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需要逻辑(如何一本正经讲道理)

总能听到些多多少少说教或评判,有时他们会把说过的话赋能成“道理、认知”的光环,让你觉得,听不下去就过不好一生

举个例子:

面试时告诉你不会没关系,笨鸟先飞早入林,转头告诉HR明天招聘时挑有经验的;上一秒男儿膝下有黄金,下一步告诉你大丈夫能去能伸、就连狭路相逢勇者都能遇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天空。

以往,很多谚语流传至今被推崇为至理名言,如今,大家不再开始崇拜名言,转变成愿意听一些“独立思考”的内容,像“认知越深,边界越宽,品牌营销就是打透消费者内心戏”

算不上废话,但也没啥用,为什么?

起初听到时感觉的确很好,有共鸣感说到心坎上,但却不能带来实质性帮助;其次社会属于动态发展,在时间冲刷下场景会发生变化,道理都是旧模式的产物,背景情况不同,感受略有不同。

再者,别人总结的人生哲理自己从未亲自经历,感知并不深,如同“儿时父母经常说,这个道理,你现在不懂,长大就懂了”一样。

面对诸如此类情况,我们应该听什么样的道理才能解决每个阶段所遇困扰?

我认为有必要看清楚“道理本身”是什么,以及把为什么人们喜欢讲道理背后的形成因素,和找到合适接纳的条件进行引导,才能远离认识性遮蔽(cognitive obscurity)。

道和理指什么

要把“道理“讲明白属于挺困难的事,该词汇最早从远古传来,由“道”和“理”二字组成。

从“道”角度分析,有两层面解释。

其一:可追溯到道教文化始祖“老子”身上,其创立创立学说道家根本思想为“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都循环着一定途径,即规律、演进,不受任何超自然的干预”。

也就是“天地万物由道而生”,运动过程周而复始;可以基于某个起点离开越走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最终形成一个圆圈。

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所述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创生万物历程,一层层往下落实而创生万物,创生以后还要使万物得到培育,成熟,循环;整个过程就像农民春播秋收一样。

其二:中国文化上千年演绎中“道”最早见于甲骨文,后发展至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把其本义翻译成“道路”。

具体意思延伸有,古往开来世界发展从无数筑路人手中铺开,跨越高山深谷,穿越戈壁沙漠,遇山开凿遇水架桥,组成最密集的风景走廊。

慢慢在“道”基础上发展出许多动词、助词进行表述“经过、取道、疏通”。

就像:人们常说“只要大方向正确,此路不通走另一条,即便走过许多弯路,最终目标不会偏差,就是遵循道路逻辑达到彼岸。

同样,理也存在两层面解释。

其一,最早见于《说文》小篆,表示作坊治玉,里为里面、里边、表示内部和内在。

理为加工玉石,从璞石里剖分出来,顺着内在的纹路剖析雕琢,后慢慢延伸至《淮南子时则》中”理关至,来商旅”,引申有纹理、事物外相、条理、真理之意。

《韩非子》在解老篇中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万里之稽也;理着,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什么意思呢?

道只有一个,理却因不同事物各样各异,他把万物之源、本性,无法言语的存在形容为道,理则代表具体、表象、可以言说的存在;由此某种意义上,理代表着准则,行动指南,人们所走过一些路的经验。

就连朱熹在《周易本义》中也曾表示,“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用我们现代话说就是,不论大事或小事,只要剥去现象看本质相似。

换言之,一件大事当中包括无数的小事。

比如:表面看似“感冒、发烧”,治疗方式却有所不同,西医让你吃药、打针、输液,中医让你健身运动,多调理身体,但最终目的希望快速好转。

其二,清朝著名哲学家戴震也曾说:“理即分理”,“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

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的区分与识别,是察微而知详的,每一具体事物,都具有特殊的规律。

这要求我们不论认知深度有多复杂,大体想要别人知道就需三言两语讲明白,进而对方才可遵从,故此,这里的意义表达在“简而易知,简则易从”层面。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道极简”。

比如:

中国太极图(Tai Chi diagram),显象展现一种相互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隐象表达宇宙万物为统一整体,完美无缺;爱因斯坦质能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所有粒子的相对论静能与动能之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保持不变,都是至为简明。

讲道理需要逻辑(如何一本正经讲道理)(1)

不论如何解释,理离不开三个核心:1)可重复验证的,2)简单的,3)有条件的

如果不能完全符合以上三个全部命题,就不是“真理”;所以,道理的本意为“事情的是非曲直的逻辑或论点的根据”。

换言之,基于有规律,有背景、有条件的可循环往复被验证的简单结论才能被称为“道理”。现在不妨想象下,你接触的道理可以被验证吗?

