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

随卦卦象

接着上一篇 易经详解第41篇—随卦“向晦入宴息”是一种高明的“搁置”智慧 的内容,我们来看随卦的爻辞。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2)

打破边界

“官”这个字的解释,历来有争论,有说是官员的官、有说是五官的官、有说是感官的官。其实不用争,不管做哪种解释,都可以。因为“官”字,无论怎么解,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只代表局部,不代表整体”。眼耳口鼻喉的功能,是单一的;官员管理的范围也是单一的;感官只能代表个人认知;都是局部。《杂卦传》讲:随,无故也。随卦就是要随时改变,跟过去的东西说再见的。“官”代表着限制,不符合随卦大义,所以要“有渝”,不能守着所谓不可变化的“金科玉律”,得做调整,随时变化。“有渝”——随时改变,在随卦里才是正道,贞者,正也。“有渝”就叫“贞”,贞了就会吉。随卦讲变,初爻一上来就再次强调要打破规则。“官”是分工、各自处理自己擅长的事,是有边界的,这在随卦不行,任何既定奉行的规则,都需要打破并在合适的时候随之变化。爻辞的“贞”,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不管怎么变,大原则不变,随时改变,不随便就叫“贞”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3)

出门交朋友

“出门交有功”,“出门”这个概念,最早在同人卦里出现,同人卦初九爻的小象说“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强调放心大胆地走出去交朋友,不会有问题。这里更进了一步,“出门交”,不止没问题,还“有功”,“功”是建功立业的功。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有功”指交往的对象,就是出门交朋友,只交值得交往的人。什么是值得交往的人呢?这就是功利主义考量了。比如能帮到自己的人、能在对方身上学到东西的人、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人品贵重的人,这些都是“有功之士”,出门交朋友,得交这样的。这话听起来好像很世故,实际有道理。在论语里,也有类似的表达。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pián]辟,友善柔,友便[pián]佞,损矣。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逢迎谄媚的人、表面柔顺内心奸诈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按照孔子的说法,“益者三友”,才是“出门交有功”的对象。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交友确实不能滥交,一个人是什么人,通过他身边的朋友大概就能看出来。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5)

走出划定的圈子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不死守教条,随时求新求变,这是随卦的“正道”,变的时候,也要遵循大原则不随便乱变,这样就叫“正”,遵从这个“正”的原则,就能“吉”。吉一点都不神秘,遵照规律行事就叫吉。“出门交有功,不失也”,“有功”无论作为“利于建功立业”解,还是作为“交友原则”解,都可以,或者说两个意思都有。“不失也”,这个“失”是过失、过错的意思,是说,“出门交有功”,没有过失,不会有过错。初爻强调的是,随时改变,积极走出去,不要待在划定的圈子里不动。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6)

一往无前

随卦是眼睛朝前,经营当下,绝不回头的。别的卦里需要关注的爻和爻之间的“应与”关系,随卦不怎么关注,他在乎的是相邻两个爻之间的承乘关系。阴爻在阳爻下面,这个叫“承”,承载的承,阴承阳,是常态,是符合规律的。阴爻在阳爻上面,这个叫“乘”,乘车的乘,就是阴爻凌驾在阳爻之上,阴乘阳,这个不是常态,是不符合规律的。“随,无故也”,随卦只往前看,跟他相邻的下面一个爻,对他来说,就是“故”,他是不管的。他只处理当前和上面一个爻的关系。不被过去的事情所耽,一往无前,这是随卦的精神。体现在爻位关系上,有这么一点特殊,需要注意一下。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7)

系——建立牢靠的关系

“系小子,失丈夫”,跟对方绑紧,建立牢靠的关系,就叫“系”,“系”,是一种联结的关联状态。六二“系”的对象是“小子”,跟“小子”绑紧了,失去了“丈夫”。谁是“小子”,谁是“丈夫”呢?阴爻代表“小子”,阳爻代表“丈夫”。具象来说,“小子”是六三爻、“丈夫”指初九爻和九五爻。初九跟九五位置都很好,爻辞也很好,九五还跟六二相应,一阴一阳互补,这在别的卦里,跟六二就是最佳组合了。可是随卦不是,六二爻是一往无前的,对他来说,初九已经过去了,九五那是未来的事,六三才是他往下发展的一道槛,才是他紧贴的对象,只要跟当下无关的,一律不管。所以才会有这个看似不能理解的行为,他丢掉了本该系紧的阳爻,反而跟六三这个阴爻绑一块了。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8)

