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镰仓幕府时代的首都(什么是日本上)
日本这个名字出现,是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当时在江苏北部的海岸,来了一批遣唐使,他们自称来自日本。而日本人开始用这个名字称呼自己,也仅仅出现在13年前。再往前,没有名字,我国古代史书给他们取的名字叫做“倭国”,倭寇的倭,遥远的意思。倭国列岛上出现像样的部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我国战国时代后期。再往前,处于长期的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叫做“绳纹时代”,就是石头上刻着给绳子打结的纹路。倭国从原始社会逐渐聚合,形成像样的政权,也就是有了王权,从而出现文明的形态,是从弥生时代开始的,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
1 弥生时代
水稻
水稻是倭国文明的原点,到现在大部分日本人也都食用大米。而水稻出自中国云南或长江中下游。
在绳纹时期,水稻零星地传到了列岛,但规模很小。大规模传入,是在公元前3世纪,传到九州岛北部,因为那里离中国大陆最近。
九州岛离我国很近,当时我们处于战国时代,群雄混战逐鹿中原,有些人为了活命,就从山东等地,渡海到了九州岛。
战国时候商业贸易活动也挺频繁了,也出现了一些大商人像范蠡。贸易活动也促使一部分人东渡九州岛。
这些人称为“渡来人”,他们带来了水稻种植技术,还有青铜器冶炼技术,将日本带入了弥生时代。
环壕聚落
生产技术的变迁一定会产生新的财富结构,从而衍生出权力。
水稻种植、灌溉等技术,使得可养育的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掌握了这些技术的人,以及能够组织大规模人群来开发土地种粮食的人,地位越来越高,阶层的分化开始出现了。
为了抵抗其他部落的侵袭,很多聚落开始在外围挖深沟,叫做环壕。
环壕一般分外环和内环,内环显然更安全一些,地位高的人住内环,其他人住外环。
除了掌握种植技术的人,还有一类人地位也很高,就是掌握祭祀礼仪的人。
种水稻需要合适的降水条件,而能够与上天沟通,祈求降雨的人,自然具有更尊贵的身份,这不是单纯能说会道就行,还需要掌握很繁琐复杂的仪式规程,以及工具。
那时候青铜器的冶炼技术也从我国传到了九州岛,一些族群首领照猫画虎,把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显得更加神秘高端。
借着种水稻、挖环壕、祭祀,部落首领的地位越来越高。
时间久了,人口就多了,多到这里的土地不够用,一些边缘人群被要求出去开发新土地,形成子部落。
一个水系的部落有时会连成部落联盟,几个联盟组合在一起,叫做“国”。
但几个部落联盟就叫国,实在过于草率,但他们还是沿用我国古代史书里对东夷的叫法,我们当时称他们为国。在我们看来实在没什么存在感,不太了解,姑且这么叫了。
伊都国和奴国
到了我国西汉时期,弥生时代进入中期,就从原来散落的点状部落,逐渐形成线状、面状联盟了。
这时候要扩大族群规模,就需要用到战争。
这个时期在九州岛北部出现了几次战争,也产生了倭国第一批明星政权——伊都国和奴国。
因为离着我国近,所以最早与我们建立了联系。
以前日本要引进水稻、金属器械加工技术,都是通过朝鲜半岛做中介。伊都国和奴国因为直接和汉朝建立联系,政治、经济、农业、金属制造,有样学样,很快发展起来,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后来伊都国势头超过奴国,成为首屈一指的部落联盟。
但好景不长,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朝王室自顾不暇,更管不了伊都倭国,他的政敌获悉了这个消息,推翻了他的统治。
但新生倭国到底由谁掌管,一直定不下来。这事儿到现在也存在争议,但比较公认的,是奈良地区的邪马台国拿到了接力棒。
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的崛起,和我国的支持也有很大关系。
当时汉朝东北地区有个地方割据,公孙康。官渡之战袁绍病死了,他的两个儿子逃到辽东,就被公孙康杀掉了,首级送给曹操。
