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待上一年(在南极盖房子的中铁人)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20日,中铁建工集团的建设者随中国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中山站,开启了第17次南极建设征程。此次中铁建工派出的20名建设者,将承担中山站内陆车库及维修间施工、直升机停机坪施工、罗斯海新站海水淡化设备修复、临建试运行等多项重要建设任务。自1984年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以来,中国人已在南极科考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02年,中国科考站开始了大规模拆旧建新,经过16次艰苦卓绝的建设,永久性的中山科考站矗立南极。它的建设者就是来自中铁建工的南极勇士。他们像厚重的基石,深埋南极大地,默默奉献。

在南极待上一年(在南极盖房子的中铁人)(1)

中铁建工集团南极青年突击队

永不磨灭的“南极印记”

茫茫冰雪,极度寒冷,暴风雪更是家常便饭。“在南极盖房子,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冰雪,再普通的施工都异常艰难。”时任项目经理的刘笃斌回想起了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的场景。

那是2002年,刘笃斌的任务是拆除长城站文体栋、发电栋基础、西湖引水桥、泵房等共计300吨的钢材板材。拆除工程,看起来容易,但只要在南极,就没有容易干的工程。和刘笃斌一起拆除旧站房的工人只有他的两个师兄弟。不远处,雪龙号正在卸载这一年的科研物资。一条2米多宽的大冰缝横亘在雪龙号和南极大陆间,如果一不小心造成冰块崩离,机械设备和人员都会掉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因此,卸载速度极慢,工程用的机械施工设备迟迟上不了岸。三个工人站在与冰雪融为一体的建筑物前,有点傻眼。刘笃斌无计可施,但又不能坐等时间流逝,就带着弟兄,用大锤、钢钎,一点点凿,一点点拆。进度缓慢,但刘笃斌知道没有退路,再苦再难,也要在75天内完成任务。大家开始了24小时轮班作业。累了,就倒在床上和衣而眠;换班了,就揉揉眼睛冲出去。当时正值南极极昼,大风伴着冰雪,刺透他们的五脏六腑。暴风雪把头发、眉毛、胡子都冻上了厚厚的冰碴。寒冷的天气下,大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衣服一次次被汗浸湿、结冰。强烈的紫外线使他们皮肤变黑、灼伤、结疤、脱落,仿佛结了痂的茄子,走到哪里,碎落的皮肤就掉到哪里。更可怕的是,大家都得了黄眼症,眼睛畏光睁不开,总是流眼泪。刘笃斌有土办法:在冰冷的海水中,睁开眼睛,一下一下地刺激治疗,居然很有效。

2008年,南极勇士们遇到了施工史上最大的挑战。中山站地区降雪量大,上一年存放的物资、机械和建筑的基础早已被埋在了2米多深的积雪下。为了尽快将积雪清理干净,大家铁锹、铲车、挖掘机所有可以用的工具齐上阵。6个人在狂风暴雪中奋战了5天5夜,终于从2万余立方的积雪中清理出了所有配件和钢结构。在南极,真正适于施工的只有一月份短短的31天。进入2月份,白天正常气温已经下降到-12℃。挂在工地的中铁建工旗帜,被吹成了20厘米的小布条。白天,建设者顶着6级大风艰难吊装。大雪纷飞的夜晚,工地钻机仍在轰鸣。梁柱焊接时,他们趴在钢梁上一焊就是半个多小时,直接和钢梁接触的屁股冰凉凉的,两只脚都冻僵了,一个焊口焊完后,起身活动活动,继续下一个,一焊就是十四、五个小时。

比暴风雪更可怕的是极夜,因为它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挑战。“极夜里的暴风雪太可怕了,只要半天,雪就能堆起3米高。大风刮得人都站不稳。”参加过两次越冬施工的罗煌勋说,“极夜是越冬施工最大的考验。”极夜的52天里见不到阳光,连续缺钙和维生素是常见病。他们经常关节发软,身体乏力,原本能扛200斤的人,越冬期间只能扛80斤,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长时间超负荷地劳作,体能透支十分严重,每人平均都瘦了十五六斤。“每当躺下的那一刻,大家都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爬起来。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能踏踏实实地美美地睡上一觉,但这个愿望在南极从来没有满足过。”漫天风雪、日照冰山和极夜中那绚烂多彩的极光,这些在人们眼中难得一见的美景,在罗煌勋的记忆里,却是最为艰巨的挑战,也是他心中永远不能磨灭的“南极印记”。

