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游遍天下,一路行吟,却把金陵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胸怀天下,仗剑天涯,却一生都在求仕路上郁郁不得志;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名满天下,无人不知,却被卷进了盛唐由胜转衰的政治漩涡之中。无论行路多难,他总是一片壮心不已,一点童心未泯,他就是李白。

公元724年,24岁的诗人李白从他的家乡四川出发,沿江东下,在第二年的秋天来到了南京,这是他离开家乡远游的重要目的地。

此时正值开元十四年,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已然承平日久大唐帝国欣欣向荣,六朝古都金陵自是一派风物繁华。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1)

第一次来到金陵的李白,赞叹非凡的六朝风光,也被街头生动明媚的风土人情打动了。在诗人眼中,金陵城的人,金陵城的景,都是如此美好。让他忍不住提笔赋诗,写好景,写豪情,也写金陵人的爱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2)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太多中国人心目中关乎爱情最纯真美好的想象。长干里也成了也因此成了金陵城中与爱情相关的一个所在。

这里原本是六朝到唐代一个热闹的市井生活区,人烟稠密,商贸繁荣。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在中华门外明大报恩寺遗址内发掘出北宋的长干寺塔基和地宫,而长干寺的位置正是长干里的所在地。借着这次发现,人们终于可以确定李白诗中传唱了上千年的长干里就位于今天的南京城南长干寺遗址至中华门镇淮桥一带。

写下《长干行》的这一年,李白已经在金陵逗留了不少时日,处处是故事的金陵城太适合这位诗人的壮游,金陵的甘醇美酒正好可以盛下他的一腔诗意豪情,古都的六朝风范,最是适宜寄托他的怀古幽思。

年轻的李白在古老的金陵诗兴勃发,流连忘返,但是春天来临的时候他还是打算离去。这位堪称盛唐第一天才的文学青年,胸中的远方并不止于诗,哪怕他的诗早已一骑绝尘,将绝大多少人远远甩在了身后。他还要继续壮游而行。

金陵子弟的情深意长,李白装在了诗的世界里,而后踌躇满志,策马而去,去追寻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在他的理想中可以建功立业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更广阔的天地,更在另外一个古都,一个和金陵一样,也和李白有着不解之缘的古都——长安。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3)

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了,按照古人的说法,三十而立。这一年的春夏之交,李白取到南阳郡来到了长安,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唐帝国的首都。

对于自己的政治才华一向自信的李白,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晋见皇帝唐玄宗,一展抱负。

可是乍到京城,一介布衣贸然想见上天子一面无异于试图一步登天。在天子脚下,李白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一个地方——终南山。

李白的这一趟终南之行很不顺利,要晋见天子首先当然必须引起京城名流的注意。据说当时的宰相张说很愿意举荐才能,善用人才。而另外一位贵人,更是不少文人都想见到的人物——玉真公主。这位玉真公主素来愿意与文人墨客交往,又素得唐玄宗信任,经由她举荐的文人不少,其中就包括与李白同龄的诗人王维。

通过丈人的老同事和朋友的关系,李白辗转结识了张说宰相的公子,当朝驸马张垍,希望通过张公子见到玉真公主。

行路难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4)

然而,张公子并不是真想帮助李白,李白住在玉真公主别馆并没有等来任何好消息,哪怕他已经专门为玉真公主写下一首作品,把公主写成了传说中的神仙,然而玉真公主并未对他青眼以待,皇帝更是咫尺天涯,大明宫终究天涯咫尺。

第二年的夏天,李白离开了长安,从黄河东下。

将进酒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5)

高歌《将进酒》的李白三十六岁,此时距那不得志的长安之行已过去五六年,这位豪情万丈的诗人并没有因为终南山的受挫失了锐气,他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终于真正走进长安城大明宫的机会来了。

这次帮助李白的关键人物他的名字虽然在当时可能远远不如宰相公子和玉真公主的名声响亮,但在后来的历史上却真正的留名千古。

因为他就是李白在《将进酒》中提到的好友丹丘生。

公元742年,距离上次长安行十来年之后,李白终于又到了京城。不同于上次的投献无门,这一次李白是得到皇帝的亲诏而来,这是一个古代文人的至高荣耀。

受到顶级礼遇的李白毋庸置疑也有配得上这些礼遇的才华。

大明宫里,诗人纵横妙笔,为杨贵妃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赞美诗。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大明宫里的李白没有可以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他的笔可以献诗,却不能q献策,他的才情只是皇家酒宴上的佐料,并不能真正让他立身朝堂。原本一身济世热情的诗人难免有一些失落。

