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令公大战瓦桥关(墙子雄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长城自东向西进入北京后,墙子路是第一个较大的军事防区,负责145里长城,以及10座空心敌台,防御范围横跨平谷、密云。同时下辖11座关寨,平谷域内的镇罗营有五座:灰谷口寨、北水谷关、南水谷关、熊儿谷寨、鱼子山寨,密云域内的墙子岭有六座:大黄崖关、小黄崖关、磨刀谷寨、墙子岭关、黄门口关、南谷寨,紧密衔接。

杨令公大战瓦桥关(墙子雄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1)

墙子路关上城堡北门 高文瑞 摄

墙子路是重要关口,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墙子路的名字也有来历,杨家将抗击辽兵的故事在这一带广泛流传,杨六郎威名远扬,只把手使的长枪插在关城上,便吓退了辽兵,关口留下了枪子路的美名。之后把“枪”念为“墙”,久而久之,枪子路就成了“墙子路”。传说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而平谷人说话,阴平阳平颠倒,确实把“枪”读成“墙”。

堡子里残存不少旧城墙

被美好的故事所吸引,笔者寻向那座充满传奇的墙子路关口。从平谷关上村向北是堡子里,两村相距很近,已然到了密云境内。《密云县志》中没查到堡子里村,原来下栅子村下辖着11个自然村,堡子里只是其中之一。当地人把堡子读为“补子”,很多地方也这样念。为何称“里”?村子四面环山,周围并没有再大的城堡,堡子就是这个村,看来“里”在此不是里外之意,而是古时称谓的市里村庄,为行政单位。而“里”多在县城周围,为何在深山之中这样称呼?想必也有缘由。

古籍记载中,堡子里村有城堡。不过时隔几百年,笔者怀着探索与勘查的心情来到这里时,想着是不可能留下什么遗迹了。进了村便到了山边,房舍依山而建,于绿树掩映间,现出房脊山墙,是传统的北方样式,颇有意境。村口有红砖民居,透出新农村的气息,老房子又显得古朴,新与老正在交替。民居建在坡上,为了整出平地,便用毛石垒成梯田坝,有的能有几米高。这就是山村建筑特色,靠山吃山,建材格局形制皆如是。不经意间,能看到房子基础上的巨石,约有1米多长,上千斤重,不禁感叹搬运之艰。

村里街口,遇见村民扛着锄头下地。笔者上前打听,原来这街口正是城堡北门。此时已不能看出城门的形状,两旁盖起房舍,全用石砌,下面的巨石便是古城的基石。这些巨大石块经过敲打,没有錾过,并不精细,说明建城堡时资金并不充裕。旁边留有几块巨石,是盖房地基余下的,应是当年城门所用。两边还有当年城墙的石块。城外下坡,显出街口两座很高的房舍,想象着当年城门建在此处,也会显得高大。

这位村民叫李淑兰,身材不高,很精神,也热情,她带着我们进入城堡,自北向南,一路上坡,这是城内南北主街。两边房舍墙上多用石块。堡子里有不少老房子,都很宽敞,面阔五间,前面有院子。在一家房前驻步,房子做过修复,而门窗还是旧物。门上拴着门杠,可以转开。进门细看,里间屋摆着红漆柜子,让人想起老旧物件,想起那个年代使用的家具。上面已经落着一层尘土。土炕上没有铺盖被褥,凌乱堆放着许多玉米。主人起码几个月不在这里居住了,估计是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到镇里或是进城,离开了山村。

出了门,边走边谈。李淑兰六十多岁,每天不但干些农活,还要围着村里走几圈,锻炼身体,颇有健康意识。前行拐弯儿,约行百十米,到了尽头。她说,这是城堡东门。这条街在东门外,一侧正是城的东墙。城墙能看出地基,上面建起房舍,互相连接。再向南上坡,地势越高。城东墙也随之向上,房舍用着碎石,墙下有巨大石块。李淑兰拿起锄头,指着高处的大石块说,下面一段还是当年的旧城墙,这些就是古城墙断断续续的残存了。

东面坡下有一院落,还很整齐。院里有着地窖,是储藏食品用的,这里盛产红肖梨,放在地窖里,能存很长时间,保持新鲜。主人叫陈久元,年近九十岁,自小生活在这里,这所房子也有上百年了。老人很高兴,把我们让到屋里,安排坐下。土炕上放着小饭桌,上面有几个塑料袋,装着几种食品,应是从城里集中购买的。

问起古城,老人说:城不算大,是个小城圈,全是石头的,以前要完整得多,有两三丈高,上面有六七米宽,没有门楼,小时还在城上跑着玩,后来盖房子,逐渐拆了。城有南北东三个城门,没有西门。过去城东有砖窑,城里没寺庙,也没井,吃水要到山下井里去挑水。当然,现在村里已经有了自来水。