中山站的科技含量

“科考站的这些房子里面有好多高科技呢。”项目经理姜秀鹏一提到南极科考站就兴奋了,“科考站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是雪龙号运去的,每次去南极,项目部至少提前3个月做方案。即使这样,仍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预制板在运输中磕坏了,只能在现场浇筑。但是南极多变的天气却让他们愁眉不展。刚才还风和日丽,一转眼就是狂风暴雪,一天之内气温能下降10几度。尽管他们采用了一切可能的保暖措施,第一层岩棉被、第二层高质纤维塑料袋、第三层帆布加钢架、中间还加了两个电暖器。但南极就是南极,超低温使混凝土改变了特性,迟迟不能凝固。眼睁睁地看着四天过去了,依然没有凝固。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刘笃斌想起了灌浆料。他按照3:1的配比往相同的水泥中加入灌浆料,做了三个试块,对比混凝土、带灌浆料的混凝土和灌浆料三者在低温下的凝固效果。经过1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带灌浆料的混凝土果然早早凝固了,而且硬度丝毫不亚于其他两个试验块。回国后,项目部对从南极带回来的新混凝土做了化验,竟然比国内的混凝土强度高出两倍。这项技术也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证,获得了住建部科技评比一等奖。

在南极“盖房子”讲究多,尤其是对房子的地基要求极为严格,一般要建在基岩上。而这千年的基岩、万年的冻土令工程进展举步维艰。2007年的度夏施工中,刘笃斌再次因为钻机的问题头疼不已。普通的钻机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很难提供足够的动力,而且故障频发。南极复杂的地形,让他们每钻一个孔,都要重新调整钻机的角度,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为钻机找平。眼看着工期越来越紧,钻机却不争气。刘笃斌和同事们商量,必须就地解决钻机的问题。他们根据这几年在南极施工的经验,决定从改进钻机的动力和平衡系统入手,进行了反复的试验,终于改良出了不受气温和地形限制的“万能钻机”,大大提高了钻孔速度。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钻孔的精度。他们在综合栋基础施工时还创造了连续钻孔22天、报废4个钻头机械却无任何故障的纪录。

没有边界的南极责任

在南极每一个螺丝钉都弥足珍贵,队员们对材料、半成品的保护,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材料受损,就意味着一年的工程没法干了,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中山站和长城站老站房的拆除过程中,他们为了保证拆卸下来的零碎物品不被风刮走,不被雪覆盖,采取先里后外的拆除顺序;把拆下的小件物品随时装袋;把拆下的大件物品,分门别类的捆在一起。他们施工完的建筑垃圾、渗入地下的铁锈等,也是一点一点地铲除,一捧一捧地装入回收袋中。每次物品运输完后,还要把雪地上的污迹铲除,还其本色。按照施工要求,清理完现场,工程就算完了,但他们又额外给自己增加了一道工序,每拆完一栋房子,都要平整地基,从远处拉来卵石,铺撒在上面,恢复自然地貌,做到看不出上面曾有建筑物。这样不但增加了作业难度,更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但他们都认为,不这么做就会在南极留下终生遗憾。国际环保组织曾组织14个国家的代表考察南极的施工现场,代表团对拆除过的房址上看不出任何的建筑物痕迹大为惊讶,对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大加赞赏,并被作为中国环保经验推荐给国际环保组织。

中铁建工勇士们是雪龙号上最忙的人。在雪龙号上,哪里有任务,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成为雪龙号上名副其实的“护航使者”。雪龙号出厂时一些气罐堆放在甲板上,他们一手一个,将气罐从船尾搬到了船头货仓;食物冷库没有整理,他们二话不说把食物一一搬到了零下二十几度的冷库;甲板凌乱,他们拿起消防水龙头将其冲洗得干干净净……队员张贵军,从没坐过船的他一上雪龙号就晕乎,三天下来只吃几口饭,就是这样,在雪龙号需要他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每次“义务劳动”都冲在前头,船上科考队员开玩笑说,“一天24小时,小张躺床上要晕20小时,但就是这剩下的4个小时,就是为雪龙号挥汗如雨的4小时”。每次船到达中山站后,他们又主动承担了义务卸货的任务,仅180斤重的大油桶就有一千多个,头顶上直升机螺旋桨打下的冰凌击打着他们。队员韩桂军被冰块打得鲜血直流,但由于精力太过集中和寒冷麻木了神经,他愣是没有感觉出来,缝了三针后又马上继续投入搬运工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后来,只要船上有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中铁”,“中铁”在船上成了一个服务品牌,成了能工巧匠的代名词。随船的韩国科考队员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只听说中国有个雷锋,现在从中铁项目队身上体验到了雷锋精神,雷锋出国了!”

“南极不分国界,谁遇到困难,大家都会赶来帮忙。”2003年,3名韩国科考队员来到站上参观,回程时风浪太大,其中一人掉进了海里。中山站一听到消息,全部人马立刻出动。中铁建工的勇士们也自告奋勇,投入搜寻之中。队员们一起一个挨一个的排查附近的避难所。他们穿着特制的巨人服,翻过了雪山、越过了冰悬崖,爬过陡峭的雪壁,整整搜寻了一夜。终于在第二天清晨,在一个避难所找到了那名爬上岸的队员。“后来,韩国总统还特意发来贺电,感谢我们。”队员吴浩笑着说。

从2002年至今,中铁建工的南极勇士们16次参加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工作,为中国南极科考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改造项目和永久性中山站的建设任务,他们不畏艰难、奋勇拼搏,在强风、暴雪、低温等极恶劣天气的影响,每天完成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被科考队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南极勇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