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寒假(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教师赵凯的寒假日记: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我叫赵凯,是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至今已三年之久。三年多的一线教学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责任心,这种责任是全方位的,包含学习、安全、心理等各方面,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加以帮助、辅导,于是我家访的第一站就是我们班最调皮的学生——王同学。

王同学性格活泼、头脑聪明,但是特别贪玩,平时在学校经常下课第一个冲出教室,上课最后一个进入教室。上课时总是坐不住,手里小动作一刻也不停,导致学习成绩很是不理想。从以前老师那里得知王同学三年级时候就被“放弃了”,现在五年级学习起来很吃力,特别是数学。王同学家离学校不远,驱车6分钟,大老远就看到王同学在外边与小狗小猫玩耍,看到下车的我,王同学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知道老师今天要家访,但没想到这么早就来到他家。

来到王同学家,我先是检查了数学寒假作业,勾划出一些计算错误、书写潦草的题目,并针对计算错误查漏补缺,帮助王同学复习上册知识,并列出几道题目作为巩固练习完成,并强调其他科作业未完成的尽快完成。

检查完作业后,我与王同学的父母交流孩子寒假在家表现情况。王同学寒假在家每天都会写作业,但是时间不长,半小时左右就要看看电视、玩玩手机等,也会帮忙做家务,比起以前来说进步了很多。我颇感欣慰,孩子的进步就是对教师工作最好的鼓励。王同学的父母也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习能“坐得住”。

我结合王同学平时在校表现提出自己的想法,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让孩子热爱学习,以鼓励为主,发现孩子身上其他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到学习上,让孩子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作业以基础性题目居多,以复习为主,让孩子感觉到做对题目的成就感,从而热爱学习。

通过这次家访,对王同学数学成绩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一定的帮助,也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充满信心,这正是家访的意义所在。作为教师,为了教育孩子更好的成长,我们应该通过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了解家长,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乡村教师的寒假(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