这一带的城堡多建于明代,而具体时间并无记载。城的建造特殊,西门南门在坡上,墙因地势而建,南北略长些。而一座小堡为何开了三座城门,是因这里的地形特殊,为出行方便,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现在南门已无,西墙不在,只留有东墙与北墙的残迹,山坡上少有平地,人们借助城墙建起房舍,地基与城墙相混,若无特殊说明,已难确认。

在村里行走,很少见到行人。问起人口情况。堡子里村约有80户200人,而常住的只有一半人。老人说,过去村里人不少,现在大部分外出,剩下的不多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老人很愿意多聊一会,而我们急着赶路,只能告别。老人送出家门,又送出院门,站在前面那小块平阔处。我们一路下坡,走了很远,老人还向我们挥手相送。

这一画面印在脑子里,想着老人,想着山村,想着古城。

长城横跨在清水河上

继续向北,来到了墙子岭长城关口。相距很远便看到了城墙,不禁一喜。渐渐走近,看清了门上匾额,汉白玉石质,阴刻“墙子雄关”,四个大字龙飞凤舞。匾额上款竖刻“万历四十五年季秋吉旦”,下款落有众多官员名字,皆任此地要职。

此地军事意义极其重要。两边是高山,中间是峡谷,关外大队人马可以从此进入。明初在此建起城堡,称为关上。《四镇三关志》载:“墙子岭关,洪武年建,通大川,平漫,南高墩窝铺顶,正关月城,河口俱通众骑,极冲,余山险,缓。”关口建于明初洪武年,于万历年间做了重修。城开东西北三门,庆幸的是,至今北门尚存。

城堡不大,坐南朝北,背山面水,空间受限,南北短,东西长,呈长方形。城门墙体突出,青砖下为条石。两旁墙体由巨石砌成,墙是老墙,顶部有拆除,整体还是旧模样,约有上百米长,这是城堡仅存的旧迹。一位老人从这里经过,站住看着我们。此人名孙玉,70岁,以前在镇医院工作,是个老大夫,也是当年的赤脚医生。他是村里文化人,熟悉古城。这里也称关上村,是自然村,隶属北沟村,说得确切点,是关上生产队。村里有约80户,近300口人。问到城墙,说小的时候很完整,曾在上面掏鸽子蛋,玩藏猫猫。后来修护村坝,开始拆城砖,之后建砖厂,陆续拆没了,只剩北门两旁一段。城门看着比原来矮,又无门楼,显不出雄伟,因地上垫起1米多高,脚下条石只露出三四层,下面还有多层。

杨令公大战瓦桥关(墙子雄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2)

墙子雄关守卫的长城 高文瑞 摄

关城所处,地形险要,周围皆山,城门外流淌着清水河,现在水量不大,当年却波涛汹涌,所以要修护村坝。长城横跨河上,建有水关。《昌平山水记》载:“墙子岭有水关,水东流至石匣,南入于潮河。”光绪年间编修了《密云县志》载:“墙子路关,通连骑,县东九十里,在墙子路城东三里,有堡,东南通蓟州将军关。道南清水河,由关北入边,西北流注清水河。”还有清朝人孟远写的《墙子岭记》,文中写道:“周围皆崇山峻岭,其上延袤垒壁,相传始皇所修之长城也。下通路一线,立洞门启闭扃钥曰关。”从文字上看,明长城之前曾经有秦长城,时间相隔那么久,有也是残迹。当然这是传说,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而有水关是实,为作者亲眼所见。

再问水关,老人说,距城堡不远处曾建有水关。水关有三座水洞,既走水也走人。走人的洞门可启可闭,有官兵把守。清水河上游自南峪寨口门流出,向北一转弯,流入墙子岭关口,从长城下面的水关钻过,所以此地有“一水流二关”之说。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水河发大水,随水冲来家存大柴,塞住洞口,水关因此冲毁,令人痛惜。现在水关早已不在,关前也变成通衢大道。水的北面,穿山凿石,辟出京承铁路,不时有火车从山洞里钻进钻出,奔驰而去。关口要道,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当今依然为连接两地的交通线。

城背靠的山峰叫王小庙顶,此名有段传说:古代一放牛郎叫王小,在此山修炼成仙,用金锅做饭。有人见过便去挖,越挖越下陷,永远也挖不出来。后人一直不知金锅所在,便在山顶修了一座小庙,故名王小庙顶。此山形似凤凰展翅,又名凤凰山,与南面青龙山隔河对峙。龙凤相望,亦成趣话。青龙山上有泉,传说饮之能治病。据墙子路真武庙碑文记载:东近墩台青龙山,其山每出圣水,普济群生。一方百姓常去焚香叩拜,奉为圣泉水。清泉至今常流不息,大旱不涸,流入清水河。邻近村子还称泉水河村,后人曾在泉下建过庙宇。

