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三意社演讲(百年三意社三十一)

所谓的‘54个社长’时期,其实就是公私合营陕西地处西北,民族资本落后,当时适合公私合营的对象并不多三意社名曰私人产业,实际处于破产状态,苏家所谓业主,也仅仅只是心理优越感而已放弃业主地位与其说是高姿态,毋宁说是平静心病后的顺水推舟但是,此举既迎合了当时的政策,也确实激发了社员的积极性:有自己的资产,是旧艺人梦寐以求的事,现在瞬间就实现了,不管实际如何,至少在心态上,大家得到了满足,产生了自豪感,这样演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迸发出来了这一改造,苏育民一方面得到了新政府的表彰,被树立为进步资本家的典型,并给予了极高的政治地位,这一贯“下三流’心态下的戏曲艺人来说是千古第一次,是莫大的荣耀,他苏育民这个时候绝对是感谢、拥护新政权的;另一方面这一改造也彻底让苏家摆脱了长期的经济窘态,掀去了压在心上的大石头,一时顿觉轻松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百年三意社演讲?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百年三意社演讲(百年三意社三十一)

百年三意社演讲

所谓的‘54个社长’时期,其实就是公私合营。陕西地处西北,民族资本落后,当时适合公私合营的对象并不多。三意社名曰私人产业,实际处于破产状态,苏家所谓业主,也仅仅只是心理优越感而已。放弃业主地位与其说是高姿态,毋宁说是平静心病后的顺水推舟。但是,此举既迎合了当时的政策,也确实激发了社员的积极性:有自己的资产,是旧艺人梦寐以求的事,现在瞬间就实现了,不管实际如何,至少在心态上,大家得到了满足,产生了自豪感,这样演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迸发出来了。这一改造,苏育民一方面得到了新政府的表彰,被树立为进步资本家的典型,并给予了极高的政治地位,这一贯“下三流’心态下的戏曲艺人来说是千古第一次,是莫大的荣耀,他苏育民这个时候绝对是感谢、拥护新政权的;另一方面这一改造也彻底让苏家摆脱了长期的经济窘态,掀去了压在心上的大石头,一时顿觉轻松了。

“54个社长”时期,其实应该由解放后算起。因为共产党讲穷人翻身作主人,因此,艺人的社会地位都明显提高,后来的公私合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个过程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剧社的民主管理,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1950年三意社设立了新生部,其实就是演员训练班。从延续性上讲,这一拨学生应该是苏育民原来计划的第九期“兴”字辈,但是新社会不兴学生带字。这拨学生陆陆续续,进进出出,就持续到了1959年,所以,有人说三意社培养了十期学生,也有道理。今天,想弄一个完整名单都很困难。这是一些后来比较有影响的学生:

肖玉玲(直接进成人演出队)贠宗翰 刘养民 刘新民冯亚民 王敬安 任兰英 李月娥 卫水珍 姚峰 张兴美 王福鸿 畅玉芳 李淑芳 韩彩玲 李兰萍、陈西秦等。那时大家热情高,许多老艺人都参与了教练工作,比如姚鼎铭、张朝鉴、李天堂、许元民、姚裕国、王新华、苏育民等人都给这些学生说过戏。三意社还请来了京剧教练李阔泉、李庆增等人。这些学生遍布西北,成了秦腔的骨干。

说到底,苏育民就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位优秀的演员,给他机会,他的艺术天份就会迸发。1952年到北京演出,一出《打柴劝弟》享誉华夏,赞誉不绝;1956年陕西省汇演,一出《穷人计》才华大现,达到了自己艺术的顶峰,也是当时秦腔小生的最高水平,他一举成为具有国家级别的重要艺术家。此时,不论政治上,还是艺术上,他都是秦腔界毫无争议的旗帜性人物。

公私合营后的三意社就再也不是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的私人团体了,而是听命于国家的艺术团体。也由此,它的发展变化就少了个人奋斗的色彩,而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政策的变化,也由此,三意社的历史不再是个人、剧团奋斗的记录,而是国家命运的记录,也在这个角度上,三意社自己的历史其实已经结束了。

但是,作为个人的苏育民的历史却没有结束。由于在秦腔界的特殊地位,他同刘毓中、王天民、何振中、李正敏、封至模等人一起被当做老艺人的代表,在各次政治活动中都成为依靠对象。老艺人们也愿意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代表,他们往往就把自己的想法交他表达出来。1952年,作为全国政协代表,当时,政协是国家最高权利机构。苏育民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做了‘戏曲艺术如何改革问题’的发言。1955年,苏育民参加了‘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跟全国各剧种进行交流探讨,开阔了眼界,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应该说,至此,以苏育民为代表的秦腔老艺人表达思想的渠道是畅通的,他们的意见也是受到重视的,这也是秦腔艺术最高水平充分展示的时期。

到了1957年,一切就开始变化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