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过程(加快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建设)
新时代比较文学研究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加快推动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至关重要12月14—15日,“新时代、新中文、新比较、新对话”高端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办,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过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过程
新时代比较文学研究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加快推动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至关重要。12月14—15日,“新时代、新中文、新比较、新对话”高端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办。
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从刘若愚、王国维、钱锺书等人的比较文学研究出发,提出了“比较文学阐释学”这样一个新话语。他认为,比较文学阐释学主要包括理论阐释作品、作品阐释作品、跨文明阐释、翻译阐释等基本内容,应成为比较文学领域重要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变异研究具有同等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表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既不同于多元文化、文化间性,也超越了传统的独立文化概念。跨文化突破文化界限,是改变传统和现有文化、创造新文化的社会现象。然而,尽管跨文化是全球化时代的普遍生活形态,但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异质性,才会认识相同性和普遍性,从而具备跨文化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金慧敏提出,既有对话理论存在两个偏颇,一是话语中心主义,二是信仰“绝对他者”而只求伦理尊重。在金慧敏看来,对话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问题在于怎样去正确地认识对话。对话既是一种主体间性,也是存在的一种样态,是存在延伸进另一主体视野的途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苏仲乐提到,新文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学科深度融合,更加凸显人文的技术性和科技的人文性。中文学科建设必须在观念和实践层面有新思路、新举措,产生新格局、新知识。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首都师范大学跨文化跨媒介研究中心主任易晓明表示,比较文学的未来很可能是媒体比较。比较文学不管是最初建基的民族语言文学的比较,还是后来发展出的电影比较等,都可以回溯到现代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同时,电影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为后来比较文学发展出包括电影在内的媒介研究新方向提供了一个源头。
论坛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等联合主办。
来源: 社科院网站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