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六二十七回概括(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十八)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西游记第十六二十七回概括?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西游记第十六二十七回概括(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十八)

西游记第十六二十七回概括


修行者理解的《多心经》

第十八、十九回   高老庄收八戒 乌巢禅师受心经

观音替悟空收服了黑熊怪,夺回了袈裟,重新上路,用但见那来说明又到了一个好地方:

草衬玉骢蹄迹软,柳摇金线露华新。

桃杏满林争艳丽,薜萝绕径放精神。

沙堤日暖鸳鸯睡,山涧花香蛱蝶驯。

这般秋去冬残春过半,不知何年行满得真文。

在这么好的地方,进了这户人家,真个是:

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此时那夕照沉西,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爨,条条道径转牛羊。又见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行者看罢道:“师父请行,定是一村好人家,正可借宿。”

在这么好的地方,又进了这么好的一户人家,悟空降了八戒。三藏收了八戒,八戒代表人的各种欲望:食欲、色欲、贪欲,等等。八戒还代表人的肠胃,所以食量大,吃东西最积极。

前面收悟空是收了心,收龙马是坚定了意志,收八戒是收了欲望,在修行路上算是又一收获。悟空属金,且水中之金,八戒属木,木火一方,金公木母,金公悟空,木母八戒,小说后面经常出现金公怎么怎么,木母怎么怎么,就是指悟空、八戒。金克木,一路上受尽了悟空的欺负,但又相安无事。悟空属阳,八戒属阴,阴阳配合,方能完成金丹大道。有诗一首是对收八戒的总结:

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

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

一主一宾无间隔,三交三合有玄微。

性情并喜贞元聚,同证西方话不违。

修行的过程,在某些方面就是调节自身阴阳的过程,调节好阴阳方能同证西方话不违。

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遇乌巢禅师,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我们再来读这段话,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去西天大雷音寺的路就是修行的路,大雷音寺还在那里,这条路怎么走哦?这个方法是什么哦?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 远哩!远哩!《西游记》小说共一百回,第十九回后半部分才授《多心经》,授早了,没有身体力行的经验,讲了也不懂;晚了,学者多走弯路,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放在这里恰到好处。只是路多虎豹难行。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路途远不要怕,总能走得到。只是魔瘴难消,《多心经》指导你消除磨难。都快到西天了,师徒四人都还在讲《多心经》。佛教的经书五千多部,《西游记》仅选了这一部,而且是全文转载,真正指导你修行就这一本经书,把修行中的根本大法、正宗大法、各种境界都告诉你了,是佛家从修行开始到修行完成最好的指导书。

那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禅师笑云:“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乌巢禅师把后面要遇到的妖怪都提前告知了,授《多心经》的人预告了后面的道路,实际就是说用《多心经》可以指导走完整个取经的道路。乌巢禅师始终始终没有说出具体有多远,因为每个修行人的本根不一样,走完这条路的时间就不一样,后面的方法和用功程度不一样,完成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无法告知具体有多远。

收了八戒是阴阳相配,得了《多心经》有了去西天的正宗大法是这两回的中心思想。《多心经》为什么说这么重要,我们来重新再读《多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是谁?我现在无法考证,有说是释迦牟尼佛,有说是观自在菩萨。翻译者是谁?据网上资料查找,翻译者众多,唐三藏玄奘法师译本最流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照字面解释这个名字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摩诃二字在梵语中是什么意思我实在不知道了。在禅宗的寺庙成都新都宝光寺,有五、六处都高挂此经文,但都把“摩诃”二字去掉。看来这“摩诃”二字可以去掉。在六祖坛经中对“摩诃”二字作了解释,大家可以去读一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一部很好的禅宗指导修行的书。

般若波罗蜜在梵语中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应该是译音,根据翻译法则,中文里原有相同意义的词就用原有的词,没有就用译音,“摩托”、“沙发”就是典型的例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把叫做《金刚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把叫做《多心经》,这两部经书都是在讲具体的修行方法,指导佛家弟子修行的经。再说般若波罗蜜又是什么意思呢?它与道家的“道”意思相近,又不完全一样,与道家的“练功”意思更接近也不完全一样,道家讲的是功法,它讲的是境界,但所做的事情又是同一件,就像摩托和自行车,沙发和椅子,功能作用都差不多但又有差别。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就是修行、炼功,但修行、炼功道家讲的是具体的行动和功法,而般若波罗蜜讲的是这个行动中的境界,所以只能译音。

再说该是《多心经》还是《心经》?《西游记》中十一次用的是《多心经》,四次用的是《心经》。

《多心经》该怎么解读,曾经问个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他说佛家的书太难读懂了,佛家书说吃了饭就是没有吃饭,说没有吃饭就是吃了饭,到底吃饭没有吃饭真的搞不清楚了。其实就是这四句话难倒了千古圣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学教授不懂佛学,承认读不懂是非常正常的。

到底《多心经》该怎么解读呢?请听下一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