有舍才有得

小象说:“系小子,弗兼与也”。“弗兼与”,就是不能兼与。“与”就是各爻之间承乘应与的关系。“小子”和“丈夫”只能选择一个,“丈夫”指过去(初九爻)和未来(九五爻),“小子”指现在(六三爻)。随卦立足当下,选择的是现在。有人说,不能兼顾吗,不能两边都要吗?两边都要,那是同人卦第四爻“乘其墉”的做法,这么做的结果是“困而反则”,自己把自己困住了,他需要回到同人卦的基本面,遵守同人的规则,才能获“吉”。什么都想要,往往会什么都失去,必须要有所舍弃才行,有舍才有得。随便是随时在变的,是不是永远都跟“小子”绑在一块呢?不是的,看情势。下一爻马上情势不一样,六三又把“小子”丢弃了,选择了跟“大人”绑一块。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随卦完全是活的,跟谁绑一起,依从的是“看当下需要”的原则。“系丈夫,失小子”,“丈夫”指九四爻,“小子”指六二爻。六三依附于九四,抛开了六二,他要往前走,就得跟前面的九四搞好关系,这个原理跟六二爻“系小人,失丈夫”是一样的。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9)

人生八苦

佛讲“人生八苦”,其中有一苦,叫“求不得苦”,就是无论求什么,都得不到,那是很痛苦的。六三所求的,都得到了,这个很难得。我们来看啊。六三这个位置其实是不好的,不中不正,还阴居阳位,即使这样,还“有求必得”,这是什么原理?易经有一个铁则,守规律一定吉。六三虽然位置不好,可是他完全按随卦的规则指导行动,并且能很好地落实。选择,其实是一件蛮难的事情,尤其是割裂式、非此即彼的选择。当碰到妈妈和妻子同时掉水里的时候,怎么选?六三爻告诉我们的是,别纠结选择的对象,按“当下即是”的原则来选就可以了,就会“有得”。然后“利居贞”,“有得”之后固守正道,固守正道的意思是说,记住了,下次还得这么选。六三爻命好,生在随卦的环境里,只要坚持正确的规则去做选择,就可以“有所得”。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0)

当下即是

小象说:“系丈夫,志舍下也” 。“舍”是舍弃,“下”是六二。对六三来说,六二已经是过去式了,该放下就放下,他看的是眼前。昨日已矣,来者可待。没有任何犹豫,该放就放,该抓就抓,决定之后再守住,这就是随卦“随时而动”的正确做法。随卦连着两个爻,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强调“随时而动”的原则。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1)

人际交往

六四进到上卦了,上卦是不同的境界,应对策略有调整。上卦是兑卦,重在沟通,并且是和颜悦色的沟通交往。下卦是震卦,震卦的动,讲究有效率的快准狠。到上卦就不仅仅是行动的问题了,侧重点变成了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原则可能有很多,但首要的,是真诚地笑脸迎人,讲出来好像很简单,实际做到的恐怕不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概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先怀疑所有人,然后小心求证。一种是先相信所有人,出了问题再针对具体情况、针对具体的人调整策略。兑卦肯定是第二种,但落实到具体的现实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九四这个位置,历来是高度敏感的,人际关系也很复杂。上面的君位九五怕他功高震主,可能会猜忌他;同僚之间,可能又会排挤嫉妒他。易经的爻位,“四多惧”的原因就在这里。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2)

有“本事”的曾国藩

“随,有获”,从下卦一路走来,到这里,已经有些收获了,可是“贞凶”。九五的猜忌,同僚的嫉妒,面对人性的通病,九四的处境很复杂。他越是“有获”,可能越会招致打压和嫉妒,这是“贞凶”的含义。拥有得多了之后,如果不懂得低调,不懂得用沟通的艺术化解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隐患,还只顾一味往前冲,结果就会凶。九四没有什么可怨的,人性就是如此,见不得别人好,好像别人一好了就会抢走自己的东西似的。所以人往高处走的时候,越到后面越难。刚开始的时候,个人才能占主导,当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个人能力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逐渐减弱,到之后,甚至看中的完全不是个人才能,而是类似“情商”这样的软技能。人的能力有两个境界,一个是有才能,一个是有本事。有才能是说他能力很强,有本事是说,他能力很强,还让人觉得没有隐患,或者,就算有什么隐患,他也能消除掉。在高位的人,光有“能力”已经不足了,得有“本事”才行。在随卦九四爻来说,有点收获之后,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得想办法化解掉无形中存在的危机。如果化解不掉,终究不圆满,拥有的东西随时可能就失去了。那么,怎么化解呢?化解的办法是什么?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3)

和光同尘,笑脸迎人

办法主要在后半句的爻辞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有孚”,就是以诚信为本,“在道,以明”,证实给上下和旁边的人看,自己在正道上,没有偏离,也没有私心。通过笑脸迎人的姿态,借着诚信这个法宝,让大家知道自己没有别的心思,让各方放心、安心。这样,才是有“本事”的人。“何咎”,就不会有问题,把“凶”化解了。

小象说“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九四有正常的收获,可是却不合时宜。还是前面说的,拥有得多了之后,如果不懂得化解潜在的隐患,结果就会凶,哪怕是正常所得,也守不住。“有孚在道,明功也。”从初九的“出门交,有功”,到九四的“明功”,阶位不同,应对的方式也不同。“明功”是要说清楚,讲明白,用诚信、用兑卦和颜悦色的沟通方式,让大家清楚事情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消除外界对自己的误解。功是功能、也是功劳。就是让外界了解自己做了什么、能做什么,把一切都摊开。上下都觉得九四没有威胁了,他自然就安全了,自己安全,才能继续往下走。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4)

