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刺孔后流黑水怎么补救(袋栽香菇菌棒被杂菌污染最让菇农头疼)
由于香菇市场需求大且相对较稳定,加上营养价值较高,最近几年,各地袋栽香菇发展很快,一些新手种植户由于管理水平没跟上,菌棒杂菌污染问题的发生较多,导致毁料减产,损失较大。据调查,新栽香菇菌棒杂菌污染率低于15%,而老菇区的污染问题相对严重,菌棒杂菌污染率高达15%~30%,超过50%的感染率也并不少见,造成效益低下,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广大菇农的种菇积极性。
防治袋栽香菇菌棒污染杂菌,我们要先分析一下哪些原因会导致菌棒感染杂菌:
一、造成袋料香菇菌棒感染杂菌的原因1. 原辅材料带杂菌
使用的栽培原辅料已经出现霉烂变质,但有的菇农抱侥幸心里,舍不得废弃处理,依然继续使用,或原辅料贮藏期间,保存不善,致使杂菌侵染;还有的是因为杀菌时买到的多菌灵、酒精、福尔马林等消毒药品是假劣伪冒次品,使用后没起到应有的消毒效果,原辅料中的杂菌未杀死,而导致菌棒污染;有的在装料时,操作不当或塑料菌袋本身的抗拉、抗压强度不够导致破袋,也是引起菌棒污染杂菌的一个原因。
2.菌棒灭菌不彻底
有的菇农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是常压灭菌灶,未使用格层,大量菌棒堆叠在一起,加上菌棒受热后变软,菌棒间没有多余的空隙,热力难于扩散到菌堆中间的菌棒,以致中间的灭菌往往不彻底。有的灶体漏气或设计不合理,也常导致灭菌不彻底,致使杂菌乘隙得以滋生扩散。
3.高温、阴雨天气制棒容易滋生杂菌
香菇是低温变温性结实菌类,不耐高温,一些菇农为了赶早上市,盲目提早制作菌棒,此时若气温高于28℃,极易感染链孢霉、绿霉、青霉和曲霉等杂菌。特别是伴随阴雨等恶劣天气时,高温高湿极易造成杂菌污染,其感染率一般要比晴天高出1倍以上。
4.接种把关不严
接种消毒方法不正确,以及接种的时机和接种程序等安排不妥,都会造成菌棒被杂菌所污染。有的菇农在进行接种室消毒时,常常往使用超量的福尔马林,以为浓度越大对杂菌越有杀伤力,殊不知,这样做一方面导致接种室的湿度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高浓度的带有刺激性的福尔马林让接种人员呼吸不舒服,难以忍受只好敞开门窗,致使室外的杂菌乘机而入。此外,接种时接种室较小,接种人员多,时间长会使接种室内温湿度急剧上升,也会大大增加杂菌侵染的机会。
5.培养室条件较差
培养室面积过小,为了放下菌棒,只好压紧、堆高放置,这样的后果是棒堆中因菌丝大量生发而释放出的热量和水汽不易散失,很容易引发大面积感染杂菌。
二、如何防治袋栽香菇菌棒污染?
1.在原辅材料选择上严把质量关
用来栽培袋料香菇的原料和辅料要求优质、新鲜,坚决不使用假劣变质的麦麸和石膏、红糖等。同时,原辅材料在贮藏期间,应妥善保存,随时检查,防止霉烂变质。
2.培养料要求拌匀并及时装袋灭菌
培养料调水拌料至装袋灭菌不要超过2.5小时,所以要统筹安排好物料和人力。装袋时避免用力过大以防弄破栽培料袋,但又要把料压紧,袋内不留空隙,要清理袋口剩余5厘米左右的薄膜内空间,除去粘在上面的培养料,袋口要扎紧扎牢,不漏气、不脱线。装袋及搬运过程不可硬拉乱摔,需轻拿轻放,以免戳破料袋。
3.制作菌棒的时间天气要把握好
一般日均气温稳定在28℃以下,即可开始制作菌棒。同时,在确定制棒时间后,实际生产中还应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避开高温和阴雨等恶劣天气。因为在高温、阴雨天气制棒,极易造成杂菌污染,其感染率一般要比晴天高出1倍以上。
4.菌棒彻底灭菌
首选,用于菌棒灭菌的灭菌灶结构要合理,灶体内应设置格层,同时,在摆放菌棒时,菌棒与菌棒之间保持适当空隙,保证堆间蒸气通畅、压力均匀,以达到不留死角、彻底灭菌的要求。再是灭菌分时段调控好温度指标,要求“攻头、保尾、控中间”。常规灭菌温度在料温达到100℃后,需持续10~12小时,方可闷堆冷却再出灶。
5.选择优质菌种
