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

今年6月,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迎来了第100场演出

从北到南,跨越四季。

从2021年首演开始,

全国巡演几乎场场爆满。

所到之处开票秒罄,

一票难求。

百场《只此青绿》,

一次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

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努力,

传统文化焕发青春,

不仅“活”了起来,

“火”了起来。

以舞蹈诗剧的方式诉说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2)

许多在B站和春晚上看过片段的观众,都记住了高难度的标志性动作“青绿腰”。而当这幅长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观众们才发现,剧中呈现的传统文化之美又何止如此。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3)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只此青绿》以一位展卷人的“穿越”视觉切入,“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经历,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艺术化地将和《千里江山图》相关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制作工艺一一呈现。工匠们的造型令人想到博物馆里的陶俑,而他们身处的舞台上有一灯如豆,清风朗月,天幕上绘出极简的线条,观众们能听到潺潺流水,感受到风雪扑面。这一切构成了少年希孟胸中的丘壑,也处处展示着传统文化之美和主创们的匠心。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4)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5)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有观众评价:“看完节目居然老泪纵横,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苍劲厚重的古琴和刚柔并济的舞蹈把《千里江山图》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回到九百多年前,见到十八岁的王希孟正在奋笔创作。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只此青绿”也被写入了白皮书:

“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6)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舞剧《只此青绿》的“出圈”,正说明我们的传统美学和传统文化能够让国人满怀信心地去肯定、去热爱、去追捧,它点燃了观众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承载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里,在一首首富于韵律和意境的诗歌里,在一卷卷满怀筋骨和气韵的书画里,也融合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一代代传承下来。所以《只此青绿》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其内涵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国人共同而强烈的民族情感。同时它用现代化的形式萃取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激活文化生长的活力。

取之以山河,以绘山河。今天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爱传统文化,这也是“青绿”深受追捧,成为现象级文化的重要原因。

传承中华文明的积极探索

近期,社会各界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式越来越灵活,手法越来越多样。除了爆火的《只此青绿》,这些展览展演同样让人惊艳。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7)

演出现场

6月5日,“国风雅韵·青春弦音”——《国乐大典》2022全国巡演开幕演出在广州大剧院上演。

来自《国乐大典》节目的人气民乐选手——B站人气主播墨韵随步摇、非遗艺术藏戏传承者旦增益西、全能民乐手张海涛、筝坛新秀叶逸斯;优秀民乐团——神骏乐团、南亭会乐团、大威天龙乐团、闻道者乐团;重量级演奏嘉宾——中国杰出鼓乐艺术家陈佐辉,月琴、中阮演奏家雷群安,中国澳门胡琴领军人巫少雄,广州歌舞剧院首席舞蹈演员依力凡·吾买尔纷纷登台。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8)

B站百万粉丝“镇站之宝”墨韵随步摇演奏《万神纪》

整场展演中穿插互动巧思和国乐小科普。神骏乐团将蒙古族“三宝”——呼麦、长调、马头琴融入演奏中,让现场气氛瞬间高涨。“全能民乐手”张海涛则将自己的一座“乐器博物馆”搬来了展演现场,擅长数十种民族乐器的他,向观众逐一演示了不同乐器的美妙音色,还向观众介绍了自己自制的大竹等乐器。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9)

演出现场

截至2022年,《国乐大典》节目已经铺就四季的传承之路,打破常规赏乐模式,糅合戏曲、舞蹈、吟唱、吟诵、话剧、诗赋等多种文化元素,对曲目进行全新配器与改编;同时借力AR虚拟技术、数控机械装置等科技手段,给观众以360度沉浸式视听体验,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表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借此了解国乐、爱上国乐、创新国乐。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当代大众同频共振,文化传承得以注入与时俱进的内生动力。

据悉,接下来广东卫视还将携手保利演出,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系列巡演,把国乐雅韵和青春弦音传往更多地方,让更多观演群体近距离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0)

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于2022年9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为三个月,至2023年1月3日闭幕。

展览依托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丰厚典藏,共展出400余件历代文物精品,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1)

展览现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追求与传承,融汇进奔涌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础。

展览从内容上分为“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四个单元,标题以“和”统领。分别侧重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华民族处理外交关系时秉持的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中华文明对社会各阶层文化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包容以及中华民族“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2)

展览现场

此外,展览还将题目“和合共生”的文化内涵与颜色的象征性有机结合,从色彩层面率先突出展览的形式之“和”。以传统青绿山水画中深沉的青蓝色作为展厅主色调,显示出中华文明深厚、兼容并蓄的性格底色。除实物展示与文字说明外,还在展厅中引入模型搭建、实景模拟、数字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提供探索式的观展体验。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3)

9月29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包含“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三大板块。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4)

展览现场

第一板块“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为项目概况。“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其中国内藏品9155件(套)、国外藏品3250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第二板块“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为佳作展示。中国绘画艺术与汉字同源共生,共同承续中华文明丰富生动的历史记忆,寄寓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和精神追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大量珍稀的图像文献还原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构筑成一部承接古今、连结世界的巨典鸿编,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贡献。

第三板块“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为守正创新。随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出版,浙江大学依托雄厚的学科资源优势,在各方支持下,综合运用5G、云计算、动作捕捉和增材制造等最新科技,实现古代艺术遗迹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重现及数字化虚拟体验,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熠熠生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只此青绿》让我们看到了全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见证传统文化复兴时代的到来。各种国风展览、展演的推出,不仅能够让民族文化得到创新性发展,更能够唤起人们共同的民族情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在国人心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无论外来文化如何影响,那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永远不会消散。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5)

西湖景观秀(只此青绿火出一片天)(16)

同时,我们应该明白,民族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国风”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只有用现代化的形式萃取传统文化,激活文化生长的活力,将传统文化以更适应现代人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让传统文化火出圈的,不仅是对国宝、国风、国潮的挖掘,也是面向新的一百年,从故土出发的寻根与创新之旅。

我们有理由期待,

下一个《只此青绿》的到来!

END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部分文字参考《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羊城晚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一条微信公众号等,图片来源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