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琴书特点 吴梅奢摩他室一代曲学宗师
不知道谁是始作俑者,这使得不少的藏书家都把嘉靖本作为一个专题来收藏,并且都以一百部为目标。为什么单独把嘉靖本从明刻本中剥离出来,作为专题来收藏?这里的动机我没有看到相关的论述,正是因为没有看到,所以才敢放胆胡猜,当然这种胡猜我总要有点儿依据,比如说明代嘉靖、隆庆到万历之间的社会情况、经济情况、以及当时的复古风气等等,这一切因素加在一起,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版刻风格,我在其他的论述中详细地讲到过我的猜想依据,所以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故居外景
但是注意到嘉靖本作为独特品种专题收藏这件事,早在30年前台湾的苏精先生就注意到了,他在《近代藏书三十家》中写到:“奢摩他室藏书的第二个重点,是他发愿要搜罗到一百部的明代嘉靖朝刊本,吴梅在苏州故居楼上的室名,便称为‘百嘉室’。从民国以来,不约而同都立意要收藏百部嘉靖本的藏书家同好中,以陶湘的成就最大,他的‘百嘉斋’后来竟获得两百部以上,可进一步称为‘皕嘉斋’。其次是邓邦述的‘百靖斋’也超过百部的目标,只有吴梅的‘百嘉室’似乎未及如愿便辞世了。”
文保牌
苏精先生在这里把喜好收藏嘉靖本的人点到了几位,看来他对大陆情况在30多年前不甚了解,因为上海的黄裳先生和朱龙湛先生也都有百嘉专藏,当然我也有,那苏精先生就更不知道了,哈哈。但我的成就却不小,从数量上来讲,没能赶上陶湘,但余外的这些位却都堪称是孙山之后,当然他们藏的质量可能比我高,毕竟在他们那个时代,书源的充足情况要比我的现况好的太多,但即使这样,吴梅还是没能收到跟他堂号相符的嘉靖本数量。关于这一点,我以郑振铎的话为证:“他榜其书斋曰‘百嘉室’,意欲集合一百种明嘉靖刊本,始终没有足额。”
走进了楼内
当然,我在这里说吴梅没有收够一百部嘉靖本可不是想看他的笑话,因为他没有攒到一百部是有另外的原因,原因就是后来他的藏书改了方向——致力于收藏戏曲、传奇类的版本。这类的书在传统藏书家眼中并不是很看重,然而新文化运动以后,戏曲、小说类的书大热,在那个时期,能够将戏曲类的古书收藏到一定规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苏精先生说:“吴梅是一代曲学宗师,奢摩他室藏书也以戏曲为主,民国十七年时,所得已有六百种,其中不乏罕见珍本。”如此说来,中国少了一位百嘉堂主,正因为如此,反而出现了一位曲学宗师,这么想来,他那百部嘉靖本一部也不藏,也丝毫不影响他在戏曲界有着大师级的地位。
当年的楼梯
吴梅为什么喜欢上了戏曲?这一点我没找到相关的说法,按说他也是书香门第,吴梅的曾祖吴钟骏是道光十二年的状元,他的祖父吴清彦也曾做到刑部员外郎的职位,而他的父亲吴国榛本也是在县府考试名列前茅者,可惜22岁就去世了,而那个时候吴梅仅3岁,后来他在亲戚家长大,他的亲戚发现他并不喜欢读书,就想教他经商,经商吴梅倒是没有学出来,八股文他学不进去,然而却喜欢上了《西厢记》、《琵琶记》等等词曲,如此说来,他对戏曲的爱好本自天然。
门大敞着,里面却没有人
吴梅对戏曲的喜爱以我的看法,那真是深入骨髓,因为他不只喜欢读,还喜欢创作,同时他还演唱,他认为“欲明曲理,须先唱曲”。吴梅在教书之时,就在课堂上随讲随唱,同时他还让同学们进行表演的排练,这样的老师,让学生们太开心了,但别的教授就对他这一点有意见。吴梅曾任南京紫霞曲社社长,他在这里跟很多相同爱好者相互切磋,有时他还会粉墨登场,他曾经扮演过《西厢记》里的莹莹,但是我在不少的文献中看到过吴梅的照片,他那两撇八字胡几乎成为招牌形象,我想他不太可能为了演莹莹而剃掉胡须,可是如果不剃的话,那带胡须的莹莹绝能引起场上的轰笑。
依然保持完好的窗棂
