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好听的乐曲(听尽拉赫玛尼诺夫)
从2011年起,捷杰耶夫每年都要为中国乐迷带来一位俄罗斯作曲家的全集音乐会。
拉赫玛尼诺夫
(1873-1943)
1873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拉赫玛尼诺夫被认为是他所处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而作为作曲家他也被公认为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传统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的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俄罗斯作曲家的影响,旋律丰富、极具表现力并运用丰富的管弦乐色彩。代表作包括《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等。1943年3月28日,距离70岁生日仅有几天,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加州的家中因病去世。
即便你不熟悉古典音乐、也不知道拉赫玛尼诺夫的名字,但你肯定听过他的音乐。被古典乐迷称为“拉二”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出现在玛丽莲·梦露1955年的电影《七年之痒》中,周杰伦在2007年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里也弹奏了一小段;《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更是借1980年的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而闻名遐迩。
12月3日、4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在艺术总监瓦莱里·捷杰耶夫的带领下,于国家大剧院上演这位俄罗斯音乐巨匠的“全集音乐会”。乐团将陆续演出拉赫玛尼诺夫的全部三首交响曲和四首钢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交响舞曲》,让你了解这位被公认为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传统的俄罗斯作曲家。这也是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自2011年起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第五位俄罗斯作曲家全集音乐会。
前情提要
捷杰耶夫与中国乐迷一期一会
2011年秋,在国家大剧院和马林斯基剧院的共同策划下,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连续三天上演了柴可夫斯基的全部六首交响曲。自此,每年秋天捷杰耶夫都要为中国乐迷带来一位俄罗斯作曲家的全集音乐会:2012年是肖斯塔科维奇,2013年是斯特拉文斯基,2014年是普罗科菲耶夫。今年,则是拉赫玛尼诺夫。这似乎成了捷杰耶夫与北京乐迷一年一期的“约会”,北京乐迷也送给了他一个更亲切的称呼——“姐夫”。
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与拉赫玛尼诺夫这两位大师分别位居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艺术的巅峰。拉赫玛尼诺夫不仅在音乐上受到柴可夫斯基的影响,在他听闻柴可夫斯基突然离世后,还开始谱写了第二号《悲歌三重奏》,以此纪念,正如柴可夫斯基为纪念去世的钢琴家、作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而创作了《A小调钢琴三重奏》。
演出阵容
四首协奏曲由四位钢琴家演绎
12月3日、4日,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以两场音乐会,每场三小时完成一次对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马拉松式”演绎。为了这次的特别策划,国家大剧院也特别将惯常的演出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两场音乐会都将在当天19:00开场。
此次,捷杰耶夫邀请了四位钢琴家分别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的四首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其中,曾获得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中国钢琴家孙颖迪,将出战难度最大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另外三位钢琴家,都是今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选手。现年21岁的华裔钢琴家黎卓宇,是今年柴赛的银奖获得者,同时还拿下了刚刚结束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最佳奏鸣曲演奏奖,他将演奏《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而柴赛铜奖获得者,只有16岁的丹尼尔·卡里托诺夫将一人挑梁两首曲目,分别是《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在本届柴赛中夺得第四名,并拿下唯一一个“莫斯科乐评家特别奖”的卢卡斯·德巴格,将演奏《G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演出曲目
两晚听完作曲家一生
终年不到70岁的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跨越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他也向来被认为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但同时又具有20世纪作曲家的现代元素。但对于作曲家本人而言,“我所做的仅仅是简短明了地将我的心灵之语付诸笔端。这便是我的创作了。不论是爱情、痛苦、悲伤还是虔诚,通通都成了我的音乐。”
两天的音乐会所选取的这九部作品也贯穿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写于1891年,当时年仅18岁,是献给他的表兄、钢琴家亚历山大·西洛蒂的。当初拉赫玛尼诺夫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正是这位表兄推荐的。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对该作进行了修改。
而1895年完成的《D小调第一交响曲》则让拉赫玛尼诺夫遭遇了事业的滑铁卢。1897年,这部作品在圣彼得堡首演,乐团根本没怎么排练,加上指挥也喝醉了。当晚,拉赫玛尼诺夫没有听完整场演出就愤然离席了。在离开俄罗斯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带走这首曲子的手稿。这次失败直接诱发了他的神经衰弱。
1901年首演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简称“拉二”)则大获成功,这首曲子也帮助他重拾信心并进入创作高峰期。他也把这首曲子的乐谱题献给精神治疗师尼古拉·达尔。拉赫玛尼洛夫在遭受《D小调第一交响曲》打击之后,被家人送去莫斯科接受达尔的治疗。
1906年到1907年之间,拉赫玛尼诺夫写出了《E小调第二交响曲》。虽然“拉二”获得了成功,但是他对于写交响曲仍然不是那么自信。这部交响曲的首稿,他并不满意,几个月之后经过改写才完成。1908年在圣彼得堡首演,他亲自指挥这部作品,大获成功。最重要的是他恢复了作为一个交响乐作曲家的自信。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写下了超高难度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虽然这首曲子是题献给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的,但是霍夫曼从未公开演出过这首曲子,还表示“这不是给我的”。另一位钢琴家格拉夫曼则遗憾表示作为学生时没学习这首曲子,因为“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怕啊”。相较“拉二”,拉赫玛尼诺夫自己则更喜欢这首“拉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赫玛尼诺夫一首《G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写了十多年,直到1926年才最终完成。1934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
1936年,他完成了一首献给故乡的抒情诗《A小调第三交响曲》。1940年,他在美国写下了祈求平静的最后一部作品《交响舞曲》。
本版撰文:Dionysus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