举个例子:

日常我们表达“水在100度下就会沸腾”,这是简单最不科学的案例。

想想看若是盐水、钢水、在珠峰、月球等场景下呢,可能就未必;如果你表达“纯净水在标准大气压下,100摄氏度沸腾”,则就具备重复简单可验证。

正因为“理”有条件的简单,所以理不是道,理也会受到诸多主观感受、主体观点的影响;等同,如果理没有经过大规模验证被人所推崇也无法升级为“道”。

这能告诉我们什么?不要掺乎“讲理”,因为“理”讲不清,此外每个人接受知识等级不同,“道和理”夹杂到一起更讲不清。

所以普通人讲理即「和稀泥」。

不然怎么会有叔叔阿姨因为一个座位而争吵的滑稽行为?

原因很简单,双方认为各有理,这就像父母和你说“年轻要早结婚”,他们的“理“觉得你奋斗也不会有大本事,你的“理”认为,应该把诸多精力投入在事业上。

可以说,大道是简单的,简单的未必是大道;如果读懂上述,我们再来看看人为什么喜欢讲道理,背后讲道理驱动因素是什么呢。

道理背后形成因素

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没理寸步难行;这句话现在大概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了。

即便如此,当人们发生冲突时还是会去讲理,即便知道自己没有理也会找出一些理由为自己辩解;故此,道理的动机背后有两方面影响因素。

1)从父母、长辈中学来的思维

现在想想看,你是否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或老师批评时他们如何讲道理的,受限于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他们的思维过程认为身份差别,教育子女有义务。

但由于普遍思维水平不高,并缺乏深度思考力且对道德和规约没有深刻认识,无法对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客观分析。

从而导致误以为自己拥有(完全正确地)指导别人人生的能力,也正是心理学中所述的虚假独特效应(false uniqueness effect)。

简单而言,为了维持自我形象而主观地把成功归因于自我的智慧和品质超乎寻常,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由于他们的认识只能遵循一时性原则,没有经过严密思考的直觉判断,授教重复、经验性的知识道理,并且为达到“自己省心,自己教育被采取”的目的,通常会使用批判、数说等口吻。

多次经过这样后思维过程就会结构化,一定情况下“看到可以进行批评的地方,或者内心产生批评的愿望时就开始讲道理”。这不是很可怕吗?

举个例子:

小时候我家买了饮水机,出水按钮可以向上搬,也可以向下搬。

第一天父亲出于“勤俭节约,爱护物品”的原则,批评了我,“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爱护物品,你以为父母挣钱容易,饮水机按钮要向下搬,不然容易坏”。

至今记忆犹新,我当时一脸懵,明明说明书中阐述两者均可,显然,背后的影响父母决策的条件在于“认知局限”所造成。

讲道理需要逻辑(如何一本正经讲道理)(2)

2)活在“应该”中,而非事实状态下

世界属于非黑即白,以往教育中我们对事情评价只有「对错、好坏」之分,一定程度上父母会基于某些框架下来做批判,他们只会提要求,不关注我们的情绪背后的动机。

具体表现在,你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怎么做,他应该怎么做等。

这种养育者跟孩子的联结,不是通过情感渲染由内到外散播开来,而是通过「要求、道理、说服」的方法传达心中。

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情感感受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和疏通,过度地教育往“讲道理化”的能力维度提升。

比如:

大人给孩子植入的意识里,小朋友应该好好吃饭才对,即使你已经吃得很饱也不能浪费、应该不哭不闹才对,即使你已经很伤心,不哭就是好孩子、不应该抢玩具,即使你不跟别人分享等。

