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品课教案(名师课堂我教屈原列传)
我教《屈原列传》
程 翔
(北京一零一中,北京 100091)
摘 要:从屈原的出身和才干入手,把握屈原遭受小人嫉妒这一关键内容,进而认识楚怀王的昏庸,以及顷襄王和群小构成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屈原悲剧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认识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司马迁传记写作的特点,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以必要的讲解、铺垫和提升为辅,让学生整体把握该文的思想脉络。
关键词:《屈原列传》;屈原人格;楚怀王;渔父
一
我酷爱《屈原列传》,每次读它都内心颤抖。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收入《屈原列传》,并与《苏武传》《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组成第三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可谓选文精当。教《屈原列传》不必过多考虑什么“任务群”,而是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本身,要学得扎实,并要引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深入思考,助力学生成长。下面说说我教《屈原列传》的大体思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列传”二字,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解释为:“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这是司马迁首创的人物传记体例,后世多沿用之。学生先读课文,认真看注释。
学生读完第1段,我问:屈原什么出身?才干如何?学生回答:“楚之同姓,出身高贵,才华出众。”师生进一步交流,发现屈原并不姓“屈”,而是姓“芈”,学生知道芈月。“屈”是氏。“楚之同姓”,是说他与王族同姓。这就是出身高贵。才华出众呢?学生很容易找出“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是何等人物?国之栋梁也。楚怀王对他怎么样?——“王甚任之”。
按说,屈原可以一路顺利,大展宏图,为国效力,建功立业。接下来的第2段是写屈原顺利的人生吗?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看注释,然后回答: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出现了一个小人——上官大夫。为什么说上官大夫是小人呢?中学生接触过小人吗?学生对此是模糊的,然后引导他们认识一下这个小人。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华,“心害其能”。小人,往往嫉妒心强,精于进谗。君子则相反。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夺”,课文注释为“强取为己有”,合乎逻辑吗?学生说不合逻辑,因为后文上官大夫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此处“夺”释为“强行改变”于义为胜,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舅夺母志”的“夺”相同。这样,“屈平不与”的“与”即可释为“赞同”,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同义。“平伐其功”的“伐”与《〈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相同。前挂后连,融会贯通。
上官大夫进谗言的水平的确很高。我问学生能不能看出来,学生说:“非我莫能为。”意思就是说屈原目无君主。这就说到要害处了。君主最忌讳什么?——功高盖主。在楚怀王看来:你屈原有才华,那是我会用人;我不用你,你有天大本事也无处施展。现在你竟敢目无君王,可恶至极!于是“王怒而疏屈平”。
我问学生有什么感想,学生说上官大夫太坏了,真是一个典型的小人。我及时活跃学生思维:假如换了你,会对楚王说什么呢?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有学生说:“大王真会用人,屈平大夫宪令写得极好,真乃国之栋梁,楚国之幸也!”这样说,楚王高兴,屈原也高兴。当然这就是君子,不是小人了。学生又进一步想到,如果楚王是一位明君,即便上官大夫进谗言,也不会得逞。我请两位学生现场扮演,一位扮演圣明的楚王,一位扮演小人上官大夫。对话如下:
上官大夫:大王,您让屈平大夫起草宪令,众人皆知,这是您会用人哪。可是屈平目中无人,说别人谁也做不了,只有他才能胜任,这都是他的功劳。您说,他眼里还有大王您吗?
楚王:屈原大夫乃国之栋梁,是一位君子,他绝不会说这样的话。我看你是一个小人,嫉贤妒能,挑拨离间,陷害忠良。来人,把这个小人给我轰出去!
学生演得很好。可惜楚王不是明君,是昏君。他没有进行任何调查,就相信了上官大夫的谗言。屈原的悲惨命运就此开始了。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上官大夫想要改动宪令,屈原就同意呗,何必得罪小人呢?你们对此怎么看?
