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演变史(观音菩萨为何由男变成了女)
观音信仰在两汉之际随佛教传入中国,便开始了汉化的进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观音菩萨的女性化,从佛国里的显赫神祇一步步转变为世俗的风华女子,以致律宗祖师道宣感慨到:"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相,自唐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释氏要览》卷二)。观音菩萨的女性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世俗化的过程,而世俗化的行为实际上是为迎合新环境的民众信仰而本土化的体现。
将观音菩萨按世俗人物来描绘,使神人之间的差别越变越小,这除了是对本土文化的妥协和融合,也有其渊源所在。
1、 菩萨视觉形象的性别特征
早期佛教经典说到菩萨形象是太子形象,是悉达多太子或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的形象,也有佛经说菩萨是佛的儿子。如:《悲华经》记载:"有转轮圣王,名无净念。王有四子,第一太子名不眴,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所以作为王子的化身,菩萨的服饰也反映当时贵族生活的风尚。如:《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记载:"国王大臣。服玩良异,花曼宝冠,以为首饰,环钏璎珞以为身佩。"《大智度论》卷二十四云:"菩萨僧,蓄发、戴冠、挂璎珞之在家庄严形相"而观音菩萨在印度诞生时亦是太子身份,故其服饰装扮一般为头戴宝冠,裸上身,披帛,下着裙,身上有项链、耳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多种珠宝配饰。然这些装束放在当时中国的文化视线里,极易被视为女性装扮。最初的感官印象对女性化确定了一种基调。如:宋代甄龙友《题观音像》中则把观音视为西方的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菩萨美丽的装束亦被世人称之为:"东方维纳斯"。
在佛教菩萨造像仪轨中的说明,也使其形象倾向于女性特征。菩萨造像具备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特点,而这些说法总体表现出菩萨肌肤饱满、细腻光泽、明眸皓齿的女性美;如:《佛学大辞典》中《法界次第》下曰"由于往昔施他妙好敷具故,感得能仁皮肤如金色清净鲜明","由于往昔施他胜妙宫殿故,感得能仁身皮细薄润滑","由于往昔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故,感得能仁眼如绀青宝相"等。可见,根据菩萨造像仪轨所塑造出来的观音形象,亦像一个风华女子。
再如"后笈多时期"的戒日王朝及以后一些时期,雕塑和绘画中所见的观音多屈身作三屈法,颇具女性的柔媚风采。尽管观音并非女性,但多罗菩萨被视为观音的化身,确实是丰艳的女性形象。故后来唐人周昉作水月观音也是有渊源的。
2、 佛教典籍对菩萨性别的描述和观点
佛教经典中许多描述,为观音菩萨留下了潜在的女性因素,使得观音菩萨的女性化有理可依。在翻译性佛经中,佛教典籍对观音菩萨性别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观音菩萨是男身,但是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化身显形,其中可以显女身。如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经文卷八《观世音观音菩萨普门品》中,观世音可现身说法,互有男相、女相的化身。经文曰:"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既为"众生",自然有男有女,经文列举三十三种化身,其中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比丘尼、童女、优婆夷等七种是女身。在观音的女性化的过程中,显女身的故事越来越多。
当然还有在本土发挥性典籍(主要是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理解、加工和本土化而产生的佛教典籍)中,更多的加入了中国百姓对观音菩萨的理解和接受。如:到了元代以后,白衣观音菩萨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固定形象,关于白衣观音菩萨送子的故事非常多。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宋元时期,中国文化给观音菩萨赋予了一个本土化的身世来历,观音菩萨由原来的王子变成妙善公主。如:最早见于《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而后有《香山宝卷》以及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居士所著的《观音观音菩萨传略》等。还有关于"鱼篮观音"的故事,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延州妇人》中的"锁骨菩萨"显然是鱼篮观音的雏形,此后还有《观世音赞》等。伴随"妙善公主"和"鱼篮观音"故事的传播,两个影响深远的女性观音形象渐渐深入人心,被彻底的本土化和女性化了。
此外,还有文学作品的推动,南北朝和隋代时期,是观音显女身逐渐增多的时期,如《北齐书.徐之才传》记载:"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直接称呼观音菩萨为"美妇人"。此外还有敦煌遗书中晋代《卢茂钦诗》、明代《南海观音全传》、《西游记》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学创作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对于宗教的传播,更是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并且文学作品以其想象也为观音的女性化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尤其是宋代市民阶层兴起,许多市民小说典籍也随之兴起,相对于繁琐深奥的佛教典籍,一般阶层的市民更愿意接受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文学小说。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观音故事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佛教典籍亦有女相依据,加之唐代周昉将女性观音这一概念给于了定型和强化,而佛教造像的发展自然是紧跟时代潮流的。
3、 大众对菩萨性别的认知
大众对菩萨性别的认知主要通过菩萨形象、佛教典籍中的说法和大众传媒(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其中第三个因素特别重要。
在古代许多下层信徒文化水平并不高,如:佛教造像最初被混同黄老进入民间的墓葬、许多非资深僧侣对佛教渊源认识并不深,如:"笮融铸铜人"并没有严格的造像仪轨。加之许多文人墨客亦喜欢结合自己的见识品藻去看待佛造像,如:周昉画"水月观音",等等诸多因素,而大部分信徒由这些人组成,通过这部分人的"舆论传播",自然对造像风格的演变有重大影响。
4、 大众对菩萨性别的需求
此一点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环境对菩萨性别的需求。首先,在中国本土的神仙谱系里,是有男有女的,并兼有满足信徒的各类需求的功能。而佛教要打入中国的市场,必然要满足市场的需求。然而佛教的谱系里极少有女性的形象,这固然与当时印度本土的社会形态有关,但要进入东方国度,必然要迎合对方的胃口,于是观音的女性化便被提上了日程。观音女性化满足了佛教谱系少有"女神仙"的缺陷,使其更好的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即所谓的"因需制神"。正如有学者认为"民间佛教的特征: 他们重在拜神,很少有信教的观念,或者说信教观念很淡漠。'乡人所需求'正是民俗化的真实内蕴。"故佛教里的"神"应有其对应的功能,因为信众需要才是"神",不需要就不是"神"。所以,女信众需要求子自然需要"送子之神",而这位"神仙"肯定得是"女神",总不能是"男神"。男信众也需要一位美丽的"女神"来渡化。故观音的女性化是世俗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如不是观音也必然是另一尊菩萨。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需求,相传观音信仰传到中国后,因为传说救苦救难,很多闺中女子竞相参拜。但封建时代认为不雅,加上观音有众多法像,因此人们将观音像塑为男身女面。唐代开始便有将宫娃作为模特而制观音像。宋朝之后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创作出来的观音图像逐渐成为主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除开观音本身的视觉形象、佛经典籍的记载以及世俗文学对观音女性化的影响外,还应考虑本土信众的需求倾向。观音图像的女性化实际上就是佛教美术的世俗化,因而在宋代之后市民阶层的兴起之后,观音信仰也随之占据佛教信仰的主流之一,这其中也有渊源所在。
观音图像的女性化作为佛教美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支流,其视觉形象以及佛经典籍给足了女性化的想象空间,加之世俗文学甚至世俗的佛教文化活动的推波助澜,世俗力量竟然把一尊高高在上的佛国神祇的性别改变了。这引起笔者的思考,也许是因宗教本就起源于世俗社会,故无论其有多强大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其体内永远流淌着世俗社会的强大基因,最终还是要回归世俗的。
参考文献: 《中国佛教美术本土化研究》 汪小洋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阮荣春 张同标 东南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