很多人在此框架中长大变成乖宝宝,他们长大后也会继续运用该模式与别人互动,复制早年用“道理”跟人联结的模式。

我在工作沟通中总能遇到,一些人遇事情并非先思考如何解决,或找到根本矛盾在哪,上来一嘴道理先说出来“我就说吧,不能这样,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尽管内心无比反感,我还是会尊重对方。

因为我知道根本原因在,先天没有接触很好的内在教育,加上后天也没意识到“道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无法塑造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像农村街头大妈一样,嗑着瓜子,碎嘴如念经。

另外值得一提是,心理学中研究发现,如果自己走过许多弯路最后依然无力无助,没有达到想要的答案,也会陷入说教模式下,他们不过是对自己内心创伤的过度补偿,俗称“补偿心理”(overcompensation)。

比如:

老师看到学生捡纸团脱口而出,“你怎么乱丢东西”?“不是我丢的,我只是想捡起来”,学生说。老师接二连三说,不是你丢的那你捡什么,最后学生的罪名就成了顶撞老师。

所以,这背后透露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老师以前经过这种情况,担心学生再次出现。然后用我对你好,我能帮助你,我能找出你的失误点,我要对你批评教育的口吻出发。

虽然出发点即便是为对方思考,但也会颠覆一个人“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

反而,如果能从内心出发,先询问为什么丢东西,问题怎么会这样,倾听别人回答后再去解决,就会体会到不同个体存在的差异,也不会给与别人“应该式思维”的感觉。

总而言之,“父母启蒙老师的引导、应该式思维下、创伤后补偿式的心理”三者是造成一个人爱讲大道理主要产生“因素”。

我也是在各种条件不充裕下成长过来,一步一步接受新知识的摄入才恍然大悟;那如何在别人“反馈不完整下”接受对方表达的道理的呢?情感共鸣感(acoustic resonance)是进入的基础条件。

讲道理需要逻辑(如何一本正经讲道理)(3)

共情事实而非道理

什么是共鸣感?词汇听起来很直击心灵。

分析起来,就是对他人所处境遇以及心理状态,在认知层面和想象层面的理解,并产生情绪反应,和心理学中的共情(empathy)相似。

比如:

当走进欢乐人群会受到情绪感染而兴奋,当走进悲伤情绪,会压抑、低沉等。追剧时看到女主哭自己会觉得不舒服,看到老板皱眉心里会不安,这种情绪传染均是共情现象。

不过,共情并非停留在自动化情绪层,看剧同时除沉迷帅哥的侧颜外,我们还会考虑剧中人物感受,进行推理和理解;他是不是很难过,他在想什么?为什么不辞职,这些推理和理解是「认知共情」在起作用。

道理无法共情的根本,在于「认识层级不匹配」。

比如:

最近比较火的电影《隐入尘烟》,短视频平台出现两方面舆论,其一“导演并没有刻意安排,采用最朴素三段幕经典结构释放出马有铁和贵英的一生,用细节告诉我们许多人生哲理”。

其二,一些人却欣赏不来,主要集中在丑化农民,与农民实际不符,人情浅薄,世态皆凉等,并且还要把这种信号传递到国外市场,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由此你看,一场电影都能形成对立面无法引起共鸣,何况是说教式的道理呢?某种层面,讲听道理属于对等关系,自己说得很开心却常常忽略听的人内心感受。

讲道理需要逻辑(如何一本正经讲道理)(4)

拿父母而言,开始他们给我讲道理,我还习惯性去顶嘴,现在我一般内心会抱着“你说都说了几十年,不也没解决任何问题,如果你说的对,怎么没干出什么大的成就”的心理。

于是,我每次便借用抵触的情绪转化为另一种思考。

首先表示「你说的都对」,拿出认可的态度,然后具体听对方想表达什么,弄懂到底是发牢骚还是杞人忧天,其次尝试引导对方说出,如果你站在我的位置,你会怎么办的话。

并尝试尝试问对方,你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我为什么如此理解,我目前的现状和所遇事实性的问题是什么等。

计算机中有个专业术被称作向下兼容,也叫向后兼容(Backwards compatibility),如果在陌生人或同事合作关系场景下,我认为完全有必要掌握。

具体什么意思呢?