“五十一蹬”长城有两种解释

城里古迹遗留不多。北门外曾有五道庙,解放初给拆了。城里还有三口井,分为东、西、中。孙玉老人引领我们去看古井,通过城门时,细细察看,发现城门保存尚完整,楦砖为原物,门洞两边留有插门闩的孔。城里还能看到城门顶上砖砌的檐。城内街道并不宽敞,内里住满居民。迎面一所房子,上面用的是老城砖。墙下立着一块泰山石敢当。旁边的房子上用着老城墙上的石块和条石,这些应是近几十年盖的。村里多有新房,新砖白墙红瓦,彰显出新农村的气象。也存有老房子,门框窗棂黑旧,能感觉出百年沧桑。老人介绍,小城分为三条主街。有人说像“申”字,也有人说像“丰”字,南面无门不通,应该更像“甲”字。这可能与城堡形状有关,总之城内建设有构思,不是随意而为。沿街向里走,在不远处看到了几块水泥板,下面就是中井。透过井盖的缝隙,看到井里有水,但此井已无人使用。村里多数人自己在院里挖井,使用更为方便。

老人知道我们的兴趣,邀请到家里看看,说会有收获。他家在城堡外,向东一路走一路聊,城堡与长城有墙相连,上建敌楼,由当官的居住。有资料说,敌楼长阔各约20米,每面有四个箭窗,上下两层,各有四条拱道,可容多人,非常壮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逐渐拆除。走出城堡,果然看到了上述城墙,亦有宽大墙垛,可筑敌楼。城墙上还能看到坍塌的石墙,露出内里的砖墙,如此结实,当年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当然,这也显示出关口的重要。

老人的院子很整洁,建有五间北房,玻璃窗廊,盖得敞亮。门前种着芍药花,开得耀眼。院里也有自己打的水井,七八米深就能出水。老人笑着说,这里也有城墙。在正房山墙一侧,果然有青砖垒砌的墙,高两三米,白灰抹缝,十分结实。老人知道这是文物,盖房时没动城墙,并没为了扩大建房面积而拆除。城墙与山墙形成夹道,侧身走进,房后空地是个小院,还能看到很长的墙。思想便有了穿越,长城外的脚下,当年正是运兵打仗之处,谁能想象,几百年后,有人能建造房舍,在此安居乐业呢?老人家的房子地基,也有几块巨大条石,那是从山上城墙运的,十来个小伙子向山下推,十分费力。当年修筑长城要向山上抬,又是那么多巨石,难度更大。

院子外面还有一道矮墙,古时能拦住南山上下来的水,避免冲坏城墙。站在这里能够看到城墙残迹。长城从北边越过泉水河口、家堂沟口、小关门口,爬上峭壁,又直下悬崖,渡过清水河,跃上王小庙顶主峰,然后向安营寨口、黄门子口南去。山势陡峭,长城也自北向南随之起伏,似一条起舞的长龙,姿态雄伟。

这段长城有两处较为著名。第一处是五十一蹬,有人认为,长城过一座海拔900多米的大山,城墙自峰顶而下,在墙顶砌有五十一蹬台阶。也有人认为是指垛口,东北方有11个,西南方有40个,一共51个,所以得名。修垛口可能是为了便于瞭望和攻击。这段东西向的长城,向东一直修到山顶。去五十一蹬,从长城上走,距离最近,但山势陡峭,城墙残破,只能绕道另一山村。干峪沟村较为偏远,房屋年久失修,几十座老屋院落近于荒芜废弃。有眼光的人偏偏相中,加以改造,成为一家一院、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的山里寒舍,捆绑山上的五十一蹬长城,经营效果不错,算是后发优势吧。

山峦之中,还有独特之处。关上村水关上山似斧剁,不能攀爬,只能从相邻的泉水河村上去。长城墙体已多残破,能看出内部结构,砖墙内砌上石块,十分结实。山势结点处,多建有敌楼。站在敌楼上,俯视山下,一山当中,两边峡谷,便是“一山辖两谷”的景观。这里地理位置太重要,防御者费尽心机,建起城墙和敌楼。在城墙上徘徊,发现了城砖上的“河间”,文字清晰,这是做砖人的标志,还有的写着“河间营”、“河间营造”等。当地人说,还曾发现过“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中部造”字样。

说到砖,城外有古砖窑,附近尽是黄土,就地取土烧砖,建有数十座砖窖,20世纪50年代曾挖出过整窖砖,如新出窑一样坚固。这是当年修长城大量用砖的见证。后来有人发现,此地向北的金山岭长城上有刻着“墙子路造”的文字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取土垫地,窑址已无存了。细想,这里不仅是关口要道,驻有重兵,还是烧制城砖的基地,要吸纳多少人在这里劳动。

环顾四周,山峦起伏。有段城墙垛口如锯齿,随着山势急转而下,又陡然而上,几乎弯成90度角,恰如英文胜利的字头“V”,如此形状,为万里长城独有。果有记载,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此战斗过,所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有人把这段城墙拍出照片,用在各种宣传物上,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颇有意义。

城墙在此屹立了几百年,是中华民族不辱强敌的象征,也是古代多民族争斗交往沟通融合的见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