孚于嘉

随卦的爻位关系,是从下到上往前看不回头的。初爻系二爻、二爻系三爻、三爻系四爻、四爻系五爻。到了第五爻,这是君位了,在最高的位置上,他没有具体的人可以追随,他追随的是上爻所代表的真理。上六爻是很高的境界,一会再说。九五爻追随的真理是什么?爻辞讲“孚于嘉,吉”。孚,诚信。嘉,善美。就是以真实诚一之心,从善如流,这是上位者需要遵守的规律,遵守,就吉。“孚于嘉”很正面。“双喜曰嘉”,自身善美的东西,产生外部影响,至少影响辐射到另一方,这个就叫嘉。“孚于嘉”是对另一方的照拂,产生的是对方愿意追随的结果,然后“吉”。

小象说“孚于嘉吉,位正中也。”“嘉”不是单向的,至少存在双方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使得九五爻孚于众望,大家心悦诚服。九五本身又中又正,深得随卦精髓,该守的守得住,又能够灵活应变。外表有兑卦的颜悦色,内心有震卦的主张坚持。外松内紧、外圆内方,这个很难得。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上六爻的爻辞讲的是一个历史故事,在《孟子》这本书里提了好几次,我们先看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太)王居邠[bīn],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滕文公,是战国中期滕国的国君,古藤国国都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山东省滕州市。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滕文公”, 一是春秋时期的滕文公,这个史料很少,我们不熟悉;二是战国时期的滕文公,因为在《孟子》里有记载,后人才了解一些,就是这位。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5)

滕文公雕像

滕文公请教孟子说,齐国人准备在薛邑这个地方修筑城池,我有点紧张,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呢?可能薛邑这个时期是属于藤国的,但是藤国没有能力护住。孟子没有直接回答具体的办法,而是讲了个故事。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6)

周太王画像

以前周太王在邠[bīn]地立足的时候,饱受戎狄部落侵扰,民生维艰,太王觉得是自己的道德有问题,做得不好,要么就是不该在邠这个地方构建政权。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放弃了邠地,把事业归零,迁到了岐山这个地方。岐山当时应该是荒地,这是从一个经营多年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拓荒去了。太王离开邠地迁往岐山,完全是迫不得已,不迁走不行,他要找一个能够推行王道仁政的地方(可能他认为戎狄王化不了)。太王有一个理论,认为假如可以行善政,也就是仁政,后代必定会有子孙可以成为君王。有德的君子创立功业,传于子孙,正是为了能代代相传。至于成不成功,就看天命了。孟子接着对滕文公说,你奈何得了齐国人吗?还是努力实行仁政吧。

这个故事还有个补充加强版,说邠地的民众舍不得太王,全跟着他跋山涉水,千辛万苦走到了岐山。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周武王吊民伐罪,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确实太王的后世子孙有成就王位,周朝得天下八百多年,确实靠的也是推行仁政。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7)

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

兵法说“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上下一心,有共同的好恶,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没有消灭不了的敌人。任何情况下,民心民气都是一个组织最大的资产。百姓对周太王不离不弃,民心可用、民气可用,这就是随卦上爻的境界,达到了“随”的顶峰。

“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执而不弃就叫“拘”,“维”是交结在一起的意思,“王”指周太王,在这里也象征王道,“西山”就是岐山。“拘系、从维”,就是老百姓认同他,喜欢他,跟他紧紧绑在一起、交织在一起。他去哪里,大家跟到哪里。这一爻处在随卦的极位,是随顺化服的顶峰。就好像一个东西,人人都喜欢,都用心保护着,生怕失去,就叫“拘系之”。“乃从维之”,“从”是随从,光是“拘系之”,可能还会因为某些变故而断开,那就再加强稳固的措施,用绳子绑上,怎么都不会被破坏。随卦前面几个爻,不管怎么随,都有一定的距离,到上爻完全合二为一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这样牢固的民心支撑,周室开始兴盛。

易经第五卦需详细解说(易经详解第42篇随卦立足当下)(18)

西周分封形势图

“王用亨于西山”,“享”既是享用的享,也是亨通的亨,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的。从周太王时期累下来的王道根基,用于岐山,到文王、武王的时候终于发扬光大,民众享受到了红利,周朝亨通无阻的取代了商朝。

小象说:“拘系之,上穷也。”“上”,既指位置,也通崇尚的尚。是说,“拘系之,乃从维之”,已经做到随道极点,没有比这个做得更好的了,也指随道到了顶点,接下来面临的就是另一个局面。随卦下一卦是蛊卦,蛊卦讲革弊出新,当一个思想沉积久了之后,就变味了,王道思想也不例外。蛊卦是“元亨,利涉大川”,元亨利都有,他没有贞,丢失了本心,随着时间的迁移,内部腐坏了,需要拨乱反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