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推荐阅读的好书(推荐6本颠覆我认知的好书)
如果你还陷在不知道读什么的困境,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本我认为的好书。
当然,至于什么是好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同样一本书,尤其是干货类书籍,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当你已经了解过书中介绍的方法,已经走过书中提醒的弯路时就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高。相反,当你第一次接触时,就会觉得无比实用。
所以,从这点来讲,好书的标准是不唯一的。本文推荐的5本书,都是对我帮助很大的书籍,希望你也能有所收获。
1、《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这两天有个热门话题叫:有人说月薪1万与10万的真实差距不是10倍而是100倍!原因很简单,扣除个人开销后,月薪一万的人存款可能不足2000,而月薪十万的人,存几万块完全没问题。
只是一年过去,月薪十万的人所积累的财富就是月薪一万的人遥不可及的,他们拥有着更多的选择权,拥有着更多创造新财富的机会。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但大家可能忽略的是,两者除金钱的差距外,月薪一万和月薪十万的人脉差距,阅历差距,思维差距都在迅速扩大。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写过一本书,就是今天推荐的《稀缺:为什么拥有太少后果会很严重?》,大概是说当人的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情况下,会引起人的认知和判断力质量的全面下降。
当我们过于贫穷,为了生存日夜奔波的时候便很难再去统筹规划,潜意识里只剩下一件事:赚钱。[钱][钱]
所有的不如意都会不自觉归因于没钱,当工作遇到瓶颈,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寻找突破口,通过学习相关技能争取早日打破瓶颈,而只认为是自己没钱所造成的,甚至总是做一些饮鸩止渴的决定。
慢慢的,人对没钱的恐惧感会垄断这些人有限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上焦虑和资源管理单一化,进一步造成个人智力和判断力下降,更加难以跳出困境。
书中深度分析了造成贫穷的原因,给了我们不少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人生的84000种可能》
我说过:“读书和谈恋爱一样,讲究的就是个缘分。”
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就是一段佳缘,同理,正确的时间遇见一本能够帮助到你的书籍就是一段幸福的时光。
反之,即使书籍再好,评分再高,对你而言,这本书在阅读时也味同嚼蜡,堪称虐恋。
艾力老师的这本书或许有点鸡汤,但它确实帮助我摆脱焦虑,走出迷茫,实实在在帮我解决了不少眼前的困惑。
如果你最近有点疲惫,生活缺乏斗志,不妨看看此书。
3、《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蔡垒磊老师所写的《认知突围》里一共收录了33个颠覆认知的现实真相,每一个都让人眼前一亮,读完此书,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就如同在一位困在浓雾中行走的迷路人,突然窥探到一点光亮,让人喜悦。
4、《阅读整理学》
老实说,这是一本相对枯燥的书籍,但书中的内容却颠覆了我对阅读的理解。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的选择错误,我们获取的有效信息是极其匮乏的。
常常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翻阅各种资讯,第二天醒来依旧一片茫然。尼采说:面向大众的书常常散发着恶臭。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我们都喜欢不费脑力的阅读,一碰到未知的领域就开始退缩,更别提一些晦涩难懂的经典专著。
在书中,作者把那些喜欢阅读简单易懂文章的读者称为吃粥的读者,因为粥更容易消化,吸收更方便。但是所带来的弊端就是因为长期几乎不用任何咀嚼的饮食就可以填饱肚子,读者的牙齿便衰弱了,肠胃也不够健壮,稍微碰到硬一点的食物,牙齿就无法发挥功能,然后抱怨:“这样的东西能吃吗?”接着要求喝粥,恶性循环下去,就缺乏了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性的享受着做一名吃粥的读者,却不愿意成为一名喜欢啃硬骨头的阅读爱好者。想想看,你是不是一名只愿意喝粥的阅读者呢?
5、《这样读书就够了》。
《阅读整理学》更多是颠覆了我对阅读的认识,《这样读书就够了》则给出了更详细的阅读方法论指导。
大家听说过拆书吗?拆书的创始人就是赵周老师,也就是这本书的原作者。赵周老师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实践,在于用。书中提到的RIA标签法真的是超级实用,强烈安利。
R:Read,阅读原文,遇到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对应艾德勒所指的主题阅读。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对应批判性思考。
用自己的话阐述书中的观点,通过此步骤将书中知识点通过思考消化成自己的。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对应实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写下自己有关书中观点相关的经历,成功的失败的都可以。
A2)思考自己以后如何应用
如何掌握呢?准备三张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当遇到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分别在三张便利贴上按照“I、A1、A2”写下不同的内容,当一本书读完,将所有记录A2的便利贴取出来贴在办公桌或者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去实践。
比起原文提供的方法论,RIA便签读书法最后提炼出来的内容是经过我们思考,结合我们自身实践得出的,完完全全属于我们个人的方法论,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6、《人之彼岸》
最后推荐一本看似“无用”的书籍吧,属于科幻类题材。我本人是一个很少看科幻小说的人,第一次读科幻小说应该就是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当时就觉得很震撼,这本书是郝景芳的新作,最大的触动来自第二篇《永生医院》,整个故事的架构很完整,而且很温情。
还有书中第二章非虚构的部分,则从现实角度思考了AI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即将面临AI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读此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我们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抽离出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女神进化论创始人寺主人曾说,我能告诉你这本书的味道,却不能替你去吸收营养。愿你放下此书之后,也像我一样,在追求能量充盈的人生道路上,开足马力,一往无前。共勉。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六本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阅读。
最后分享一个关于阅读的感悟。
曾参加蔡垒磊老师的线下活动,就是刚刚推荐的《认知突围》一书的原作者。
他在现场提了一个问题:大家如何看待拆书这件事呢?(拆书,即将一本书的精华摘录出来。)
场下一些朋友说拆书的人都是拾人牙慧,是知识的二道贩子,不如直接阅读原书,收获更大。事实真的如此吗?理论上讲,你读一本原书获得的知识会比拆书类的文章收获更多更全,但从时间成本考虑,性价比就很低。
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更多只是想获取新的知识,了解到新的信息。那么,我阅读原书和阅读拆书的内容,岂不是都会有收获?所以,我干嘛我要去纠结拆书的内容到底是第几手知识呢?
理论上讲,学术性的期刊,论文才算是一手知识,我们看过的大部分书籍也是作者学习他人经验内化的一个产物。
不管是原书还是拆书的内容,只要有收获,就达到了自己阅读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