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自己的嘴不乱讲话(管住嘴巴不乱说话)

避免口舌之患

战友从老家来,南京另一位战友谢总安排,相约小聚。以前当兵时,不在一个营区,退伍后,还是一次战友孩子结婚时见过一次。因为平时没接触,所以不了解。

这次,是他女儿已在南京有了稳定的工作,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过来帮助装修房子。战友难得相聚,他说由于过敏,一直滴酒不沾,大家也不好勉强。

守住自己的嘴不乱讲话(管住嘴巴不乱说话)(1)

他当四年兵回去后,在村里工作,恰逢城市扩建,所在村子拆迁。随后又参与建筑行业,逐渐发展,在当地成为姣姣者。两个女儿,也都好学上进,小日子过得很开心。

餐桌上,他文质彬彬,很少言语,但说起话来,却有理有据,侃侃而谈,这也是在地方工作的锻炼所养成。而我们喝过酒的人,有时说话会不着边际,语无伦次。

守住自己的嘴不乱讲话(管住嘴巴不乱说话)(2)

上次,参加一处喜宴,本来不准备喝酒,哪知同桌有人打开酒瓶,各倒一点,互相举杯,不觉间,也喝了三四两。有位刚退居二线的老哥从不喜欢喝酒,那晚又是从城东开车来,更没碰酒。但他回家后给我发来信息,善意地劝我以后少喝酒,酒后说的话容易得罪人。当时我就在反省,回忆那晚喝酒的过程,有没有说话不妥的地方。并恳切地请他讲,可他说没有,只是提醒。

因为关系很好,指出问题直截了当。也有一般的朋友,只是作为旁观者,看着人家出洋相。相传,秦朝末年黄石公所作的《素书》,被民间视为奇书、天书,既包含治国安邦的大谋略,更有为人处世的生活智慧。书中,劝导人们做到“四不”,便避开生活中的“四祸”:“不妄言,避口舌之患;不贪利,避天怒人怨之祸;不嗜欲,避免牵累之祸;不傲慢,避免凶险之祸。”

守住自己的嘴不乱讲话(管住嘴巴不乱说话)(3)

第一个“不”就是教导人们不妄言,避口舌之患。原文说:“括囊顺会,所以无咎。”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乱说话,这样才不会有过错。在家乡,农村老辈人常告诫小孩说:“祸从口出”。对于任何人来说,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如果言语不当,还可能惹来祸患,让自己付出代价。而对于不善说话或者说话不懂分寸的人而言,管住嘴巴才能保其生活平安祥和。

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言语不慎而引起怨恨,甚至招来性命之忧。因此,《素书》还说:“以言取怨者祸。”那么,在生活中,言语之祸如何避免呢?书中也强调:不要随便说话,说话要顺应时机,更要讲究技巧。所谓技巧,也就是说话时不抬高自己,不贬低别人,不触碰他人利益,不在任何人面前说没在现场者的坏话。谨守说话的规则,既照顾别人的面子,也不损害别人利益。如此,说出的话,别人不仅挑不出毛病,而且还爱听,自然就能避免口舌之患。

守住自己的嘴不乱讲话(管住嘴巴不乱说话)(4)

古人也讲:无酒不成席。还在伏天,气温居高不下,在这样炎热的季节,喝酒对身体更不好。现在产的白酒,大多为酒精勾兑,本身没任何营养,只能用于席间调节气氛。好在来的战友不喝,也避免大家互相搞酒。

“莫说闲言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年龄不饶人,以后不论在什么场合跟些什么朋友在一起,酒要少喝,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八点不到,吃完回家,可以静坐一会,思考写作小文。(2020年8月14日)

守住自己的嘴不乱讲话(管住嘴巴不乱说话)(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