工作中,于连将侯爵交待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为了融入上流社会,于连还学会了各种艺术,比如:击剑、跳舞、喝酒、社交和服饰打扮等等。

于连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他无法满足成名的速度,他想要更快,于是,他把目标瞄准了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小姐。

在于连的追求下,玛蒂尔德很快与他相恋并怀孕了,侯爵也同意了他们俩的婚事。

于连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一名穷小子逆袭成为了一位贵族。

然而,于连的人生巅峰只停留了片刻时间,侯爵就收到了瑞那夫人的信,把她和于连的过去告诉了侯爵。

这封信让于连名声扫地,也让他刚刚得到的荣华富贵瞬间灰飞烟灭。

于连恼羞成怒,他买了一把手枪,找到瑞那夫人当众向她开了两枪,于连也因开枪杀人锒铛入狱。

幸运的是瑞那夫人并没有死,她枪伤好后还看望了于连,玛蒂尔德小姐也四处找人希望法官能从轻审判。

于连最后拒绝了赦免,他宁愿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意苟活,最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红与黑为什么那么可怕(看不懂的是悲剧)(2)

03

人性是复杂和多面的

读完《红与黑》,有些人说于连就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渣男,最后的结局是咎由自取。

也有人说,于连的一生是个悲剧,他一生都在反抗不公平的命运,又无法跳出阶层的限制。

我想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这本书也无法成为欧洲文学最为璀璨的艺术宝石。

其实,这本书真正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部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读懂了它就读懂了人性。

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缺点,完美无瑕,你也许只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是无法唤起我们的感情。

可是当一个真实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他身上既有我们欣赏的优点,也有我们无法忽视的缺点,常常会引发我们的共鸣。

这本书的书名叫《红与黑》,就是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面对两种颜色的选择,这两种颜色是对立的、矛盾的。

红色代表激情、奋进和鲜花,黑色代表黑暗、懦弱和阴谋,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在于连的身上,我们既看到了懦弱,也看到了坚强,既看到了自卑,也看到自信,既看到了胆小,也看到了勇敢。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说一个人就是好人或者坏人,有些学生学习不好,但他却很有爱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间地带。

在人际交往中,刚开始我们会对一个人印象超级好,他既睿智又有礼貌,既热情又有爱心,人缘好还有魅力。

但是,随着深入交往我们就会发现,他不但有自私的一面,还不敢担当,你会觉得他很虚伪,和当初认识的时候有一定的差距。

其实你也没有必要惊讶,因为这就是人性,人性是复杂和多面的,我们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线性思维去评判人性。

当我们能够习惯从多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接纳越来越多的差异性,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

最后,在我们人生奋斗的道路上,一定要记得,尽我们所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那些无法改变的现实应学会坦然地接受。

(更多文章关注于行在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