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世上本没有代沟,不说的话多了,也便成了代沟。在技术迅猛冲刺,世相花样翻新的当下,不知道的梗多了,也便成了代沟。

当很多长辈们还在地铁上,对着给孩子随口就来的“栓Q”“退退退”“爱你孤身走暗巷”眯眼皱眉时,一群年轻人主动地跨越“数字代沟”,走进了父辈们的网络生活。

在以用户年轻化、潮流化为特色的“小红书”上,一群年轻人换上无滤镜,无美颜,颇有原生态特色的中老年自拍,将昵称改成“AAA建材批发老张”“AAA热带水果批发刘姨”“AAA专业空调维修李哥”等,彼此之间客气聊天,交流生意,闲谈子女,祝福平安健康,这种“养生式”社交,让小红书一夜变成了“老红书”。

这究竟是又一次无厘头的网络狂欢,还是年轻心灵对于父辈生活的好奇与解构?专家认为,年轻人其实是在找乐子之中,逐渐与父母辈达成了换位思考和理解融通。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1)

社交平台的”AAA爹味语言“充满市井气息

还没加入“AAA家族”?那可能是你老了

说起小红书,你会想起什么?化妆品种草,旅游大片,减肥秘笈,还是追星日记?

在加入“AAA家族”之前,很多年轻人恐怕想不到,一夜之间自己的首页和推荐,全是建材批发,水果直销、珠宝鉴定等充满“社会”气息的好友,更想不到的是,看了第一眼觉得很怪,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两眼之后,果断加入。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2)

社交平台的”AAA爹味语言“充满市井气息

在小红书上搜索“AAA”“爹味发言”“爹味”等标签,已经有近百万的浏览热度和近万篇帖子,几乎每一篇的互动度都很高,年轻人们扮演成想象中的成熟人士,说着自成一体的“爹味语言”,玩得不亦乐乎,连平台方都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不知道是怎么就红起来了。”

“AAA家族”究竟是怎么聚在一起的,已不可考,据说是8月9日,一位女性网友为了鼓足勇气跟网购商家维权,故意将自己的头像和语气改成中年男性,让自己显得更有“爹味”,结果维权异常顺利,于是,“爹味发言”一炮而红。

而在模仿“精细化”的进程中,年轻人们发现,不同于自己这一代人均三个“小号”的拘谨和保留,“爹味”的精髓在于,哪怕在互联网上,也要活得赤诚坦荡。

将自己的微信名前面加上“AAA”,是为了能显示在微信好友列表、平台搜索列表的前排,让亲朋好友一眼就能看到,一看就能想到,多多帮衬。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3)

网友总结的“AAA爹味发言”教程

网络昵称也是身份证明,行业和职位必须写得清楚明白,点开AAA家族的词条,呈现于眼前的是“三百六十行”的热火朝天,是“高手在民间”的目眩神迷。

大方地在公共平台上闲话家常,跟谁都透着一股亲热劲,将每一个“AAA”打头的昵称,用人情味和表情符号满载的寒暄连系起来,就是中国人最想把清楚的那道脉——人脉。

哪怕输入法用得不熟练,方言用词比比皆是,错字连篇,标点乱打,也一定要诚意满满地与网友们交流,最常见的开场白是:“听我家女儿/儿子说这个很好玩,老年人也来赶一把潮流……”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4)

有网友扮演父母,吐槽孩子不吃饭只爱喝奶茶

在公认“八百个心眼子都不够用”的互联网上,这种复古而淳朴的交流方式,宛如带着青草土壤味的原生态之风,吹得人风中凌乱,却又十分“上头”。

不断有年轻人发现并加入“AAA”家族,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并演绎着父母的生活,有人因此挨揍,有人入戏太深,也有人靠着“演技”完美地融入了家族群……

一篇篇帖子看下来,透过“角色扮演”的棱镜,我们看到了中老年人生活的七彩缤纷。这一群体此前被互联网冷落已久,如今,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戴着“面具”的小辈们推到了前排。不得不说,这游戏确实有一些叛逆,也有一些疯狂。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5)

一夜之间,”AAA爹味语言“席卷年轻人的首页

在网上演爹妈,竟然是一种“解压”?

只听说过老夫聊发少年狂”,这种反向操作真的给人整不会了。

为什么年轻人要模仿中老年人?为什么这种模仿会迅速地流行开来?为什么乐在其中的人们能够迅速认出彼此,并且默契地就开始配合表演?