邪马台国发展和公孙康的支持分不开。
不过后来公孙政权还是被曹魏吞并了,邪马台国转向曹魏。
邪马台倭国的大王叫卑弥呼,被曹魏册封为亲魏倭王。她是一位大祭司,据说法力超群。当时她还吸收了来自我国的道教思想,并把各种祭祀的方法体系融会贯通,创造了一套能够被大多数部落接受的祭祀礼仪,倭国内部共享一套政治原则,使得聚集在她统治下的部族越来越多。
2 古坟时代
邪马台在日语里叫做Yamato,也可以叫大和,很多史学家认为邪马台和大和是一回事,现在日本民族也还用这个名字。
邪马台后倭国政权逐渐强大,3世纪到6世纪,出现了很多的古坟,形状相同,都是前方后圆,供倭国大王和部落首领使用,所以被称作古坟时代,大概对应我们三国到隋朝这300年。
朝鲜半岛
这个时期,倭国继续受到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影响,因为物资、马匹、做兵器和农具的铁,都需要从朝鲜半岛进口,所以倭国政权极力维护和半岛的联系,甚至想把它变成自己的附庸。
当时西晋被游牧民族赶到南方,北方形成的权力真空被鲜卑等填满,鲜卑建立前燕,前燕扩张到朝鲜半岛的高句丽,高句丽只能向南挤压那里的小政权,比如百济。百济向倭国求援。
倭国也很乐意,他一方面要通过百济联络中国,一方面也想垄断物资通道。
但他心里不把百济当盟友,只把他当小跟班。这时候倭国政权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不甘于学习接受中国、朝鲜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还萌动了建立“小天下”“小帝国”的意图。
怎么证明自己有这实力呢?那就是获得东亚秩序建立者—— 中国皇帝的认可。
于是倭国在中国南朝时期,公元420年,派出使节到中国,他不像百济那样来讨封赏,而是希望皇帝给他撑腰,承认他在朝鲜半岛上,除了高句丽以外地区的影响力。
但事与愿违,皇帝根本不理他,给了百济国王“镇东大将军”号,只给了倭国“安东将军”号,足足低了一品,被打了脸。倭国大王气坏了,决定脱离中国皇帝的册封体系,建立自己的天下。
这时候倭国开始了独自探索的阶段。
国内改革
治天下先治国,倭国大王开始加强中央集权。
扶植亲近自己的势力,地方上有各种大豪族,内部矛盾不少,倭国大王趁机培植力量,给钱给粮给物资。
对于势力强大的豪族,大王委任他们为国造,在辖区内有审判、军事、祭祀的权力。事实上这些豪族本来就可以,但通过委任,大王的政治地位大大加强。
除此之外,倭国大王还在各地设置直辖区域,越过豪族,直接管理。还把一些战俘、移民等,纳入不同的部,为贵族提供服务,比如养马,制作陶器等。
通过一系列持续上百年的改革,倭国大王的权力大大增强,地方豪族权力被削弱,他们再也无法组织资源兴建宏伟的前方后圆的古坟,于是古坟时代终结。
可以看出,古坟时代倭国政权飞速发展,下一阶段的飞鸟时代,就是政权的冲刺阶段了。
我们知道的“日本”、“天皇”这两个名字符号,就在这个时代诞生,大约对应中国隋朝到武则天时期。在这之前,还不存在“日本”这个名字,所以一直用倭国来表示。
3 飞鸟时代
飞鸟是奈良的一个地方,这一时期的倭国政权集中在这里,所以叫做飞鸟时代。
经过前边一系列改革,倭国快速发展,不免沾沾自喜。怎么展示一下取得的成绩呢?老套路,请示下旁边的中国皇帝。
礼仪
公元600年,倭国派使节出使中国,隋文帝接见。隋文帝本来对这个遥远的政权没啥概念,使节说了一句话“我们神圣的倭国大王,把天当作哥哥,把太阳当作弟弟”,把隋文帝逗乐了,你这不是小朋友过家家吗?回去让你家主子改掉说大话的臭毛病。使节灰溜溜走了。
但倭国不死心,过了7年,又派了使节来隋。当时国书里写了一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一看,你这什么狗屁玩意,你也配称天子?我还成了日没处天子?一顿猛搓,使节又灰溜溜走了。
本想讨点面子,但两次都碰了壁,除了郁闷,倭国大王也确实感觉在礼仪方面,还需要好好向中国学习。于是继续改革。
改革官僚体系,建立了“冠位十二阶”,分别是“德仁礼信义智”,每一个分大小,比如大德小德,以此类推。
制定了《十七条宪法》,规定君臣民的日常行为准则。
还仿照中国,建立了“朝廷”,就是朝见大王的庭院,倭国大王学着坐北朝南,大臣两边排开,汇报工作。
