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

“醉美芦苞”旅游路线发布会、各地腊味品鉴会、腊味风味厨艺赛、芦苞十大名菜发布、广佛美食论坛、古法腊味制作……12月7日上午,随着一煲煲腊味饭蒸腾起的热气和香味,“味力三水 香聚芦苞”——2019三水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之芦苞北江腊味美食节在佛山市三水区芦苞温泉度假村正式开幕。一连两天,30多项精彩活动,展现了最特别的“芦苞味道”,打造“舌尖上的盛宴”,吸引了来自周边各大城市的众多游客。

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1)

当前,三水区在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探索一条具有三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三片联动、百村共建”的总纲下,芦苞镇正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芦苞路径,助力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举办的芦苞北江腊味美食节除了为市民游客提供游玩娱乐,更通过搭建特色农副产品推广平台,整合文化、旅游、餐饮、农业等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升,让“美食 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推动芦苞迈向高质量发展。

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2)

美食节搭台

打造“舌尖上的盛宴”

川湘鄂等地是无辣不欢,岭南人却是无“腊”不欢!12月7日上午,芦苞腊味美食节现场人山人海,挤满了芦苞市民和外来游客,热闹精彩的舞狮开场表演瞬间“燃爆”全场,传统的开腊仪式正式拉开了“味力三水 香聚芦苞”——2019三水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之芦苞北江腊味美食节的序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芦苞腊味美食节分为舞台区、烹饪区、售卖体验区、成果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其中芦苞特色腊味和农产品美食售卖体验区在广场两侧呈长方形场地,包括拉爷农庄、芦苞手信、金旺达长寿村农庄、长四艘、广古调味品有限公司、金佳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芦苞腊味美食、农产品、特色小吃等,积极向游客推介特色新潮的美食佳肴。

“芦苞四宝”——腊肉、腊肠、腊鸭、鱼干吸引了众多“吃货”前往品尝购买。拉爷农庄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整一个上午,前来购买腊味的游客络绎不绝,甚至在摊位前排起长龙,“芦苞四宝”很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往往供不应求。

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3)

“之前买过芦苞腊味,很好吃,今年特意过来了。”来自广州的黄先生今天一早驱车赶至芦苞腊味美食节现场,开启“买买买”模式。黄先生表示往年买过一次芦苞腊味便喜欢上了,念念不忘,今年慕名而来,除了买足自家食用的,也将购买一些作为手信送给亲朋好友。“不仅来买腊味,芦苞的风光特别好,逛完美食节还要去芦苞的古村古镇旅游。”黄先生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有不少市民前些日子在朋友圈里面看到本次活动,今日特意赶到现场前来参观购买腊味。据了解,当日下午,主办方还将举办紧张的“一锤定音”芦苞特产竞拍,超值的芦苞十大特色农产品及芦苞腊味产品将参与竞拍,让市民游客感受拍卖会一锤定音的刺激感和仪式感。

在把市民游客“引进来”的同时,芦苞镇也在积极加快芦苞品牌“走出去”的步伐。据悉,本月底还将举办“醉美芦苞”摄影展、特色农产品展等,正式上线电商平台。

作为本届美食节的重头戏,“味力三水”腊味风味厨艺赛是一大亮点。比赛邀请了芦苞镇内各大酒店、农家乐及芦苞镇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的16个厨师团队,在规定时间里,各展所长,让手中的芦苞腊味及芦苞特色农产品变成各式散发腊香、刺激味蕾的美食,最终评选出“腊味王”及“芦苞十大名菜”。

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4)

多位美食嘉宾作为评审,根据菜肴的色泽、口味、造型等多个标准对菜品进行认真打分。同时,由50名乡贤及50名村民代表组成的大众评审团也积极参与到评选中来,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打分。最后,来自金汇美食、佛山市实验技工学校、芦江渔村三个单位的厨师获得“腊味王“称号,家乡浓味大鸭、渔珠鱼宝、翡翠布袋罗汉等十道菜获评“芦苞十大名菜”。

腊味风味厨艺赛是芦苞镇大力推动粤菜师傅工程的一个缩影。目前,芦苞在传承本镇饮食文化的同时,大力实施粤菜师傅专业人才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提高芦苞城乡劳动者技能,走出一条“色香味俱全”的乡村振兴之路。

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粤菜师傅工程以来,芦苞积极组织烹饪技能竞赛活动,推动厨艺交流和岗位练兵,培养粤菜烹饪人才,挖掘芦苞特色菜,通过并举办“腊味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擦亮芦苞名片。同时,积极打造芦苞乡村美食旅游点,建设芦苞乡村旅游美食精品线路,加强芦苞饮食名店宣传推广,大力挖掘乡村芦苞本土特色菜、特色宴,开展芦苞“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评选活动,评选出一系列美食名品、美食名店。推广芦苞腊味、长寿醋、北江河鲜等特色美食,把芦苞打造成“美食名镇”旅游餐饮发展新格局。