在北京的五年时间里,吴梅有很多时间都是到书肆上去淘书,他重点所去之地当然还是琉璃厂和隆福寺。刚开始买书之时,他并不关注版本,之后就越发讲求版本的好坏,待他离京回苏州时,带回了2万多卷戏曲类的古书,自此之后,他的收集重点全部转到了戏曲方面,《民国人物小传》中这样评价吴梅的藏书:“梅藏曲之富,一时无两;盖南北遨游,手自搜罗垂二十年,益以朋好所贻,弟子所录,架积日多。”
对于自己的专藏,吴梅本人也觉得很满意,徐有富先生在《试论吴梅之藏曲及其利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吴梅本人对所藏戏曲文献也颇得意,他在1933年6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晴。晨起凉适,大有秋意。仍写藏书目,外书房已毕事,所有传奇曲本,泰半在奢摩他室矣。’他还对学生王玉章说过:‘予自弱冠迄于晚岁,前后所购曲书,约值二万金。今估计之,非十万元不办矣。”
《散曲丛刊十五种》吴梅题写书名
《散曲丛刊十五种》第一种卷首,民国中华书局排印本
吴梅利用自己的收藏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比如他写出了《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他还先后用了20年的时间写出了《南北词简谱》,此书受到他的弟子卢前的大力夸赞,卢在此书的跋语中写到:“先生竭毕生之力,梳爬搜剔,独下论断,旧谱疑滞,悉为扫除,不独树歌场之规范,亦立示文苑以楷则,功远迈于万树《词律》,宜先生之自矜,重其书如此……”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此书校勘记一卷为吴梅撰
吴梅对戏曲虽然极其喜爱,但他对自己的所藏并不珍秘,他曾经从自己的所藏中挑选出152种交给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藏书楼被炸,他交给商务的戏曲底本其中有27种被烧,第三辑和第四辑的纸也同时被烧,故而该书就没有再印下去,好在吴梅给《奢摩他室曲丛》所写的序言还在,这篇序言中谈到了他的收藏情况以及他藏曲的原因:“少好度曲,辄搜罗元明以来院本,历二十年,所积日多。晚近学者,以为曲虽小道,而模写物态,雕绘人理,足以鉴古今风俗之变,深合于《国风》、《小雅》之旨,因怂恿印行,以广其传。计余旧藏剧曲,几及六百种,遍刊则值必巨,寒酸之士,或且敛手矣。乃恂友人张君菊生之意,先印一百五十有二种。”
《湘真阁》吴梅填词制谱
吴梅故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蒲林巷36号。十余年前来时,大门未开,故没能看到院内的格局,今日比当年运气略好,得以进入院内,终于看清楚眼前的这座二层小楼的外立面。从结构形制及木色看,这一定是当年的旧物,每扇窗上的木棂都很完整。吴梅旧居能够保存的这样完好,这当然要感谢后来的居住者,我很想敲门入内,向当今的住户了解一些这处住房在吴梅身后的变迁。敲了两遍门,都没有听到里面的回应声,我不知道里面确实是没有人,还是当今的住房已经十分厌烦今日游客的打扰。这个结果给我的吴梅故居寻访,又留下了一个小缺憾。看来,这个地方必须在三顾之后,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吴梅致刘世珩手札
关于吴梅藏书的归宿,《文家通考》上说,在抗战期间,吴梅只带着少量的他所喜欢的词曲到了云南,所余大部分仍然放在苏州。解放后,吴梅的藏书由其子吴良士等四人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列入该馆善本书目者有其所藏一百七十一部,其中曲类有一百零四部(包括杂剧二十部、传奇五十九部、散曲十一部)。近,李希泌先生撰文介绍吴氏著《风洞山传奇》未刊抄本,系《奢摩他室曲》第一种曲。一九八五年八月,由大姚县李一平先生捐赠北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