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秀才(科举制朝为田舍郎)
科举制提高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向高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导致整个社会“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只有士族子弟才能入官场,以至于后来王、谢、庾、桓等士族大家轮流执政,士族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寒门学子几乎没有任何上升空间,这时的社会迫切需要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
开皇七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且学子可以自己报名,无需士族举荐,自此选官不再问门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再穷苦的人,只要读书好就能一夜翻身;只要有才识,就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自此,科举制度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我们先来讲讲什么是科举,科举其实就是历经重重考试,筛选出优秀人才进入国家中枢。那只要是通过了科举考试的,都是优秀的人才吗?当然是。
首先要承认,人和人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那同样对商业敏感性、吃苦耐劳精神、风险承受能力都是有差异的。任何时代试图打破或能够打破现行利益格局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这些人能将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很大几率也能从科举遴选中胜出。
你问科举制能作弊吗?能。历朝历代都不乏科举舞弊的事情发生,不过且不说科举舞弊这事儿难度多大风险多高,其实偶尔有那么几个作弊者并不影响科举制的公平性,毕竟再作弊也不会一下子就刷下去一整个阶层的人。
科举制已经是最接近现代国家“考试权”的制度了,它之所以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也是因为这种选官机制是建立在整个社会阶层的流动之上的,所以全社会都在尽力维持这一制度。
公共经济学认为:权力只对来源负责。简单来说就是:谁给你的官职,你就对谁负责就行了。
九品中正制时期,官员举荐都靠士族大家,皇帝都没有直接任命官员的权力,那封建官僚不听皇帝的命令也正常;可是到了隋朝,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也要由皇帝任命,只有皇帝才有官员的任命权,无论谁要当官,都要走科举这套程序。所以所有的封建官员都听命于皇帝,皇帝不希望封建官僚用执行政令的幌子压榨百姓,封建官僚就必须有所收敛。
科举制为皇帝选拔了天下最聪明的人当官员,而隋文帝也不怕这些聪明人拉帮结伙、危机朝政,因为这位还设计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近乎完美的权力制衡制度——三省六部制。
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详细内容,我们明天再细细的说。关注一言经济史,带你了解更多历史·经济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