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理论对教育的指导意义(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教育)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教育

斯金纳理论对教育的指导意义(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教育)(1)

新行为主义教育是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盛行于欧美国家。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和加涅等。

新行为主义是由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发展而来的。行为主义主张人的行为的基本公式是受因果律支配的“刺激—反应”。新行为主义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予以补充。

新行为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和教学就是塑造人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按照“刺激—反应—强化”的程序进行训练,就能随意塑造人的行为。

二是提倡程序教学。其基本原则是: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反馈),自定步调

三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通过教学机器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及时的和足够数量的强化。

四是应该把教和学的行为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选择有效的教法和判断教学工作的效果。

新行为主义教育既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也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由于忽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别,以及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机械刻板的特征而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典型例题(多选题)斯金纳那认为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几个条件,它们是( )

A.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 B.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

C.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 D.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

【解析】ABD。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程序教学。其基本原则是:积极反应,小步子,及时强化(反馈),自定步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