这些改革都有很浓烈的儒家味道。推动改革的,现在日本人大多认为是圣德太子。为了纪念他,上世纪发行一万日元纸币时,正面头像就印的他,用了28年,后来才改成了提出脱亚入欧理论的福泽谕吉的头像。
不过,圣德太子很可能不是真实存在,而是虚构出来的。不过可以确认的是,他成了儒学和佛学的化身,对倭国产生巨大影响。
政变与集权
除了礼仪方面提升,倭国发展中一大障碍是地方强大的氏族,这个不解决,局势还是不稳。
当时中国正经历隋唐交替期,隋炀帝打高句丽,导致隋被颠覆,唐取代后又打高句丽,使得高句丽一直处于混乱动荡。
倭国一看旁边的邻居天天打仗,自己这边氏族当道天天挑事,一些忧国忧民倭国王族觉得必须继续加强中央集权。
推动这次变革的这对君臣很有名,君是中大兄皇子,臣是中臣镰足。
中臣镰足本来专职祭祀,但他不甘心只做祭司的活,他有更大的抱负,想辅佐一位明君,于是在王室中物色德能兼备者。
他看上了中大兄皇子。
但王位本来没有他的份,他的哥哥才是顺位继承人,而且哥哥得到了当时最有权势的苏我氏家族支持。
苏我氏家族权倾一时,倭国大王之位都被苏我家族影响,几乎成了事实上的大王。要改变这一局面,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决定必须铲除掌权者苏我入鹿。
为了稳住苏我入鹿,中大兄娶了苏我家族的女性。而在一次与朝鲜使团的外交场合,一片祥和的氛围下,中臣镰足出其不意,砍死了苏我入鹿。他一死,支持苏我氏的力量倒戈,权极一时的苏我家族瞬间轰塌。
苏我家倒这么快,也说明当时倭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结构。
大化改新
为了建立稳定的政治结构,中大兄决定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但他是政变推动者,直接做倭国大王不合适,容易被人诟病,所以他推了一个叔叔做大王,他幕后掌权。
之后中大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因为年号为大化,所以叫大化改新。
倭国原来是国造制,地方豪族可以在辖区内有很大的权力,这时直接取消,地方长官由倭国大王直接委派,收缴地方兵器归大王所有。
原来很多民众归当地某个氏族,是氏族的私民,现在一律取消,他们都是倭国大王统治下的公民。
大王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天皇”与“日本”诞生
后来中大兄弟弟继位,称天武天皇,这是倭国第一个天皇。
天武天皇想在宣传上做文章,加强自己家族的影响地位,最好把自己神话。于是他开始编写家族故事。
怎么编呢?修史。
他命人整理过往历史,编纂出《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两本倭国最重要的史书。
他把从他以前历任倭国大王,都追封为天皇,一直追溯到传说中的日神,也就是天照大神。天照大神的后人就是“天皇”。天皇的全名叫“现神御宇天皇”,也就是“显现人身统治天下的神”。日神后人统治的土地叫日本。
天皇和中国古代皇帝不同,皇帝叙事讲究德,有德可以推翻无德,所以古代皇帝更迭频繁。但天皇叙事讲究血统,只有天皇血脉才是日神后人,所以无论谁掌权,都不可能取代天皇,也就有了千年一系的延续。
4 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
这一时期主要的特点就是一句话:天皇为了构建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从唐朝引进了律令制,但随着律令制实施的经济基础-税收,越来越难收上来,导致律令制逐渐破产,并逐渐进入武士阶层掌权的时代。
律令制
中大兄推行大化改新,新的更优秀的文化,当然来自唐朝。文字、建筑、礼仪、儒学、佛教等,都搬回来。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律令制。这是唐朝创造的用于管理社会、强化统治者权力的完善体系。
律就是刑法,令就是行政法,靠着这套体系,中央集权被大大加强。其他国家朝鲜半岛、越南、日本一看很好用,纷纷效仿引进。
举个例子“租庸调”。国家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农民种地就交租。老百姓每年都要给天皇义务劳动,叫庸。各地产出的一些土特产,也要调拨一部分献给天皇,叫调。