私信了好几个陌生网友,年龄平均都在95后,答案也出奇地一致:玩个梗呗,觉得好玩。

或许,这个游戏和其他很多增进互动,彰显个性的网络“团建”一样,让年轻人感到有趣和解压,让他们以另一种身份,表达着自己对上一代的观察和思考。

不少加入“AAA家族”的网友,会在打上相关话题之后,表示“也来参与一下”“想和大家深入交流一下”,可见,满足社交需求,依然是所有热梗的立身之本。

也有很多年轻人,趁机想“吐槽”一下爸妈对自己的不理解。模仿爹妈的语气,抱怨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看漫画”“喜欢奇装异服”“不找对象”等等,而其他网友也会模仿“老哥”“老姐妹”的语气,进行开导和劝慰,劝其“多理解年轻人”“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云云。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6)

网友扮演不懂女儿穿“洛丽塔”服装的长辈

不难看出,这出自导自演,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通过模仿父母,“后浪们”品出了唠叨和管教背后的关爱,感受着父母的担忧和迷惘,也期盼着代际交流能更加平等顺畅。

在模仿那些直白到有些笨拙,真挚到有些违和的话语时,年轻的心灵涌上了不拐弯抹角,不过度解读,不阴阳怪气的舒适感。

当“呵呵”不再代表友好而是嘲讽,当微笑表情被解读为冷漠无语,当说一句话要加十几个括号表示自己“没有这样那样的意思”,能够像爹妈一样,线上线下言行合一,不嫌烦地转发养生帖,不怕老土地发送中老年表情包,直白地表达喜怒哀乐,让很多年轻人觉得自由而有趣。

不内卷,不躺平,不猜疑,不遮掩,实名冲浪,真诚发言的“AAA一代”,让年轻人窥见了“纵观世界风云,坐看云卷云舒”的淡然与从容。

别只在网上“换位”,也在现实中靠近吧!

2017年,在一场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全国性论坛上,作为热门话题的“中老年表情包”,被认为是掌握网络话语霸权的年轻世代对中老年群体的嘲讽和排斥,而这种负面价值判断也再次加深了代际之间的身份认同差异。

但网络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无论是各类网络符号的意义和情绪,还是网络群体之间交流的方式和深度,都在不断变化。而在此次的“爹味语言”热潮中,我们其实感受不到太多负面的意味,相反,有一种轻松幽默的融洽之感。就连“爹味”这个原本在互联网上带些贬义的词汇,都被运用得有些可爱。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7)

有网友靠”爹味语言“得到妈妈的夸奖

“这其实就是年轻人自己给自己个乐子,他们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又不想真的‘躺平’,于是用这一方式调侃完生活中的无奈,再继续自己的奋斗。”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深谙社交媒体生态的网络营销专家“秋叶大叔”,觉得很能理解“AAA家族”的心情。

“很多玩这个的年轻人,也到了要深造求职,独立赚钱的年纪,开始感受到了父辈的艰辛,但他们一般不愿公开抱怨自己的事,所以换一种身份来表达,结果发现很有乐趣,就流传了开来。在这样的游戏中,他们不需要是自己,而是换了一个另外的身份与外界链接,这会很有新鲜感,让人很放松。你看,他们模仿的大多是做生意、做服务业、充满市井气息的“社会人”,跟谁都客客气气,语气隐忍谦卑,这说明他们也逐渐明白,人为何在年轻时意气张扬,中年后就开始以和为贵,他们模仿的是父母辈,诉说的却是自己的成长之痛,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人也慢慢开始理解了自己的父母。”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8)

有网友太过入戏,用“爹味语言”回了自己亲爹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则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一件好事,在小红书这样一个注重分享经验的平台上,90后、00后以这样的方式分享的是与长辈沟通的隔阂和障碍,而在换位扮演的互动中,会有不同的观点传递、碰撞和相互影响,有利于增进孩子和父母辈双向的理解与心态平衡。

他指出,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前喻文化指的是年轻的要向年长的学习,后喻文化则是,年长的需要向年轻的请教,并喻文化是指不管什么年纪都要一起学习,互相理解。梅教授认为,“AAA爹味文学”的流行,是当下这个时代并喻文化的呈现,不仅在线上能够促进两代人互相传递经验,也可能在线下将这一分享传导到生活中,从网络上的模仿,抵达生活上的共鸣。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9)

有网友学会“爹味语言”征服家族群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学院院长王玉香在《基于“后浪”现象的网络社会代沟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网络社会尽管会出现网络话语的不断创制、更迭,可能造成加大的代沟,但是如果能够形成理解对方的意向,能够采用他者的立场去思考、面对与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强化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这种立场与视角的转化,会使得“前浪”“后浪”的共情能力、同理之心明显增强,即使有代沟也是能够跨越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存在会被视为常态,人们对待代沟与差异更加开明、包容。

用网络语言和父母聊天(年轻人上网爱用)(10)

北京青年报关于“中老年表情包背后的话语霸权”的报道

“AAA家族”的热潮,必然会像许多许多热到发烫的潮流一样,逐渐冷却和消退。但希望那些借由这一潮流,在网上与父母辈“换位”后的年轻人,在换位后亦能保持思考,让线上的“扮演”在生活中转变为沟通的契机,倾听的耐心,填补隔阂的“息壤”,彼此靠近的桥梁。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网)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