比自己厉害的人,虚心听从对方反馈的是什么,反复琢磨是否为我所用。

不如自己的人,不站在制高点(倚老卖老、我比你官职高)攻击对方的无知,将优越感和体面留给对方,平等尊重他人的说法,才能值得对方在心中肯定。

据此站在听众角度,不反驳,找共鸣,慢兼容或者是接纳的最佳态度。那么,若换在表达方,我们该通过什么方式的宣导另对方接受道理呢?或者说如何把道理讲得让人更容易接受?

如何让人接受道理

我相信你肯定会说,讲道理、谈感情都要站在对方角度去说,首先我表示赞同,的确没错,但是这不一定有用。

比如:

某些关乎身份、职责高低、又或者社会阶层、性别问题所产生的矛盾时,即便站在对方立场讲道理,讲到最后也无法摆脱你的位置和对方位置不统一,不对等甚至明显失衡的局面。

那怎么办?把共情作为基础条件外,还有两个锦囊:

1)巧做引导

让别人接受的道理,不是通过自己的口吻或者某些权威口中所强调的真理,或“不听我的建议就会吃亏的说教”,而是让对方理解你说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前提下,去把这个道理让对方体验,而非强行灌输。

比如:

如果下属工作不到位让他改正,假设一味指责强调自己是正确的,也就是“树立权威形象”,这和传销组织洗脑过程有什么区别?

这种前提下对方认错也无法发自内心从根本解决,假设最后他能冒出一句“你说得对”,会显得更荒唐。

换个比喻,你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对事不对人”,如果应用在该场景下,就代表着对方只认为事情是错的,而不会觉得纠正或指出他错的你,也就是人和事本身就不在一条轨迹上。仔细思考下,是不是?

什么是引导?先让对方认同错误,再认同你的帮助为他好。

好比,你可以把他错误导致的结果、影响面讲清楚,然后表达出愿意与对方一起修正,过程中主动让对方了解自己错误的危害有多大,这样他才能明白你的帮助有多大。

这种潜移默化,对方才会认为你值得肯定。

整个过程“引”的作用不是“说理”,而是利用“理”去讲一个有关利己的事实,也就是明示(告诉)利害关系,但不做重点强调。

可有些人处理方法不同,对方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你还在伤口上撒盐,往往会把问题变得更难看,这种感觉很容易激怒人的逆反情绪。

换言之,不是不知道错了,而是不想这种错借助外人的言行成为某种把柄,一味被放大,这就是“不强调”的核心作用原理。

讲道理需要逻辑(如何一本正经讲道理)(5)

2)不讲空理

所谓空理,即自己都没有验证过的“方法”和各种空话、套话,甚至有时自己都觉得可笑,就像把“枪打出头鸟”挂在嘴边的人,遇事时始终都没有站出来过一样。

曾经,我吃饭等位时看到一幕,四岁左右孩子一直在哭啼,母亲说“不就是玩具坏了吗,有必要一直哭吗?给我闭嘴;孩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苦的更凶。

为什么会有此类情况?这位母亲并没有真正换角度去理解,只是简单粗暴的打断孩子,在成年人眼中玩具坏不算大事,但对孩子而言,可能是他的全部。

所以没有考虑对象感的空话,只会沦为听不进去的大道理。

这就像,有些人安慰遇到挫折时困境的朋友,总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嘛,别太难过”。

看似这句话没什么大碍,仔细琢磨,此类泛泛而谈的话根本无法走进对方心里。

都不如说一句,你觉得怎么会更好过一些?或要不我陪你大吃一顿美食缓解下?由此,针对具体的事情,给予合理指导的前置条件是“引”。

总体而言:

最好规劝的方式,不是讲道理,而是读懂如何用“理”。

当然,我们可以接受对方亲身经历所形成的感悟,来指点迷津;但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用别人的道理来框住自己的路,别让道理成为一种说服,不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