国库有钱了才能养得起军队,用来管理地方。这是经济基础。
律令制下,日本社会形成了权力集中、动员力很高的局面。
迁都
几百年来的日本都城位于奈良地区,叫平城京,这段时间执政的桓武天皇在十年内两次迁都。
第一次从奈良迁到了现在京都的西南边,叫长冈京,但那个地方地势不平,被丘陵切割,施工难度大,后来还发洪水,建了十年也没建成,桓武天皇放弃了。于是把都城迁到东北边比较平坦的京都,当时叫平安京,做都城长达上千年。
其实迁都在历史上并不稀奇,隋炀帝、北魏孝文帝都曾经迁都,桓武天皇迁都的缘由也类似,都是为了摆脱原都城附近,长期以来形成的旧势力。但十年内迁两次,也能看出律令制的极高的动员能力。
律令制瓦解
日本学习引用律令制,加强集权,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防御唐朝和朝鲜半岛。因为以前日本在半岛的白村江口,和唐朝、半岛的新罗组成的联军打了一仗,结果大败。后来这个噩梦一直不散,日本也不敢放松。
后来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从高峰一下跌落了下来,虽然晚唐又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再难回到盛唐的强大。
日本看到唐朝疲于应付乱局之后的藩镇割据,无暇顾及他,一直绷在心头的弦也就放松下来。
外部危机解除,对内的政策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因为律令制下必须有军事体系来维持,所以一直是军国体制,对外御敌,对内维持秩序。此时外部威胁没有了,天皇决定不再推行以军事体制为基础的律令制。
同时,他开始裁军,减轻国内的负担。尤其沿海用于备战的军事设施,逐渐被弃用了。
军事一放松,经济基础也动摇了。
每个上任的天皇,都要根据自己的思路口味,在上一届律令基础上,添加新的律令,长期积累下来,这个体系越来越复杂,加在老百姓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前边说到的租庸调越来越繁重,苛捐杂税加徭役,让老百姓活不下去,很多农民宁肯放弃种田,也不再纳入国家统计的户籍里。这样他们就成了流民,聚众闹事。
土地没人种了,税也收不上来,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
律令制无法实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没有中国古代那样的祖宗之法,在家庭来说就是孝道。
我国古代文化,特别讲究祖宗之法,下对上忠诚,今对古遵循。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推行改革,要推翻祖宗之法,遭到司马光等人的一致反对,这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古时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但日本没有,日本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松散,一个比较典型的体现就是皇室乱伦的特别多。前边提到迁都的桓武天皇,他父亲娶了侄孙女为妻。还有皇族父子兄弟相残的数不胜数家常便饭,第一位使用天皇称号的天武天皇,是从侄子那里夺的权,还引发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动乱壬辰之乱。
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责任稀松,大家聚在一起,随时可能就散伙了。这样就无法实行像唐朝的那样户籍管理制度,税也就收不上来了。
武士的诞生
武士的诞生与崛起,大概对应我国的五代时期。
当时从土地上逃走的流民,很多都去了各地方上的豪族那里。
因为日本地方本来就有一些豪族,现如今军事体制逐渐被放弃,国家把一些土地权利下放,很多豪族趁机开始壮大自己,屯田屯地,组建武装力量。
流民逃到豪族门下,虽然也受剥削,但只剥削一层,不用像以前层层盘剥,而且还有武装力量提供保护,所以豪族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断蚕食国家的土地,也抢夺进贡的贡品。
