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传统美容绞脸(见识见识老南京古老的美容-绞脸)
所谓的“老行当”,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别标准,通常的理解是,一个因时代的发展而即将消亡的行业,无数民俗技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销声匿迹。
您听过铰头发,有没有听过绞脸的?
绞脸,又称“拉面”或“开脸”“开面”“绞面”等,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可以追溯至明朝,是古代中国女子在出嫁前必须经过的一道环节,指的是女子出嫁时去净脸和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的过程。各地关于开脸的具体习俗虽然有所不同,但开脸这道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小媳妇,过了门,开脸才是婆家人”的民谣就是例证。民间传说古代有个皇帝荒淫,喜欢霸占、滥抢民女,百姓苦不堪言。后来有一家人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们把自己女儿脸上的汗毛全部出去,涂抹脂粉假扮成城隍娘娘嫁到新郎家,以这种方式躲过了官兵的检查。后来大家就有样学样,成了风俗。
绞[jiǎo]从以下字面意思能够理解为“勒”或者现在说的“提拉”。
1. 拧,扭紧,挤压:~车。~痛。~心。~肠痧(霍乱病的俗称)~尽心力。2. 用绳子把人勒死:~刑。~杀。 3. 缠绕:~缠。~结。 4. 量词,用于纱或毛线等。
绞脸的目的在于去除脸上的汗毛,使皮肤焕发光彩,以达到美容的效果。先前女子出嫁之时,会邀请"绞脸师"(家庭和美的妇女)来为新娘绞面,把新娘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意为让新娘别开生面,祝愿她婚姻幸福美满。 古代女子一生只开脸一次,表示已婚。古法绞脸这门手艺自古有之,是闺房手艺,妈妈传女儿代代相传,在没有现代美容技术的时候,这项手艺几乎遍布全国。
绞脸的人,可不是谁都能担当的,须要具备一定的资格。一般而言,必须有一个全人(全人,指的是父母、公婆都健在,丈夫、子女俱全的妇女)。有的地方,则还要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是要选聪明伶俐、健康活泼的。开脸后,这些开脸人是会得到东家的赏封的。
绞脸的讲究,有的地方习俗中,会对开脸的坐向有一定的讲究,一般会选择和新娘属相相合,或者是喜神所在的方位。开脸的工具,各地也有所不同,但大致不外乎是镊子、丝线、钱币等。一般的开脸过程是这样的:用一根长线,两头系在一块打上结,绕几个交叉,成“剪刀”状,开脸人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绷紧,并用牙咬着线的一端,把线贴着女孩的脸,两手和嘴同时向外撑开,就把脸上的汗毛绞下来了。但在给新娘开脸时,首先还要有一些特殊的环节:开脸人手持长线,要先上中下弹三下,嘴里念叨着,“上敬天地父母,中祝夫妻和顺,下弹子孙满堂”;再左中右弹三下,念叨“左弹早生贵子,中弹勤俭持家,右弹白头到老”。
如果是有小男孩的场合,这个弹三下的动作就由小男孩来进行,开脸人则负责持线和念叨。
开脸后,姑娘的面部皮肤更加光洁,发型也随之改变,黄毛丫头就变成开过脸的小媳妇了。
笔者还记得小时候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续集《豆花女》中导演安排了这一经典镜头,记录了豆花女出嫁前绞面的部分过程。继子被同伴说他爸爸娶的女人是狐狸精,正在拔毛,匆匆跑到墙头查看,告诉爸爸,爸爸告诉他这是在结婚前的换面,娃儿还以为爸爸别妖狐所迷惑,跑到土地公公庙前上香祈愿土地公公救救爸爸,啼笑皆非。
绞脸的方法是:首先在要铰脸的女子脸上抹上石灰(先前科技不发达,使用的是少许上等石灰或者其他粉状物;当今使用粉底等化妆品),然后“美容师”用一条长约半米的白线,挽成八字形的活套,右手拇指与食指撑着八字一端,左手扯着线的一头,口中咬着线的另一头,右手两指一开一合,咬着线的口与左手配合右手动作,如此八字线套在面孔上,产生一种绞夹的作用,将面部汗毛连根拔起,一张光洁的脸呈现出来。"绞面师"再把顾客的眉毛修成'月牙眉'或'妃子眉'等形状。绞净面毛可令颜面光洁,之后重生的汗毛会较细,久而久之,毛囊收缩,能收到长久美容之功效。
这种方法在民间常用,早年在我们北方农村十分盛行。“那个时候没有美容院,也没化妆品,女子面容的修饰,全靠口耳相传的古老美容术。”每逢赶集、庙会、赴宴、会客或者岁时节令,女子通常都要做绞面,其实就如同今天的美容一样。姑娘们之所以钟情绞面,是因为香粉干燥、凉爽,不含有任何化学物,比较健康。而第一次绞脸时,由于没有适应可能会引起一些红肿或敏感的小红点,但涂上少许消炎药膏或蛋清,一小时左右红肿便自然消失,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保持面部荣光焕发。
随着时代进步,美容行业蓬勃发展。随便打开一个视频平台,数不尽的美容博主有各种办法教你美起来。想美就美,是当下的真实反映。那个女性在特定日子才有条件去“做美容”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绞脸”这项技艺,从手工美容“天花板”逐渐没落到如今的门可罗雀,还有谁在坚持?
本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图片作者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