这个时候可以放开让学生发表看法,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屈原始终坚持自己的治国主张,毫不动摇。人生在世,只要坚守,就会得罪人。得罪君子不碍事,得罪小人有麻烦。若怕麻烦放弃坚守,那就不是屈原了。我请学生要记住:上官大夫这种小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要结合过去所学内容,融会贯通。
有学生问:楚怀王不是对屈原挺信任的吗?为何又听信谗言呢?这就需要全面了解楚怀王这个人。我请学生看课文第4、5、6、7自然段,读注释。我问:本传记还写了楚怀王哪些事情?说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人在性格上有什么弱点?此教学环节跳过第3自然段,直接进入第4、5、6、7自然段的阅读,第3自然段的学习往后放。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顺序。
学生分组学习,了解楚怀王这个人。我深入各小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注意,“商於”课文没有注音,明确“於”读wū。学生归纳如下:楚怀王受张仪欺骗,是贪婪所致。张仪的鬼话,稍有理性的人都能识破,然而楚怀王竟然相信了,撕毁了与齐国的盟约。这就是利令智昏。当张仪说是六里不是六百里时,楚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结果损兵折将,兵败失地。失败后,楚怀王“悉发国中兵”“深入击秦”,遭魏国偷袭,只好撤兵。齐国因怒于楚的失信也不援救,楚国陷入窘境。由此可见,楚怀王易怒,性格暴躁,缺乏理性,所以他才会轻信上官大夫。
学生的归纳分析颇为扎实。我及时引导:楚怀王缺少一种自觉——及时反省。我接着问:楚怀王在哪个环节应该反省?学生又一次被激活。他们说:第一,当知道张仪欺骗他之后就应该反省,应认识到与齐国断交是错误的,应立即与齐国修复外交关系,共同对抗秦国。第二,攻秦失败后,应该及时反省,认识到攻秦行为鲁莽,还应该预料到魏国可能会偷袭。撤兵后,应主动向齐国道歉,修复关系。但是楚怀王没有这样做,可见这是一个缺乏反省的国君。
第5自然段写秦国割汉中地与楚和好,但是楚怀王“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由此看出,楚怀王意气用事,极不成熟。相反,张仪的做法令人感动,“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张仪的行状可以从《战国策·楚策》《史记·张仪列传》中获得更多了解)我问:张仪之所以敢冒风险进入楚国,勇气来自哪里?学生说:来自对楚怀王及周边小人性格弱点的深入了解。据文献记载,张仪来到楚国,便被楚怀王关入监狱。但是张仪却能够暗中贿赂靳尚,并编造假话迷惑郑袖,让郑袖吹枕边风,使楚怀王放走了他。屈原从齐国回来后,进谏楚怀王:“何不杀张仪?”楚怀王这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第7自然段写楚怀王听信子兰的话,盲目入秦,结果被扣,最后死在秦国。由此可见,楚怀王极为昏庸,毫无主见。
我问:《屈原列传》主要写屈原,却用了很多笔墨写楚怀王、顷襄王,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楚怀王的昏庸导致了屈原的被疏远。楚怀王、顷襄王与屈原的悲惨命运有密切关系,写屈原,就必须写他们。我引导:楚怀王的贪婪、易怒、轻信、昏庸,恰恰说明了他太需要屈原这样的忠臣来辅佐了,可屈原却被他疏远了。正因为这样,楚国才江河日下,一步一步滑向深渊。这恰恰说明了屈原是栋梁之材,一旦被疏远,国家就有天塌地陷之祸。这是从侧面写屈原的才干。
二
以上可以作为第一节课的内容。下面进入第二节课,主要学习第3、8、10自然段,以及最后一段。
学生读第3自然段,看注释。我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②屈原的伟大人格。这两个方面比较容易总结出来,但仅仅总结出这两个方面还不完整;还有两个方面,即《离骚》一诗的艺术特点和本段所体现的语言特点。我板书如下:
①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②《离骚》的艺术特点;③屈原的伟大人格;④第3自然段的语言特点。
其实,学生对已经总结出来的两个方面未必有深刻的认识,教师这时的引领就很重要。“离骚”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实际上是在讲什么?孔子讲过,“诗可以怨”。这表面上看是在写《离骚》的创作缘由,若再联系“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这几句,就能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人穷则反本。”这里的“人”,已不是单指屈原一人,而是泛指。这里的“穷”就是“穷则独善其身”的“穷”,就是不得志。“可谓穷矣”是说屈原所处的政治环境太恶劣了,小人猖狂,君子受难。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种横向联系,对于打通学生的思维闸门很有意义。
也可进一步联系“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生遭遇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借用马克思“愤怒出诗人”的名言,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司马迁深谙文学创作的规律。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常常是心灵疼痛的结晶。学生以前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卜算子·咏梅》,以后还要学习的《归去来兮辞》等,都是写心灵疼痛的名篇。那么,学生的作文呢,往往是无病呻吟,流于假、大、空。阅读和写作是一致的,不是割裂的。现在中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是割裂的。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
