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到底要说多少遍你才记得住(这句话里有东西)

开天辟地,吐气扬眉。文章,讲究既雅且丽,通俗易懂。拳劲,讲究整中有活,技巧频生。好东西有个共通点,富于张力。有张力,才会有深度,深度出广度。独站巅峰,静立守神。进入一种状态,不再思考招术,放空脑子,注意力集中,意识放出去。静观自身动态,别干涉它,心里有数,知道到哪了,各部位都在干什么。观照力有什么用?强大观照力,使你持续深入。心若散乱,意识涣散,无法窥之细节奥妙。拿手抓,还是拿筷子夹,这是两个事儿,方式决定结果。文字概括力强,练功不是,必须精细化,才能上档次。以前有个道士,练心意把,他没有架子,专练步子,一种很奇特的慢动作。我问他,这练什么。他说速度。然后突然启动,迅速接近我,又迅速拉开距离。我一惊,浑身一抱,他早退回去了。慢练,并不代表就会慢,他在用步子打磨胯,根节能出爆力。大转子最耐压,而不是膝盖,膝盖需要稳定。道士左转腰,迈左腿。右转腰,迈右腿。每一步勾脚尖,用髋拎脚。这个动态,似用脚面提起一碗水。心不敢散乱,气质内敛,深含着劲,抽掖沟筋,拽腿起脚。他动得很慢,走出一身汗,他在用这种步子调心,降服烦恼。

一句话到底要说多少遍你才记得住(这句话里有东西)(1)

大梦谁先醒,唯独君不知。练拳,并非自找罪受,行拳要舒适。进去了,不寂寞。踏实不下来,先练练静功,比如毛笔字。都说不累不成人,我说不静不成就。得到一种深刻思想,你则要和你的拳,或东西独处。好比说,佛家有个缘起性空,加一个字,就看点意思了,缘起于性空。打拳也是,有个静态底衬,再生发那个动的。每况愈下,就不对劲了。人越来越弱,那个劲一定含着颓废,要改。人应该每下愈况,两个字一换位,事儿就变了。修内功,让东西下去,再返上来,完成一个循环。能开髋,东西沉到脚底,只要你够正,劲自然返上来。买得来服务,买不来修行,成人必修一艺。沉淀的过程,谁都逃不过去。过去了,海阔天空。人之所以浮躁,心里没有一种法。得法的人,他不会依靠外界,不刻意寻求寄托,法就是他,他就是法。传统东西,越急越没戏。开始难熬,后面越走越顺,拳能陪伴你很久,一辈子的事儿。

一句话到底要说多少遍你才记得住(这句话里有东西)(2)

落地生根,步如猫行。生是出路,不是死根。人挪活,树挪死。想脚下轻,就得走髋。开了髋,自重下去,脊柱松顺,竖脊肌有了贯通感,练出一种既沉且灵的东西。如何变强大,内部疏通。心情平复,微内裹腿,丹田缓慢松紧,盆底幽微兴奋。松紧臀大肌,调试沟筋弹性。领住首,虚掖裆,向下顺脊柱,脚底有物沉淀,内压自然松落。什么是死根?僵硬碾地,拔不起腿,顶死了髋。生的意思是,出路与生长。身上东西对了,脚感很像气垫鞋,不但增了弹力,还很稳健。步法轻拿轻放,不敢造次,你就不得不用髋。出腿收腿,先撑顶髋。大转子先给个支撑,再或迈步或退步。脚落地,随即胯支撑,这叫相随。换胯即是换腿,体悟了这一层,拳就厉害了。步法成了胯法,东西又深一层。脚底通着脊背,步法与胯法一体了,大地反作用力,贯通腰背脊,你会越来越强。路在脚下,法在心中。猫行,形容进退轻灵,角度多变。脚刚一落地,可进可退,或左或右,大转子控制脚掌,能消惯性,还能改方向。拳学结构,需要无数次调试,才能渐入佳境。

一句话到底要说多少遍你才记得住(这句话里有东西)(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