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来有风的地方领略)

编者按: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是大理的真实写照。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大理州有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剑川县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是云南省唯一入选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候选城市,是云南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和“白族三道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国第一个国际性的方志馆——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落地剑川,各级文保单位达到638项,非遗项目723项,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大理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大气明理、和谐共荣的文化氛围,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近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理美好生活季”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大理崇圣寺三塔举行。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理美好生活季”采访活动也就此展开。在滇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畅游历史文化名镇喜洲古镇,洱海东岸的海东镇,欣赏大理如画的风景、感受淳朴的民风、品味巍山可口的美食,从“游山玩水”到“游文赏艺”,一起去领略“大理美好生活季”的独特魅力,一起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大理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来有风的地方领略)(1)

凤阳邑村茶马古道 供图

凤阳邑村

正逐步蝶变为大理旅游新IP

“今年,在大理取景拍摄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成为爆款,让大理成为开年热度最高、话题性最强的地区之一。”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薇说,《去有风的地方》田园诗般的剧情,全面真实地呈现了大理如画的风景、淳朴的民风、可口的美食、治愈的生活,成为云南、大理最好的旅游宣传片,打造了“影视 文旅”成功样本,为大理文旅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去有风的地方》爆火,取景拍摄地大理凤阳邑村自然村正逐步蝶变为大理旅游新IP。

凤阳邑自然村隶属于大理市太和街道刘官厂行政村,位于太和街道北边,下关往古城方向的214国道两侧,距离大理古城和下关市区均6公里左右。其中,214国道以西属于半山区,坐落于苍山佛顶峰下,南与太和城遗址相连,保存有一段700米左右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一个百年古村落,具有较强的文旅产业开发价值;214国道以东属于典型的海西田园风光,主要种植绿化苗木、玉米和蔬菜等,适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凤阳邑村原名“砖窑”,历史上曾经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后来取“丹凤朝阳”之意,改名为“凤阳邑”。凤阳邑茶马古道位于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大凤路中途,始建于汉代,成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全长1900米,原貌保存较为完好。

“凤阳邑村是南诏最早的都城太和城的一部分,元代以前就存在了,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村子背靠苍山,古老的白族民居保存完好,古朴又有韵味。一条茶马古道从村子里穿过,幽幽的石板路,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镜头的美感。”大理有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红革说。

据介绍,2013年,凤阳邑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21年5月,凤阳邑村被确定为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3个重点示范村之一,大理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联派驻村工作队与街道(村、组)上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快干巧干,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初步形成凤阳邑——品质慢生活地“文旅振兴”新模式。下一步,大理州将把凤阳邑打造成真正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旅示范点。

大理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来有风的地方领略)(2)

大理州非遗博物馆

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整体保护

当游客步入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鹤庆银器、剑川木雕、白族扎染等一件件精美、独特、充满少数民族文化韵味的非遗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大理州非遗博物馆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40年代的“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建筑的基础上修缮利用。2016年11月11日正式建成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大理州非遗博物馆归属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直属单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管理。目前藏品有2000多件,设序厅、“乡愁纪念册”“精神家园的守护人”“白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千锤百炼的技艺”“巧同造化的技艺”和白族堂屋等八个展厅及一个非遗活态展演舞台,展出展品1000多件。

序厅重点介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展现苍洱毓秀,多彩大理的主题;二、三展厅重点介绍了大理三月街、白族三道茶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甲马、白族火把节等具有代表性的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展厅主要介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和传承人的代表作品;五展厅主要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白剧、白族吹吹腔、大本曲;六展厅向观众展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七展厅主要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和省级非遗项目祥云汪情珐琅银器制作技艺;八展厅为白族堂屋恢复陈列。

“目前,大理州非遗博物馆收藏了剑川木雕、鹤庆银器、甲马纸、白族刺绣等非遗品类,很多珍贵的藏品都是工作人员在各个县区‘跑’出来的,其中部分来自于非遗传承人无偿捐赠。”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说,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历史、文学、艺术和研究价值,经传承传播,其中许多生产实践知识和经验总结、艺术创造、精湛技艺等为不同民族、地区、国家所共享,为筑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着独属于云南的“大理式”民族文化浪漫。

