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兰春(杨英咬春)

咬春

作者:杨英

杨英兰春(杨英咬春)(1)

去年春天,春饼在六色荷姐姐朋友圈刷爆了,她们晒在寒梅老师家吃春饼的情景,让我们老大班同学个个垂涎三尺,恨不得也去寒梅老师家去蹭几个吃吃。

后来,寒梅老师私下约我们有机会去她家吃春饼。于是,我期待着!

小时候我是吃过春饼的。记得那个时候,我们邻居——杨叔叔与关姨是北方人,他们经常吃面食,烙春饼是常有的事。隔着长长的走廊,隔着好几间房子,我们都能闻到春饼的香味。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家吃春饼是没有配菜的,最多就是卷个大葱而已,这也足以让我们这些小孩子馋水直流。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和他家的小儿子同学,每次都能吃到他从家中“顺”来的春饼。前段日子,我遇到他,还笑着找他讨要吃春饼,他很遗憾地对我说,烙春饼这手艺只他大姐得到了母亲的真传,他都好多年没吃过了。

春暖花开,春天来了,春饼的味道蛊惑着,那么远又那么近。朝朝去了深圳,疫情告急,加上她喜添一孙,回岳阳遥遥无期。范姐姐说,我们不等朝朝了,春天就要走了。

杨英兰春(杨英咬春)(2)

于是,就有了我们的春饼之约!我们随便约了一个日子,居然是五四青年节,而且还是春天的最后一天,吃春饼倒成了告别春天的仪式,明天立夏,春饼是不是该叫夏饼了?不得而知!

据说春饼也是有来历的:相传东晋时代,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明代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

可是,我们这是南方,平日里是很少看到春饼的,更别说是吃了。自从寒梅老师给我们许了诺,这胃口就一直被吊着,想着能吃上北方的春饼,胃酸也提前泛滥了。

寒梅老师说,吃春饼前我们可以先去赊月公园玩玩,看看风景,拍拍照,消化了再去吃春饼。默默姐姐连忙说,春饼太好吃了,上次我吃了六个。鸿子姐姐附和说,我等这一天蛮久了,早就欠这口了。一路上,我也在后悔,早餐是不是吃多了,该空着肚子吃春饼的。

等我们在赊月公园疯够了,也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一行人折返回来,一进门,寒梅老师就吩咐我们快去洗手,姐夫哥在一旁叮嘱,洗干净点,吃饭用手吃。原来,原来!原来吃春饼是要用手去吃的,我恍然大悟!

默默姐姐和鸿子姐姐热心地现场教我怎么吃春饼:先把烙好的烩面饼子小心翼翼撕开,平摊在碟子里,各个菜夹一点(不能太多),放在烩面饼子上,轻轻地卷起一部分,然后两边对折,再把剩下的那部分卷起,一个手抓春饼就大功告捷了。我试着卷了一个,可能是菜夹多了,卷到一半,春饼就露馅了,再怎么包都无济于事了,我只能狼吞虎咽吃掉。有了经验,我再卷的春饼就像模像样了。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意犹未尽,饼的筋道和配菜的纯香,味蕾与舌尖的碰撞在此刻得到升华。我把春天吃进了肚子,把春色装进了心里,那感觉真是美美的!吃春饼讲究从一头吃到另一头,寓意“有头有尾”、阖家欢乐。还有些地方将卷好的春饼油炸,称为“春卷”,也是“咬春”的一种经典美食。一个“咬”字也是风情万种,让人心生无限遐想!

清代诗人蒋耀宗和范来宗的《咏春饼》联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动的描写:“……匀平霜雪白,熨贴火炉红。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纷藏丝缕缕,才嚼味融融……”

杨英兰春(杨英咬春)(3)

看着满桌子的配菜,从精挑细选到采买到切丝到炒作,需要耐心与刀工,怪不得寒梅老师的女儿说,她家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回春饼,就是因为太过复杂繁琐。如果家里在提前准备做春饼,一定是贵客来临。很荣幸,今天我们成了寒梅老师家的嘉宾,成了盛情款待的贵客。

我们一边吃着春饼,一边听姐夫介绍春饼的历史。立春吃春饼是满族人的风俗,姐夫是满族人,烙春饼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尽管寒梅老师和姐夫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尽管他们入乡随俗,尽管一年也吃不了几回春饼,但刻在心底的乡情根深蒂固,随着烙春饼回到眼前,回到故乡。姐夫很惋惜地说,传统的烙春饼技术渐渐失传,各种民间的作坊、酒店、餐馆并不注重春饼的配菜。在姐夫心中,配菜才是春饼的灵魂所在。我也看出了今天的配菜,姐夫是下了功夫,用了心的,只为我们能吃到正宗的春饼,他能亲自传扬满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面、烙饼的过程我们没有看到,倒是满桌的配菜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全是一刀一刀细细切的,摆在碟子里,有粉丝、辣椒、黄瓜、胡萝卜、芦笋炒肉、白萝卜、火腿肠、白菜香葱、蛋丝炒肉、鱿鱼……五颜六色,像极了春天的颜色,再配以一杯纯纯的米酒,醉了醉了!

姐夫在一旁忙上忙下,一会儿倒米酒,一会儿换饮料,一会儿又从厨房里拿来热乎乎的春饼,满眼的宠爱,满眼的慈祥。也许,看着我们大快朵颐,他也有一种被认可的幸福感!“慢点吃,春饼要品才能吃出韵味。”还真的,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我们只能慢慢看,慢慢欣赏,春色才能入眼入心,春长在,春常在!

席间,鸿子姐姐翻出了以前为春饼作的诗,寒梅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着:

揉千种情

续万般爱

携一个民族的记忆

你 历经风雨

朝我们走来

迎春花开

接幸福至

拥一份亲情的滚烫

你 满怀喜悦

朝我们走来

你是美丽的老照片

你是优雅的日历台

你是梦想的好生活

你是理想的暖情怀

你带着雪花的晶莹

聚四方宾朋

从北国到江南

传承一代又一代

张开一片热情

拥抱无限未来

春饼的前世情,我们与寒梅老师的今世缘,在春天的最后一天泛滥。五四,我们在寒梅老师家过青年节,吃春饼迎接夏天的到来!

杨英兰春(杨英咬春)(4)

作者简介

杨英,网名梦里花落知多少。“静听繁花落雨,晓尽人生诗意”,爱用一支笨拙的笔回忆过往,记录一份真实的情感。爱花爱文字,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