广佛两地同根同源,两地美食也在交流借鉴中共同发展。上午的各地腊味品鉴会上设置了多个展示区,以“腊味”为主题,展示广府文化粤菜的代表如广州菜、顺德菜、番禺菜等,以及芦苞粤菜师傅烹饪的菜品,通过广佛两地粤菜文化的交流,为芦苞美食产业增添了新能量、新活力。主办方还把目光放眼全国,举行“腊中国”展览,让游客通过全国各地特色腊味赏到、学到、吃到、买到。

此外,7日下午举行的“味力三水 香聚芦苞”广佛美食论坛还邀请到广州知名美食家、评论家、三水本土美食专家及芦苞乡贤代表进行互动,讨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芦苞特色美食与文旅发展的现状和机遇,为芦苞擦亮美食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出谋划策。

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5)

“美食 文化 产业”

整合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重要推力。芦苞镇地处三水北部,被北江和芦苞涌穿城而过,水产养殖业发达,飘香四溢的芦苞腊味正与水上人家晾晒鱼干的风俗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芦苞腊味逐渐声名远播,以芦苞“腊味四宝”为代表的腊制品远销海内外,并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凝结着这座古镇悠久的历史底蕴。

作为2019三水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之一,芦苞北江腊味美食节就通过搭建腊味推广平台,提升芦苞美食影响力,深入挖掘芦苞“腊味文化”。

除了“腊味文化”外,这个千年古镇更致力于挖掘、传承和发扬自身的特色文化,如胥江祖庙的民俗文化、千叟宴的长寿文化和孝善文化、千人太极的太极文化、芦苞水闸、芦苞涌古航道的水文化等都是芦苞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法宝”。

今年,芦苞继续坚持举办一系列品牌活动,胥江祖庙北帝诞庙会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佛山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孝善文化节邀请了约2000名长者共享千叟宴,弘扬孝善文化。随着芦苞的美誉度、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让芦苞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加,让芦苞文化品牌走出去,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合力。

此外,作为美食节系列活动之一,“芦苞寻味之旅”摄影赛也于今日公布了获奖结果,并现场设置了摄影作品展,在美食节期间持续展览。这些作品用镜头记录了芦苞腊味的制作过程、自然景色、民俗活动、文旅发展等,让市民从中感受芦苞乡村振兴成果。

佛山三水芦苞特色美食(无腊不欢)(6)

借助腊味经济,在本届美食节上,芦苞镇特意发布了“醉美芦苞”芦苞精品游线路,整合文化、旅游、餐饮、农业等资源,探索芦苞传统文化与美食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打造“多样文化”的芦苞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这条线路将“长岐古村-独树岗村-胥江祖庙-芦苞涌生态景观-芦苞温泉度假村-拉爷水上农庄-金色旺达长寿村农庄-健叶蔬菜基地”这8个游览点串联起来,可集中展示“三片一带”示范区的建设成果,让游客深入芦苞,漫步村落,看老幼悠然自乐,探寻“醉美芦苞”。

三水区委、区政府明确,中部千年村落片区的芦苞片区要以杨万里《明发青塘芦苞》诗意入画,串联北江、芦苞涌沿岸的千年祖庙、“小广州”旧街、独树岗、长岐古村、长寿温泉等载体,引进市场力量,推动芦苞涌文旅带、河鲜美食街、独树岗古村片区、长岐古村片区等项目建设,活化长寿古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首要任务。”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芦苞将整合文化、旅游、餐饮、农业等资源,探索芦苞传统文化与美食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打造“多样文化”的芦苞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在“三片联动、百村共建”的总纲下,芦苞镇积极主动融入中部村落群片区,重点打造长岐古村、独树岗古村、旧墟镇三大示范片区和芦苞涌景观带,形成“三片一带”格局,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芦苞路径,助力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目前,芦苞文旅产业链条已初具雏形。未来,芦苞镇将在长岐古村片区,以“长寿风情,和合相守”为内涵,打造民宿产业及文创基地,通过“民宿 民俗 民生”的方式,挖掘古村价值;在独树岗古村片区,以“千年古韵,孝善新风”为特色,通过“祠堂 文化”模式,将市场价值与村民生活融为一体,开发水乡休闲旅游;在旧墟镇片区,以“湾区古埠,岭南水乡”为主导,重点打造旧街房屋外立面改造、水文化博物馆、粮仓创客空间以及河鲜美食美食城等项目,重塑“小广州”辉煌;在芦苞涌景观带,利用芦苞涌天然优势,提升两岸生态景观,设置古渡口码头,重塑诗人杨万里《明发清塘芦苞》诗情画意,讲好芦苞故事。

据了解,本次芦苞北江腊味美食节将持续到周日,明日将有现场制作古法腊味、“亲亲腊味”亲子农家乐、“腊多多”大胃王比赛、“鲜腊味 芦苞造”农家特色腊味烹饪比赛等精彩节目,市民仍可前往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特别提供了3条免费公交专线,来往芦苞温泉与西南城区,包括时代城线、三水广场线和雅居乐线。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欧阳迪勇

三水区档案局供图

【作者】 李周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