2011年1月,大理州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多年来,大理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途径,全面推进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实现非遗活态传承、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大理保护区)入选。据了解,大理保护区保护范围涵盖大理州所辖行政区域,保护对象为体现大理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各类非遗名录项目、非遗传承人以及与非遗传承密切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文化等。多年来,依靠在传统文化、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保护性开发,大理州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成立13个非遗保护机构,各类非遗展演和送戏下乡活动超过1000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态势喜人。

大理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来有风的地方领略)(3)

白族扎染 供图

周城村

一个白族聚居的大理扎染之乡

扎染,是扎在布上的艺术,倾注了民间艺人的艺术匠心,每一件都是一幅生动的美术作品。

如今,提到大理白族扎染便会联想到周城村,周城村位于大理市大理古城以北,是云南省内最大的一个自然村落,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白族村落。村子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保持着完好的白族民俗风情。村中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手工艺术——白族扎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周城村的标志。

过去,周城村的白族妇女擅长扎染,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因此周城村被称为“扎染之乡”。

扎染是我国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白族的扎染技艺古称绞缬,主要分为扎缝和上色两个部分。传统的扎染技艺工序繁多,制作复杂,复杂的图案更是需要耐心和审美的双重考验。从设计底稿、扎缝、浸染上色、拆线、漂洗到一个完整的扎染作品成型,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板蓝根等天然植物成为白族扎染的原料,白族扎染的主色调为蓝色,取之天然,成色自然。蓝色扎染成为白族人日常生活的主色调,衣裙、围巾、桌布、床单、窗帘……白族扎染出现在白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复杂多变的扎染图案来源于生活,花鸟神话是扎染的主题,这些扎染技艺都来自时代的传承。

近日,白族扎染州级传承人张翰敏远赴上海,在星巴克上海非遗概念店,宣传大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技艺。她介绍了咖啡渣与普洱茶的交替染色固色效果,演绎了一曲别具一格的扎染与咖啡的“交响曲”。张翰敏是土生土长的大理人,从小生活在周城村,跟随奶奶学习扎染,虽然常年在外读书工作,但扎染一直是她内心的牵挂。

10年前,张翰敏辞掉北京的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大理市蓝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蓝续”),致力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蓝续扎染坚守古法植物染色,他们与白族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跟随四季流转的变化,采撷大自然的色彩,用手中的一针一线守护着大自然在手中流动的生命力,探索和传递着源于自然的爱与美。

10年来,蓝续坚持创新延续,带领团队深入了解大理本土植物,开发大理本土植物染色的50多种色卡。蓝续不仅用马蓝等植物来扎染,还用漆树染粉色,用栀子果、洋葱皮、姜黄等染黄色,用石榴皮染黄绿色,用核桃皮染棕色。这样做出来的扎染丝巾不仅美观,还符合循环再生的环保生态理念。

目前,蓝续已成为大理白族扎染技艺的传习所,成为了白族植物扎染的代表性品牌,也成为“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双创示范基地”“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西北民族大学实习基地”等,并在全国辐射了多家生活方式店,也与万科、云海肴等诸多品牌展开合作。

目前,蓝续主要开展的项目,有大理白族古法扎染、手工坊、文化生态研学课程和公益中心,其中白族扎染是核心项目。蓝续通过创新和差异化运营,以“LOCAL GLOBAL”为特色,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价值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了独立的品牌,在全国辐射6家门店和3个体验中心,年接待超5万人。同时,蓝续也通过乡建赋能、人才培育、行业推动等,成为乡亲们就业增收和精进技艺的平台,带动就业超3000人,影响超10000人,引领非遗企业超20家。

大理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来有风的地方领略)(4)

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 供图

喜洲古镇

记录大理传统民艺文化的发展脉络

10年前的喜洲,还是一处“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镇,以至于喜洲片区依然延续着百年的习俗和民风,太多的古老技艺以村为单位散落于大理坝子和山区,由于大理太多习俗的延续,还使得一些古老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古镇作为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记录了大理传统民艺文化的发展脉络。