当初意气风发走进大明宫李白,一定想不到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大明宫,以一种看起来非常体面的方式,皇帝赏赐给他不少金银,送他回家。

在世人面前,赐金放还的离场也算颇为荣耀,甚至再度为他不出世的才情镀上了一层光环。他在大明宫的经历,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也有了某种传奇色彩。

从公元747秋天起,近十年的光景里,无论南下北上这里总是李白漫游的中心点,有时甚至一连住上一两年,当上了南京的寓公。

金陵仿佛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石头城的景色越来越频繁的入了他的诗中。

然而,同样是怀古,同样是追慕六朝的荣光,李白的心境却与青年时代,与十几年前颇有不同。

登金陵凤凰台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6)

在凤凰台,在金陵,李白忍不住怀念长安。

可是长安在浮云之中,长安已然是追忆,不再是当年可以单纯向往的远方。诗酒人生,仗剑天涯成了诗人的生活主旋律。

十几年间,李白一路诗酒,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只是纵情山水之际,他还是没有忘记报国之思。

行到幽州,李白看到了一个令他大吃一惊的情形。当时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竟然在厉兵秣马,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远离朝堂的诗人没有机会向长安传达他的担忧,唯有几句诗句寄愁。

不知不觉,老已将至。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7)

公元755年,李白已经五十五岁,在这个古人大多已经在家含饴弄孙的年纪,大诗人仍然在路上。

这一年多冬天,李白不祥的预感应验了,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让大唐命运彻底转向的的政变也陡然改变了李白的人生后半场。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战火一直绵延燃烧着,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李白不得不辗转数地,来到了庐山屏风叠暂避战乱。

战乱中的隐居日子,就被一位使者打破了平静。使者来自永王李璘,玄宗皇帝的第十六子。

在永王三顾茅庐的频频邀请下,李白出了山。入幕永王府后,平生第一次从军的诗人被军中一派救国杀敌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这位浪漫了一辈子的诗人面对战争同样是一股浪漫的乐观情怀。

李白天真的相信,只要永王一出征,局势一定会扭转。他更是自信自己可以像当年晋朝东山再起的谢安那样,一旦时机到来就能一扫狼烟,为国建功。被昂扬的热情鼓舞着,诗人写下了一组《永王东巡歌》

但是向来为李白赢来奇名的诗,这次却给他带来了大祸。李白到永王帐下才两个月,战时政局已经风云变幻,奉了老皇帝之命招兵买马,还打算挥师金陵的永王一下成了新皇的心头之患,一场兄弟内战在所难免。

兼济天下,这个李白终其一生始终无法放弃的理想此时给他带来了最大的麻烦。尽管朋友们为他四处奔走开脱,然而李白的名声太大,终究还是背上了一个附逆谋反的罪名。

公元759年,五十九岁的李白不得不以待罪之身前往流放地夜郎。幸好命运不忍心太捉弄大诗人,正在李白奔赴夜郎的途中,忽然喜讯传来,朝廷有一次大赦,诗人得救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客唐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8)

公元761年,已经61岁的李白从夜郎回到江南。才安顿了没几天,他居然想再次从军。这一次他打算到东南前线去评定叛乱。磨难种种,还是没能改变初心。

暮年从军,李白的一片壮心不已,一点童心未泯。然而岁月终究是不饶人,这一次投军之旅中就在路过南京时,李白突然发病,来势汹汹。不得已,他中断了行程,滞留金陵。不久他回到当涂养病。第二年的暮秋,诗人溘然离世。

浪漫的诗人,不可以没有一个浪漫的收尾。在世人的眼中,关于李白的一切总是自带几分飘然出尘的味道。在李白身上,即使是死亡这样沉重的句号,世人也愿意相信他是天真到可以去水中捞月的酒仙,他是最终回归了仙位的诗仙。他是独一无二的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七分月光,三分剑气,以及他书写下的半个盛唐,时至今日几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腾般的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不能没有李白的诗,只要有李白的诗。人们哪怕是在最寻常的现实生活里,也可以生出几分浪漫,几分诗意。这诗意绵延了1300多年,毫无疑问,他还将继续绵延下去。

#夏日大作战#​#李白#​#诗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