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饰怎么戴显立体(耳饰的100种戴法一步一摇曳)
女人最重要的一件首饰是什么?大概就是是耳饰啦。清代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的首饰篇里说到:旧时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如今发簪已经不多见,但耳饰却不断推陈出新,依然静静的摇曳在我们的耳畔。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耳饰的故事~很长很长,大概有2000多年的历史....
始终美丽,耳饰的演变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耳饰就已经存在了!那个时候没啥冶金工艺,所以耳饰的制作材料基本都是玉石、水晶、兽骨等等。常见的款式有玦和珰.....但搞笑的是,专家至今也没搞清楚它们是如何佩戴的。
玉龙纹玦,直径4厘米,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珰
有人说是夹在耳垂上,也有人说是跟绳子一起挂在耳朵上....总之众说纷纭,谁也没法说服谁。从先秦周朝开始一直到唐代,耳饰就备受打压:
著名的长信宫灯,西汉时期打造的,上面的宫女就没戴耳饰
唐朝的《簪花仕女图》,仕女们穿着抹胸裙、薄纱衣,戴着发簪和鲜花,就是没有耳饰
因为当时的社会普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应该伤害它,只有蛮夷、奴隶才会打耳洞,甚至有种刑罚是“贯耳”。
唐朝也货真价实地出土过很多耳环啊!例如贵妇贺若氏的墓葬,就出土过一对超华丽的镶宝石金耳坠:
这是因为....贺若氏是胡人啊!她们不受我们儒家思想的影响,不认为打耳洞就是不孝。所以简单的说就是,拿着本地户口的唐朝人是不能戴耳环的,外来的异族人没人管~
有打压,自然就有兴起,耳饰的兴起始于宋代,其实,宋代是一个大发展时期,很多首饰都得到了传承与创新。
钦宗皇后画像,已经戴上了珍珠耳饰,但为什么额头和脸颊也用珍珠装饰
宋朝的耳饰,已经不像之前的玦和珰那么简单朴素了,它的造型更靠近现代,繁复精细,而且题材也颇为文雅可爱:
金累丝瓶莲耳环·南宋,一对小瓶子
这是宋代最常见的耳饰造型....没错,是菊花!
到了明朝,耳饰的款式就更加百花齐放了!不仅女子个个有耳洞,就连一些男孩子也会穿耳,因为耳饰在当时有“护身符”的意思。
明代耳饰的特点很显著,就是它那个弯钩会做成夸张的∽型(不过在博物馆展览时,会将钩子掰直):
金药仙采灵芝耳坠,2个钩子组成了一个爱心
这是最著名的金环镶宝玉兔捣药耳环
而且耳饰的造型也偏爱灯笼、葫芦的题材,很好看:
一只白玉金葫芦耳饰,做得非常精细
透明的宝石可能是水晶,这也太仙了吧!简直是天庭仙女戴的!
宫灯造型的耳饰,十分雍容
终于说到清代了!清代的耳饰有2套系统,汉女佩戴的跟明朝差不多,以金银、珍珠、玉石为主体,再搭配各种宝石:
简直美呆!
好大的“福”字
翡翠长耳坠
金葫芦耳饰,感觉还是明代的更精致
而满人跟汉人不同,她们要讲究“一耳三钳”,这还是乾隆皇帝强调过的满足规矩:
金环镶东珠耳饰,东珠可只有皇上、皇后、太上皇、皇太后才有资格用
不过,清朝的珠宝史也是满汉融合的历史,慢慢的,满人的“一耳三钳”开始退化,大家都佩戴起一个分岔上挂三个装饰的耳饰:
古人也会偷工减料啊
另外,清代还出现了一种罕见的环状耳饰,就是耳垂会被耳饰包住,显得比较素雅:
而且清代也是点翠工艺的重要发展时期,所以也有不少点翠耳饰的存在:
不还有近代、现代吗?是这样没错.....但感觉没什么好讲的,大家想戴什么戴什么,没啥讲究和忌讳的。
耳饰的4大分类,个个精致非常
大部分时候,再枯燥的打扮只要搭配上一对时髦的耳饰,整个人都会瞬间亮眼起来。
那么,下面这4种耳饰,哪种最得你心呢?
1、耳钉
耳钉就像一枚图钉,是耳饰里最常见的一种。但因为大小的限制,所以耳钉设计感稍微弱一些,以简单或者小巧精致为主,这也意味着不容易出错,适合上班族和学生佩戴。
珍珠耳钉毫无疑问是提升气质的必备单品,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去其风格。
2、耳环
其实....除了耳钉外的所有耳饰,基本都可以统称为“耳环”。现在比较流行的耳环,大致有几何形耳环、流苏耳环这2种。而且具有极强的时尚感,深受女星们的喜爱:
3、耳线
这应该是近几年最受欢迎的耳饰了,简单大方,适合所有女性佩戴:
赵薇就是耳线的忠实簇拥者,为啥呢?因为耳线真的很显脸小、脸瘦:
4、耳夹
耳夹是专门为没有耳洞的人设计的~在耳饰主体的背后焊接一个夹子或螺钉,只需要靠夹子的弹力或螺钉的压力固定在耳朵上就可以了:
耳夹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夹得松会掉、夹得紧会痛!所以宝姐建议大家选购耳夹的话,最好去实体店试戴,如果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耳夹。
耳夹的种类大概有4种:隐形耳夹、U型耳夹、螺丝耳夹和夹子耳夹。隐形耳夹和U型耳夹差不多,做得比较小巧、轻盈,不会痛,但是易掉:
隐形耳夹
隐形耳夹和U型耳夹
螺丝耳夹比较麻烦,因为需要拧螺丝,而且拧紧了还会痛:
螺丝耳夹承重力较大,所以款式也比较多变
夹子耳夹,如果加软垫的话会舒适很多,但是戴久了.....依然会隐隐作疼:
可对于女人来说,为了追求美丽是不怕一切的,穿高跟鞋不也是这样吗?如果实在害怕,那就眼睛一闭去打耳洞吧,一劳永逸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