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全域旅游平台建设(安徽池州文旅升级发展)

池州市全域旅游平台建设(安徽池州文旅升级发展)(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流传千古的《清明》诗,源自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所作,杏花村也因此名扬天下。作为“全国第一村”的杏花村坐落在皖南之城池州市。

池州这座滨江之城坐落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下辖贵池区、东至、石台、清阳3县以及九华山风景区,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面积8399平方公里,人口162.3万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池州利用自身交通便利的优势,全面融入了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南京合肥“1.5小时”通勤圈、长三角地区2-3小时旅游交通圈。

池州市全域旅游平台建设(安徽池州文旅升级发展)(2)

除杏花村外,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也坐落于此。九华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方正介绍,九华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2019年,九华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7043.2万人次、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0.2%;旅游总收入776.5亿元、同比增长12.2%。

池州旅游的半数客源来自于江浙沪一带,所以池州也在积极尝试融入长三角旅游联盟。预计共同推出“畅游长三角”“旅游一卡通”等产品,2019年在上海静安区试点发行老年卡,2020年12月底计划向上海、杭州、南京长三角三市试点发行3万张池州市民旅游卡,推出“高铁 景点门票”快捷旅游线路产品。有望到2025年,实现长三角地区首位旅游目的地、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5000人次目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康养文旅产业发展,与长三角文旅营销实现合作一体化,积极开展旅游推介交流。

据旅游市场宣传中心副主任吴高华介绍,九华山香客散客居多,原先农家乐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跟不上客户需求,池州政府积极参与支持转型民宿。目前,已建成民宿48家,引入品牌民宿23家,正在建设15家。在统一配置之下,软件设施特点提升,服务人员素质优良。多数民宿由当地人所办,于疫情之后改造升级,目前已有10%的民宿转型加入长三角,在淡季也能保证50%以上的入住率。

池州市全域旅游平台建设(安徽池州文旅升级发展)(3)

“修身福地、灵秀青阳”,南依黄山,北枕长江、地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的青阳县围绕“建设最美东大门、打造康养旅游城”的理念,建设成为长三角宜游宜养宜居最美后花园。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优势禀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建设的东九华旅游区度假区预期以2-3年的发展,成为以温泉和乡村为主题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礼貌山民俗文旅项目为安徽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项目总占地约8平方公里。

构建统一长三角城市旅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共同打造长三角旅游品牌,在市场营销、公共文化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与沪苏浙积极合作交流,池州文旅正在不断“走出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