一是菌龄方面,要知道老旧的菌种生长势下降,接种时选用的菌种菌龄以45~55天的为宜,壮龄菌种萌发力和抗杂菌侵染力都比较强。二是菌种特性方面,要选那种抗逆性强、出菇率高、菇品优质的品种,并在栽培中根据品种特性加强管理。在接种前要严格检查菌种是否受污染,如发现不正常颜色或明显受杂菌污染,绝对不可使用。
袋料香菇栽培场地
6.接种时严格消毒并规范无菌操作
接种箱内环境、接种工具、菌棒、操作者的双手要严格消毒,确保接种箱内处于“无菌状态”。对接种室消毒,根据空间体积计算消毒剂用量(一般每立方米空间使用10毫升福尔马林和5克高锰酸钾),为了减少刺激,在接种前20分钟,用少量浓氨水中和空气中的一些福尔马林,降低浓度。
同时,接种不要在高温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最好是在气温较低的晴天晚上进行。
此外,接种时还应视接种室空间大小和接种菌棒数量多少,合理安排接种人数,灵活制定接种程序,这样可保证接种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7.培养室面积要适宜
要避免盲目生产菌棒数量,一般根据培养室面积大小来计算,大概生产15平方米左右可培养1000筒菌棒。在菌棒堆叠时,宜按“井”型堆叠,以利于散热通风。培养室通风条件较差的可安装排气扇,以加强通风。
三、如果菌棒不小心感染了杂菌,又该如何处理呢?
香菇代料栽培,一般都有部分菌棒会被杂菌污染。污染率低的可控制在1%以内,污染率高的可达到20%以上。这些污染菌棒虽含有一定养分,但也带有感染的杂菌,同时其pH值也明显下降,因此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可谓众说纷纭。
有的主张弃之不用,有的则主张继续利用。实际生产中,很多制棒企业将污染的菌棒破碎后直接加入新料中,其目的是降低成本,但却给新制菌棒带来极大隐患。那么,污染菌棒到底该咋处理?
1.要弄清菌棒是“真污染”,还是“假污染”
袋栽香菇灭菌接种后,有的是真的被杂菌污染,有的则是因为接种时料袋温度太高,菌种塞入接种穴后被活活烫死,导致菌丝迟迟不能萌发吃料,而非真的被杂菌污染了。对这些“假污染”的菌棒并不带杂菌,发现后可以及时割开料袋,将培养料取出后直接拌入新料中。对“真污染”的菌棒,则不宜如此使用。
2.对“真污染”的菌棒,能否使用要区别对待
污染较为严重的菌棒,因其带有大量杂菌,所以最好弃之不用。但不能将其随手丢弃于生产场地或其附近,使其成为新的污染源。要将其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运至远离生产场地的果、茶、菜园,开沟深埋于土壤中,或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污染较轻微的菌棒,可以将其带离生产场地,用刀挖掉污染部分后,再把未污染的培养料取出,直接添加部分新料使用,也可晒干后备用。
3.对“真污染”的菌棒,使用要格外谨慎
不少企业把污染的菌棒用机械破碎后,将其中培养料直接加入新料中使用,极易把病菌带入新料中,造成更大规模的感染,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一些本来就技术落后、污染率高的制棒企业,采用此法的风险更大。因此,从“真污染”的菌棒中取出的培养料,使用要特别小心。
一是可以在其中加入少量新料使用,但不能将其混入大量新料中,使新料在使用前就带有杂菌;
二是在拌料时要添加石灰粉,将培养料酸碱度(ph值)调整至适宜范围,防止过于偏酸;
三是拌料后装袋、进入灭菌灶要快,灭菌时前期要大火猛攻、迅速升温,避免杂菌在拌料后萌发生长、大量繁殖;四是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确保灭菌彻底;五是要接种抗杂能力较强的香菇菌种,或者改为种植抗杂能力更强的平菇、鸡腿蘑等其它食用菌,这样更有把握。
防治袋料香菇菌棒污染杂菌技术小结:环境中大量存在着各种杂菌孢子,因此在进行袋栽香菇生产时,不仅要抓好原辅材料的选用、消毒把关,还应搞好制棒、接种、培养等场所的科学消毒、规范操作,以减少感染杂菌的几率,避免由于菌棒杂菌感染带来种植效益降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