司马迁是如何表述《离骚》的艺术特点的呢?“刺世事”,就是讽刺。“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是指《离骚》采用了托物言志、比兴寄托的表达方式,也就是“香草美人”的手法。这也是屈原作品突出的艺术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于屈原的伟大人格,司马迁借用淮南王刘安的话作了高度赞美(参见班固《离骚序》)。接下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在本段的语言特色。司马迁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要格外注意本段的句式。有三字句、四字句,还有对偶句,使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格,句式丰富多彩,变化繁复,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节奏感极强,充分体现了司马迁杰出的语言修养。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理解第3自然段,学生能受到深刻启迪。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教师也可以示范朗读,读出感情,来感染学生。
第8自然段存在文意前后不连贯的问题,顾炎武《日知录》、梁玉绳《史记志疑》中都有所论述,当代学者也多有研究,并提出错简、窜入、拼凑等观点。因属于学术研究领域,一时难有定论,故在教学中可以避开。若学生质疑,教师可建议学生课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来拓展了解,课上不必深究。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这些议论的理解上,让学生翻译这几句,锻炼翻译能力。然后,再联系第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写《史记》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记录历史的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有大量的议论和抒情。
第10自然段写了一个对话场景。对话的双方是谁?屈原和渔父。此段内容出自屈原作品《渔父》,但学术界有争议。今人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认为是屈原弟子所作。先以渔父的视角看屈原:“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我请一位学生来扮演屈原,要求弄清“颜色”和“形容”的含义。接下来是渔父(注意此处的“父”读fǔ,是古代人们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的问话,又请一位学生扮演渔父。这是很有意思的课本剧。
渔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接着再改用白话重新对话,比较两种语言风格。我问:听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同学们有何感想?你们内心受到触动了吗?
学生回答:这是两种世界观的碰撞。渔父显然代表了另一种人:不必坚持,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不必显示自己的清高,同流合污就是了。渔父认为屈原不聪明。屈原则坚守初心,宁死也不改变。
我继续问:你们受到触动了吗?请举手。学生举手,说受到触动了,屈原这样的人太少了!我又问: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学生说:做不到。我说:做不到是允许的,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对屈原持什么态度呢?学生说:敬仰。我问:屈原投江自尽,你赞同他的行为吗?学生说:不赞同,但能理解。我又问:屈原之死有什么意义?学生说:他照亮了这个世界,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与日月同辉。那么,屈原之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学生说是清高。另一学生说是坚守理想,宁死不屈。还有学生说是屈原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宁死不屈。我问:如果像渔父说的那样,同流合污了呢?学生说:那就不是屈原了。屈原跳江自尽,说明了黑暗势力的强大,说明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说明了屈原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说明他具有高尚的人格。注意,此处不宜拔高,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自然会不断加深对屈原之死意义的理解。课堂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又问: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之死的呢?然后请学生读最后一段。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我问:司马迁是想表达什么呢?学生说:司马迁非常同情屈原,在汨罗江凭吊时,司马迁掉泪了,因为他与屈原有相通之处。可是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服鸟赋》之后,司马迁又“爽然自失”了,若有所失。为什么呢?此处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贾谊“同死生,轻去就”,与司马迁的人生观相同吗?不同。司马迁为了《史记》宁肯接受宫刑,也是一种坚守,与屈原的精神实质相同。可是,贾谊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对此司马迁就似乎有些困惑了,难道自己的坚守错了吗?其实,司马迁一点也不困惑,他只是用这样的表达来引发读者的深思。
凡是读了《屈原列传》的人,都会不断思考下去。屈原遇到的小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迹。贾谊的人生悲剧也令我们深思。司马迁的个人遭际,更让读者感慨万千。大概贾谊、司马迁与屈原是心心相通的。《屈原列传》带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而这两节课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1年第10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