从倭国到日本的长期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列岛南部,当时本州岛北部是虾夷人。从夷字可以看出,日本也仿照我国古代华夷论,把远离文化中心地带的人称为夷。
在征服北部的过程中,俘虏了很多虾夷人,为了同化、文明化他们,天皇把这些俘虏分到各个地方,让当地长官照顾他们,给一些地,免一些税。
当时天皇对地方的军事统治力已经大大减弱,地方豪族崛起,反抗天皇以及天皇委派的官员。因此,地方长官“受领”,需要组织武装力量来维持秩序。
大家发现,虾夷人和本土人虽然样貌差不多,但战斗技术和制造兵器的技术很突出,虽然人数少,但这些技术被一些人继承了下来。这些人组成了各地的军事力量,拱卫朝廷,并逐渐成为武士。
武士的亮相
两次平叛使得武士登上日本历史舞台——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叛乱。
平将门是前边迁都的桓武天皇的第五代孙,天皇会把一些皇室成员降为臣,派到各地去驻守,协助天皇治理当地。平将门是被派到东国(现在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一带)的桓武平氏中的佼佼者,通过多年的经营,势力逐渐壮大。
939年东部的常陆国叛乱,平将门率军侵入,完事儿之后烧杀抢掠,凌辱妇女,酿成灾难。有人进言说,侵入一国已经是大罪,不如直接占领更多的地方。
平将门一听得意忘形,我本来是皇室孙,占领八国,打入京城又如何。于是还真的自立为皇,举办了盛大即位仪式,这是日本一千多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自立为皇的反叛者。
地方发生叛乱,地方长官“受领”就得派兵镇压,主要靠掌握虾夷作战技术的武士。
天皇得知平将门即位的消息,大为震惊,悬赏说谁能取平将门首级,赏赐高官厚禄。武士们踌躇满志,平氏勤学苦练,借助日常平叛打磨技艺,正等着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都非常渴望。最后一位叫藤原秀乡的武士取下平将门首级,带去领赏。
不仅东边有叛乱,当时西部的藤原纯友也在叛乱,天皇用悬赏的办法,同样激励武士斩杀了藤原。
这两次叛乱顺利被武士剿灭,极大提高了武士的地位,“武士”这一身份也正式确立。原来他们是工具人,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
权力流转
平安时代后期,皇室内部的权力,经历了多次动荡变化。开始是外戚摄政,之后太上皇院政,好不容易天皇把权力夺回来了,又被掌握军事力量的武士夺走,这一路血雨腥风。
外戚干政在我国古代也司空见惯,尤其皇帝很小的时候,孤儿寡母的只能依赖外公舅舅,比如东汉时期。不过皇帝长大后会想办法夺回权力,而且随着皇帝更替,外戚也不会一家独大。
但日本不太一样。天皇的外戚势力庞大盘根错节,外祖父为了垄断皇室甚至采用近亲结婚的手段。
当时最大的外戚是藤原家族,这个家族源自中臣良足一脉。所以他们拥有皇室的原始股。
比如藤原冬嗣女儿嫁给了仁明天皇,生的儿子文德天皇又娶了藤原冬嗣的孙女,也就是外孙娶了孙女。
外公的权力如此大,天皇如此依赖外公,还有个原因,那时候日本还是走婚风俗,女人嫁人后不住丈夫家,丈夫去不同的女人家走动。生的孩子一般也是在外公家,所以和外公的联系会紧密。
通过这种紧密的关系,外戚攫取了摄政的权力,甚至天皇成年了,也会委托外戚管理朝政。
但时间久了天皇也不甘心,一心想夺回权力。后来想出了金蝉脱壳的办法达到了目的。
具体操作就是,天皇很快退位,成为太上皇,在日本叫上皇,把位子传给儿子,然后监护儿子治理国家。这时候有上皇监管,外戚再想插手也没有法理依据了。
最开始想到这个方案并试行的是后三条天皇,他趁着藤原家族不上朝的空档,抓住机会,颁布新令,整顿贵族的庄园。土地是经济和劳动力来源,藤原家族的土地被大幅削减。
本来按计划带着小天皇一起干,但后三条天皇没多久死了,白河天皇把他爹的计划学会并实施了。
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军事力量武士的参与,上皇也培植了自己的武士集团。
但问题又出现了,天皇和上皇的矛盾显现,进而为了争夺权力爆发冲突。