如果你第一次来喜洲古镇,那你一定要去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体验一番。漫步其中,可以沉浸式感受到大理历史风貌及文化魅力,更能体验到非遗的现代化活力。走进其间,仿佛打开了大理历史风貌及文化遗存的一扇窗。

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分为甲马版画艺术馆、百工馆、喜洲老街三个部分,是一座将传统民间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主题性展陈空间。在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的甲马版画艺术馆,收录了迄今为止形式内容最为丰富的甲马版画,为大理甲马传承人张仁华多年收集刻印所得,共计600余幅,形式夸张怪异。从版画起源始,详尽介绍了甲马版画艺术的发展,在这里你可以贴近南诏最远古的神话传说,了解本土最具大理风情的文化。

百工馆收录20余种民间技艺,再结合当代艺术装置的手法得以呈现,分别设有制陶馆、布艺馆、金工馆、瓦猫馆、泥塑馆等。以这些填满手艺人时光的盒子为线索,开启对大理百工的寻根之旅。

喜洲老街位于甲马版画艺术馆和百工馆之间,全长不过30余米,存留还原了旧时喜洲老街的风貌,算是喜洲古镇的一个缩影,设有国营商店、何记铁铺、喜洲小吃店、喜酒坊十余家店铺。游客可以感受喜洲文化发展的魅力,共同重温属于一代人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参与做玩具、扎扎染、捏瓦猫、做陶罐等。

另外,展示馆除了收藏展示功能外,还具备非遗体验、非遗文创产品出售等功能,设置休闲咖啡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出门即可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在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馆长田飞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民艺文化展示与互动平台,促进当地文化与新来文化的碰撞,将大理所保存的文化传统、文化现象与现代艺术结合,将这一文化瑰宝继续传承下去。”

大理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来有风的地方领略)(5)

巍山美食 供图

巍山县

民族饮食的“活化石”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巍山是唐朝南诏国的发祥地,是“一带一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特别是各种名特小吃更是令人难忘,2011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名小吃之乡”称号。

自唐以来,巍山商贾云集,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使巍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小吃天堂”。巍山小吃以品种多样、做工精细、风味独特而著称,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饮食的“活化石”。全县有名特小吃24个系列、350多个品种。过江饵丝飘香海内外;南诏一古面、青豆小糕、凉粉、米线等地方特色小吃远近闻名;蜜饯、咸菜、牛干巴等老字号名特食品令人回味无穷。巍山现存3000余件馆藏文物中,餐饮器具文物就达100多件。

近年来,巍山县引进“云县鸡肉米线”“傣味手抓饭”等更多的全国各地名小吃在巍山落地,巍山小吃品牌在全国逐渐打响。

今年2月25日至3月5日期间,因疫情延期三年的第十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顺利举办;数十种巍山传统特色美食香味弥漫,游客摩肩接踵、争相品尝。据主办方统计,整个小吃节期间,巍山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873.4万元。

为挖掘利用好巍山的饮食文化资源,打响“吃在巍山”品牌,巍山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开展了古民居临街建筑风貌整治和重点古院落打造等工作,于2009年将全长332米的后所街打造为“巍山小吃一条街”。以优惠的条件和明确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27户餐饮经营户进驻小吃街;小吃种类涵盖了巍山各地特色品种,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四方宾客,成为全县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巍山县紧紧围绕促进群众增收这一核心,以发展小吃产业为中心,以开展技能培训为助力,着力培育打造了“巍山乡厨”特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巍山乡厨”劳务品牌,已逐渐成为巍山就业的名片和招牌,带动了4万多名劳动力就业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巍山乡厨”劳务品牌于2021年6月被人社部列为全国典型劳务品牌,10月在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巍山乡厨劳务品牌荣获全国“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和“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两项殊荣。

巍山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巍山县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中明确:要千方百计抓好产业振兴,加快文旅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样板、古城5A级景区共创,逐步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体系;推进古城景区智慧升级,推进小吃市场化运作,提升常态化小吃街包容性和规模性,广纳各地美食。精心策划文旅集市文化,升级夜摊、夜市打造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10%以上。

策划统筹:陶红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陶红 高燕/撰文

大理州委宣传部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