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


君子和小人,关于这两类人的话题似乎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都说是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确实,君子是对一个人的美称,想要配得上这个称呼也要付出很多。

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1)

我国古代著名文人王勃写过一篇名叫《滕王阁序》的文章,也被收录在课本中让现在的学生们学习。里面就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句子,也被世人拿出来当作俗语广为流传,那就是“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在贫穷面前也能安然自若,通达事理的人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命运。

光看译文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是古人对君子的一种看法。当然,贫这个字也不单单指贫穷,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窘境都可以视作贫。在我国历史上,安贫算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也是非常被人们所推崇的。

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2)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真的就有不少能够安贫的伟大君子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看不惯官场上的歪风邪气,宁可继续过着贫穷的生活,也不愿意随波逐流,这是君子。

一代名相诸葛亮,一生时光鞠躬尽瘁。手握大权,已经是做到了人臣的最高位置,可家产仅有几亩田地。这也是君子。

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绝不是金钱利益可以衡量的。

心胸豁达的人,能够知晓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这样的人能够顺从命运的安排,脑子里没有那些不该有的非分之想。

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3)

安于贫穷,这个词其实也被很多人误解。古人劝我们要安于贫穷,那好说,我不干活,不工作。到最后我没有钱,我就变成君子了。

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其实小编更想说的是,虽然安贫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提倡的观点,但是它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

我们回顾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首先说说那运筹帷幄的大军师诸葛亮。他的一生不可谓不辉煌,他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最终几亩薄田只是他归于平凡的象征。

这个人不重视雍容华贵,就算困难的时候也为自己的事业在奋斗,而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让他无法过上享乐的生活。

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4)

而陶渊明呢?他不做官的原因,并不是不想赚钱,而是不想因为这个就要去给那些乡里的小人拍马屁。他看不惯的是那恶俗的官场风气,是那顽劣的市井小人。

在以前,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在以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事情。所以,从这两点我们能看出,这二位君子只是能够坚守自己的道理和理想,不会因为利益就改变了自己的初心。

这和那些天天不努力导致的贫穷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安贫是我们赞美的美德,但是绝不是不奋斗的理由。如果这种现象成为了那些碌碌无为的人的借口,那我们真的还要继续赞颂安贫这一说法吗?

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5)

达人知命,真的是他们有着高超的本领,能够看穿命运吗?小编觉得应该不是这样,只是他们能够看到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什么是不属于的。

像是那些违规违法的赚钱行为,这些本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得来的,所以这不是命中该有的。

这才是所谓的知命,这才是所谓心胸豁达的君子。

君子和小人,其实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也许差的就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可是君子在利益面前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本心,能够在贫穷的环境中仍然坚强,这才是真正值得歌颂赞美的。

这应该才是这句俗语的给我们传达的本意吧,希望读者们能正确地认识这句俗语,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古人做人之道经典语录(古代俗语君子安贫)(6)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