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义的一幅画你看懂了吗(简单粗暴有效)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有朋友问我:如何好好地欣赏一幅画?
所以今天,默默和大家聊聊,如何快速地看懂一幅画。
这个问题能切入的角度很多,
在这里,默默简单概括为三步曲,
层层递进,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赏一幅画的乐趣:
1.基本绘画语言。从欣赏一幅画的基本绘画语言开始,通过构图、色彩,笔触,感受作品的魅力。
2.作品背景,画家思考。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画家的创作想法和故事,加深看画的乐趣
3.真情实感,借鉴启发。最后结合自己看到作品最直观的感受,细心体会,深入思考,延展自身眼界。
- 基本绘画语言
梵高《星月夜》
细看构图、色彩和笔触,是欣赏一幅画,最直观的打开方式。这里就以梵高的《星月夜》和马蒂斯的《舞蹈》,比照展开:
构图
《星月夜》,画面最前方是一棵挺拔的柏树,后方远处是夜晚的小小村镇,横竖对比,有一种平静安定之感,但当人往画面上部的夜空一看,明亮的星云却在剧烈旋转、流动,整幅画又给人无尽的动感,动与静的奇异地结合在一起。
《舞蹈》,一群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人们快速旋转、竭力舞蹈,在方形的画面中、圆形极度扩张,整幅画看起来十分有张力,感觉非常饱满。
马蒂斯《舞蹈》
色彩
《星月夜》,黄与蓝的强烈对比,幽深暗静的蓝色夜空和暗绿柏树,明亮耀眼的黄色明星和耀目亮光,这相互冲突、又相互和谐的互补色,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舞蹈》,则用的是红绿这另一组强烈对比色,最简洁的蓝色是背景,绿色浓郁的草地,纯粹赤裸的跳着舞的红色人体,整幅画极为精简有力量、引人眼球。
笔触
近看《星月夜》的画面,笔触非常清晰,不是连贯的笔触,而是由一小节一小节的色块组成,梵高用短促而有力的笔触,直接表达出心底的躁动痛苦、狂热激情,这幅画看来极富动感和沉郁的力量感。
反观《舞蹈》,马蒂斯则以大刀阔斧、高度简练的笔触,准确勾勒高速运动中的人体,看着简单却韵律感十足,自由奔放的气息扑面而来。
- 作品背景,画家思考
这里以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为例,展开说说作画背景和画家创作思考。
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绘画作品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受教皇委托,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天顶画。西斯廷教堂的顶部,是一个几乎没有遮挡的矩型空间,长40米,宽13米,共计近500平米的空间,米开朗基罗每天作画时都仰着脖子举着胳膊,这个高难度的作画姿势整整保持了4年时间,其中的艰辛与难度可想而知。
米开朗基罗对圣经故事进行了思考和改编,尤其是《创造亚当》这部分画面中,他把原来应该由上帝,把生命的灵魂吹到亚当身上这个情节,改成了上帝把手伸向亚当。
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看过《创造亚当》的人印象都非常深刻,在画面当中,尽管这两个人的手已经挨得非常近了,但是始终没有挨上,留有一个空隙,这个别出心裁之处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创造亚当》里的上帝的背后有一块大红布,这个形状有点儿像人脑的形状,米开朗基罗把大脑的解剖图包含在画面里,以上帝的形象表现,这里面深有含义。
米开朗基罗作品
有说法认为,米开朗基罗认为上帝造人,不单单是给了亚当完美的肉体那么简单,而是给了亚当智力,他作画不是不假思索的简单描绘,而是富有更深层次的思索和创造。
- 真情实感,借鉴启发
梵高《一棵开花的桃树》
一幅作品之所以吸引人,让人驻足观看,离不开画家的真情实感,画家将自己内心最真诚的感受感情,透过画笔表达,倾泻画面。
梵高《向日葵》
而我们欣赏一幅画,感受画家作品中含有的情感,或强烈或浓郁或简练或直白,被画面吸引、感动,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我们通过对一幅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通过画家的眼睛,有了更多的观察、看待问题的角度,借由艺术家对自然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来借此延展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变化。
梵高《杏花》
欣赏画作,理解艺术,并没有绝对的既定标准,面对同一件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看法。
你可以沉浸其中,体会、分析画家的整体构图,画面色彩和情绪笔触;也可以按图索骥、了解画作背景和创作故事;也可以从最纯粹的感受出发,细心捕捉心灵上的触动,继而引发自己的深入思考。
朋友们,你是怎么欣赏一幅画的呢?
非常期待你的交流!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
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已经更新的文章有:
东方大师系列:林风眠、潘天寿、吴冠中、石鲁、齐白石、关山月、李苦禅等
西方大师系列:梵高系列、印象派大师系列、文艺复兴系列、人体艺术系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