1156年,对应中国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在位期,日本崇德上皇和后白河天皇兄弟之间爆发冲突,武士集团加入其中,最后天皇胜利了。
但事实上,胜利归属于天皇背后的武士集团,当时是平氏和源氏。取胜之后这两家又厮杀起来,最后平氏胜利。
到这时,权力已经不再属于天皇了,武士阶层统治时期到来。
5 幕府初创
幕府一词来源于中国,以前军队作战,指挥官都要在营帐帷幕中指挥,所以叫幕府。后来传入日本,成了武士政权政府机关。
平氏撇开天皇,自己建立了政权,但也就存续了十几年,之后便是源赖朝开创的幕府时代了,一直到明治维新,幕府模式持续了700多年。
源赖朝
源赖朝和我国古代朱熹、陆游、辛弃疾是同时代人,他本身有皇室血统,13岁前在京都度过童年,后来因为父亲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流放到东部的伊豆。
伊豆地处关东,繁荣程度比京都差远了,但这里是平原,适合饲养良马。骑兵在以前是攻城略地的利器,所以关东一直是军事力量基地。
到了伊豆的源赖朝在逆境中磨练了意志,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二十年后给父亲报了仇,还推翻了旧有统治。
他遵循了三个政治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日本政权的不稳定,很大程度来自于皇室内部斗争,父子兄弟相残不胜枚举。
我国古代虽然也有过类似的,但一直是立长不立贤,嫡长子继承,也就是最大的儿子乘袭皇位。如果皇帝能力太差怎么办?有官僚体系管理国家。所以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明也运转如常。
源赖朝吸取以往教训,坚决贯彻嫡长子继承制。
公平。
身边的武士们,无论位份高低,年资深浅,都论功行赏,能者多劳多得。
不表现出对谁的倚重偏爱,一碗水端平。这样追随他的武士越聚越多,实力不断壮大。
注重情报。
因为离京都太远,没有情报就会失去先机。
他安排很多眼线在京都朝廷,还把奶妈的外甥安排在京都,让他每隔十天派一个使者过来汇报京都情况。
源赖朝定居镰仓,依据三个原则,建立了幕府政权,即镰仓幕府。
为了更好的管理各个地方,源赖朝采用了御家人制度,简单说就是像家臣一样忠于幕府,而且武士不分身份高低,都是平等的效忠。
后来还把幕府的势力范围划分成很多片区,委派武士去镇守,负责当地治安、钱粮税收等。
通过这些措施,源赖朝织就了一张大网,开创了幕府统治模式。
外戚北条家族
虽然这张网很有效,但它依赖有能力的人运作,一旦这个大将军不在,体系就会岌岌可危。
果不其然,源赖朝还没有完成心中的计划就死了,幕府重权落到了老丈人北条家族手里。
之后十年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死于非命,两个女儿前后离世。他妻子北条政子心灰意冷出家为尼。
坐镇京都的天皇听到这些消息很兴奋,号召天下武士推翻幕府。
在大厦将倾之时,冷静的北条政子力挽狂澜,面对心思动摇的幕府御家人,她慷慨陈词,历数源赖朝对各位将军的恩惠,现在投靠天皇不会获得信任,而且天皇没什么钱,落不得多少好处,最好的出路就是团结一心,和幕府一起,打败天皇,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一番演讲后大家同仇敌忾,甚至决定直接出兵京都,并一鼓作气打败天皇,将幕府势力扩展到西部,完成了源赖朝没做完的事。
这一事件巩固了幕府的统治,也大大提升了北条家族的地位,之后北条家族掌握了幕府的实际控制权。
但毕竟是外戚,名不正言不顺,后来北条家推举傀儡将军,通过将家族女性许配给将军来掌握实权。这和之前平安时代藤原家的做法如出一辙。
时间一长还是会有很多武士说三道四,有不同意见,北条家族设计了一个机构叫评定众,一句话说就是,有事大家商量着来,不是某个人说了算,而是大家商量最后决定,这就有效化解了矛盾。
后来人们把评定众解决问题的经验记录下来,逐渐形成了幕府法体系。自律令制废弃之后三百多年的社会动荡结束了。
这三百年,因为没有有效的稳定制度,人们无所依靠,靠拳头说话,促使了专门依靠刀拳生存的武士阶层崛起。一直到幕府法体系诞生,日本获得了新的社会秩序,靠武力解决问题的时代也终结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